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5易晨希沈孟康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专创经营融合

易晨希 沈孟康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1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

在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构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模式有助于落实国家提出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明确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建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1]。通过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模式,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下的新诠释。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和劳等全方位发展。信息化时代下,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只有具备专业技能又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方能适应当今时代各行业用人要求。因此,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只有建立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培养模式,才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挖掘专业特色,决定了专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现代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新时代,传统商科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等都需要优化创新。商科人才培养不仅要设置行业前沿技术课程,而还要挖掘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培养新商科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实现商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2 商科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背景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使命,在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在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形成了“分层施教、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特色,构建出“普及化、融合化、专业化”的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向全校学生开展普及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面向专业开展融合性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专创融合型人才;通过面向具备创业潜质的学生开展专门性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2]。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对国内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产生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 本校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近四年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全国高职院校2018届毕业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84%,近四届毕业生创新能力总体满足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主要是创业辅导和创业课程,且有效性仍需提高。2018届毕业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创业辅导活动”(39%),其有效性为66%;其次是“创业教学课程”(38%),其有效性为67%。2018届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50%),其次是“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48%)。

课程设置过于宏观,以学校“面”上的通识基础类课程居多,缺乏与专业特色结合的“点”上的行业技术类课程。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本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都是主要集中零售业(全国12.3%,本校17.1%)创业[3]。但不少专业在课程设置层面仅开设了宏观层面的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等普及类课程,并没有依据毕业生的主要创业行业开设相关的行业技术类课程。

3 商科专创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本项目基于对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调查数据分析,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12345”模式,即“一个”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双重”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三课”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四维”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五环”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

3.1 “一个”目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

本专业基于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自主创业、家族企业二次创业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诚信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创客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强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商业机会识别、开发及管理等专业能力,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所需要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创业型技术人才。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创业所涉及的商业机会识别、评估及开发利用的基本技巧;了解创办企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中小微创业企业或门店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采购、营销、财务、人事、行政、现场管理和经济法等基本知识;掌握互联网和零售业等行业基本技术;能够进行信息搜寻与挖掘,对商业机会进行识别、开发与管理,并有效整合利用资源进行创业经营;能够结合中小微创业企业业务发展需要,有效进行营销开拓、财务筹划、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3.2 “双重”方向:保证人才灵活就业

本专业学生毕业以后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并能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胜任门店管理、营销、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岗位。自主创业者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负责创业过程的选业(企业创建策划)、开业(企业申办登记)和守业(初创企业管理);识别商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组建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运作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负责门店管理,如完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合理开展人员配置及团队建设,门店销售管理,门店内务管理等;负责营销管理,如营销策划、营销文案、线下销售、网络推广;负责行政管理,如人员招聘、薪资管理,电话接待,文书事务,会议安排,活动组织和办公室事务等。

3.3 “三课”融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依据创办和经营企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开设相关课程,创新打造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课程、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课程和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课程三大课程模块,贯穿大学三年学习全过程,实现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专业和行业技术这三类课程融合。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课程、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课程和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类三大课程模块涵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和经营管理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其中经营与创业管理基础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大二阶段,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和就业创业指导,是依托学校创业学院开设的双创普及必修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该类课程是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基础,对后续课程学习和学生就业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营与创业管理通识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大二阶段,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基础与实务、市场营销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应用、经济法基础和会计基础,是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开设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创办、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该类课程是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经典课程模块,也对学生日后就业创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经营与创业行业技术类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二、大三阶段,包括连锁企业品类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新媒体文案写作、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行政管理、新媒体营销和推销实务等课程,该类课程针对学生就业创业方向、结合新零售新技术开设行业特色创新课程,通过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从事媒体、零售和互联网等行业门店创业、经营、营销、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的工作,体现产教融合的特点。

3.4 “四维”一体:建设专业实践体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行“训、赛、室、习”四维一体实践体系,即校内实训、创业大赛、青创工作室和校外小微订单班实习四维一体开展实践教学。该专业在实施“三”层融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工商企业经营综合实训、连锁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校内实训项目,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环境中进行企业创业和经营管理仿真实战。该专业从第一学期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自建团队,发现商机,开发创业项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学校创业大赛,通过创业项目策划、路演和比赛,竞选出优秀团队进驻学校青创园工作室或创业园实体店进行校内小微实践;最后通过校企合作小微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企业门店创业与经营,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更好地选择就业或创业,最终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真正做到“训、赛、室、习”四维一体实践教学。

3.5 “五环”联动:打造质量保障体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重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了制度、组织、课程、师资和实践条件“五环联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至学校战略高度,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改进双创指导服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强双创教育师资培养、优化双创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改善双创实践条件、营造校园双创氛围等措施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统筹各部门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学校重大建设规划。成立了由教务处牵头,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部门共同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已制定《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一批优秀的创新思维类、创新方法类、创业基础类、创业指导类、创业实践类和创业案例类专门课程,建设后的课程作为学校选修课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同时,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得到学校经费资助。学校重视专业创新创业导师的培养,已制定《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要求每个专业必须配备1个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和1个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导师每年必须负责创新创业类至少1门课程讲授、1期专题讲座或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大赛指导等,同时创新创业导师享有优先获得创新创业类师资培训、项目立项和专门工作室立项的权利等;制定《创新创业专门项目管理办法》,鼓励老师开展创新创业类教研教改项目,积极探索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并给予相应教研教改经费资助。

学校创新创新教育坚持实践育人,校内建设有1000m2的大学生创业园,3000m2的众创空间。创业学院管理的12000m2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全国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学校积极对接企业和各类创业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聚合项目、资本、市场、技术、产业优质资源,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成长;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专业院系与合作企业建设大学生训练项目或实践基地,并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通过制度、组织、课程、师资和实践条件“五环联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商企业管理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专创经营融合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融合菜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