APP下载

浅谈汉阴县石板沟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2020-01-05

陕西水利 2020年10期
关键词:坝坡坝顶溢洪道

陈 昌

(陕西渭河生态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8)

石板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养殖等综合利用的V 等小(二)型水库枢纽工程。因工程长期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现阶段工程利用率低,为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使水库担负起灌区的灌溉用水任务,更加充分的利用水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险加固工作势在必行。若项目能顺利进行,修建后的枢纽工程可充分保证下游200 亩农田的安全,对流域及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水库概况

石板沟水库位于月河三级支流石板沟,属月河左岸二级支流清泥河的支流。石板沟流域面积0.45 km2,主沟道长2.1 km,平均比降134‰。大坝位于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原设计坝高18.00 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566.00 m,兴利库容为8.55 万m3;水库死库容0.15 万m3;总库容10.00 万m3。灌溉面积109.5 亩。

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和卧管涵洞引水等工程组成。水库大坝设计为粘土心墙坝,1978 年11 月动工兴建,1980 年3 月建成运行。水库蓄水以后一直没有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2 现存主要问题

石板沟水库受条件及人文因素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无法跟上,现场工序作业比较混乱,再加上后期的管护不到位,病害存在严重。

(1)水库淤积严重。自大坝建成拦洪蓄水以来,淤积层厚度约为4.2 m,坝前淤积面高程555.5 m。(2)坝体迎水坡。杂草丛生,无任河防护措施。(3)坝顶路面无防护面层,凹凸不平、宽窄不一,最大高差0.96 m,雨天泥泞不堪。(4)坝体背水坡。杂草植被茂盛,无坝面排水设施及踏步,坡脚排水棱体局部破损。(5)溢洪道无引水渠和控制段;泄槽左、右侧浆砌石挡墙不满足抗冲、防渗及稳定要求;泄槽底板无衬砌;底板杂草茂盛,影响正常行洪;溢洪道缺少泄流通道,尾水为散流状态,末端无消能防冲设施;由于以上病害,溢洪道不能满足安全泄洪。(6)引水卧管设施陈旧,部分封堵,无法满足引水需求;放水洞出口与渠道连接处有渗漏。(7)坝体渗水,自运行以来,水位从未高过现状水位,现场了解到坝体右坝肩有渗漏。(8)大坝安全监测设施不健全,无法对大坝的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9)无枢纽管理房;防汛、抢险设备配置不全;无卧管检修道路及上坝道路。

3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石板沟水库由于施工质量差等原因,使水库长期没有发挥工程应有效益。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应立即进行除险加固,使水库尽快达到规定的设计标准,并能按设计要求正常运行。以下从设计标准、存在问题及防洪等方面阐述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石板沟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属Ⅴ等工程,按照现行《防洪标准》(GB 50201-94)的有关规定,其防洪标准应为20 a 一遇洪水设计,200 a 一遇洪水校核;(2)石板沟水库运行37 多年来,许多设施年久失修,上游坡至坝顶无砌护,坝下游无排水体,无任何观测设施。(3)由于坝基坝肩、卧管涵洞渗漏严重,影响下游200 亩农田灌溉。综上所述,石板沟水库必须尽快除险加固。

4 必要的加固措施

4.1 大坝加固

4.1.1 坝顶路面

现状大坝坝顶路面为土路面,宽窄不一,凹凸不平。考虑到水库已蓄水运用多年,坝体沉降已经趋于稳定及施工方便,经综合分析,建议先进行下游坝坡修复、上游坝坡加固及修复,再安排坝顶其它项目施工,最后硬化坝顶路面。坝顶路面结合坝顶整修进行。

4.1.2 下游坝坡加固

下游坝坡相对稳定,建议首先对坡面覆盖层进行清除,将坡面修整为现状统一坡比,即通村道路以上和以下均为1∶2.0,并重新种植草皮。对坝坡脚排水棱体毁坏段,进行加固,建议原排水体部分拆除,重新修建。排水体顶部高程为553.50 m,顶宽2 m,堆石体内侧坡比为1∶1.0,外坡比为1∶2.0,外侧采用30 cm 厚干砌石砌筑。

为方便后期水库日常管理通行,坝面上增设一条踏步,踏步宽0.8 m,采用C15 混凝土浇筑。

4.1.3 上游坝坡加固及修复

经实地勘察复核计算,上游坝坡不稳定,建议在工程进展中首先对坡面杂草进行清除,将坡面按照稳定坡比1∶2.5 进行培厚,培厚体相对密度不小于0.7,然后在修整好的坝坡表面铺设20 cm 厚砂砾石垫层,垫层上设置15 cm 厚C20 混凝土面板,防止风浪冲刷。混凝土面板每4.00 m 设置横向伸缩缝和纵向伸缩缝,缝宽20 mm,缝间采用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填缝。面板表面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采用DN100PVC 管,孔距2.0 m,深入砂砾石垫层10 cm,并采用250 g/m2土工布包裹。坡脚处采用抛石护脚,抛石体高1.5 m、宽5.0 m。

4.1.4 岸坡排水

现状坝坡缺排水设施,为完善背水坡坝面排水系统,在大坝下游坡与岸坡结合部位设岸坡排水沟,岸坡排水沟比降与自然山体与坝脚结合处的坡降一致;在棱体排水体顶部内侧设纵向排水沟。新建排水沟与现状通村道路内侧纵向排水沟相连通。排水沟均采用C15 混凝土结构,宽0.3 m,高0.3 m,壁厚10 cm。

4.2 溢洪道加固改造

4.2.1 溢洪道改造原则及工程措施

按溢洪道布置原则,充分利用现状溢洪道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溢洪道轴线布置。在现状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及加固,做好原有段和加固段的衔接,对溢洪道轴线延长;对溢洪道泄槽的各个断面进行砼衬砌,以满足200 a 一遇洪水泄流要求。

4.2.2 溢洪道改造加固

按照上述原则及措施,控制进口段底坡为0,边墙高度为1.0 m,底板高程为566.00 m,底板与边墙均采用30 cm 厚C20砼浇筑;控制段采用宽顶堰,堰顶高程566.00 m,墙顶高程567.00 m,堰体材料采用C20 砼,泄流能力按开敞式宽顶堰堰流公式计算;泄槽段横断面为矩形,边墙及底板均为30 cm 厚C20 砼浇筑。

4.3 引水设施改造加固

石板沟水库进水卧管位于大坝上游左岸岸坡,为混凝土结构,砂浆抹面,卧管放水孔直径为0.3 m,设计纵比降1∶2,台阶总数28 阶,设计输水流量0.02 m3/s。

由于受上游坝坡影响,建议在原卧管轴线处新建引水卧管,为C20 混凝土结构,孔口采用球墨铸铁防盗盖板。原引水涵洞断面为R=500 mm 砼管,建议保持现状,对涵洞出口与渠道连接处渗漏处做2.0 m 的防渗处理。

4.4 枢纽交通道路

建议设永久上坝道路,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位置布置在大坝左岸,与通村道路相连接,路面计划宽度为3.0 m,总长47.6 m。

永久坝顶至卧管便道布置在大坝左岸,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计划宽度1.5 m,总长60.0 m。对便道跨越溢洪道处,可采用砼盖板搭接。

4.5 工程监测

此次建议设水位标尺及降雨量观测的雨量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水库蓄水和大坝运行期的情况,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并根据长期观测资料,检验其必要性和正确性,以便在后期运用的过程中,认识各种规律,保障水库建设及安全管理。

5 结语

小型水利枢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石板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实施后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建议在后期项目建设中,实行建设单位全面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组织专家、技术骨干建立专门的建设管理小组,严把质量关;通过资质审查招标选择施工、监理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单位应向施工现场派出相应的监理机构,实行“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监理任务;质量监督部门进行不定期的督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改建后的水库枢纽担负起灌区的各项用水任务,造福于民。

猜你喜欢

坝坡坝顶溢洪道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Neonatal cholestasis and hepatosplenomegaly caused by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type 1: A case report
砂岩压重对病险土石坝坝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基于Kriging法的土石坝稳定可靠度分析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某水库水位下降过程前后坝坡稳定性分析
非常溢洪道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