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等控制网在宜(宾)威(信)高速公路初测中的建立

2020-01-05冯玉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1期
关键词:投影面选点子午线

冯玉全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宜宾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A 标段起于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来复镇,止于长宁县宜叙高速,全长约30 km。该高速是川滇两省重要的交通纽带,该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和宜叙高速、宜威高速长宁至威信段衔接起来,连接起四川宜宾和云南威信,将对沿线地区的交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建立控制网将对以后的测图、纵横断面测量乃至施工测量提供基础数据。控制测量出了问题,对以后的其它测量甚至设计、施工都会带来较大的损失。文章通过探讨3个方面的内容,意义在于分享一些控制测量的经验,提出一些观点、意见,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程项目带来一些参考价值。

1 奥维地图选点,全设GPS点

传统选点方法为手拿小比例尺地形图和手持GPS,把地图和现场地形地物进行比对,使用手持GPS 来量距、存点,按设计线路来选点。而使用奥维互动地图,选点者在手机上就能够进行定位、定向、发送资料、聊天,在Google卫星混合图界面下,选点者可以找路、量距、存点等。小比例地形图精度不高,时效性不强,初学者很难判读,手持GPS 功能单一,不够直观。但是,奥维地图精度高,及时更新,易学易用,功能全面,非常直观,完全颠覆了传统。

传统公路控制测量往往需要布设一级附合导线。在受植被影响,通视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强行布设附合导线往往出现一段附合导线导线点数量过多,长边接短边的现象。导致了导线精度低,不合格。而全部布设GPS 点方案,只需两两通视,这样既方便选点又保证了平面精度。在工作效率上和导线测量差不多。

2 四等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沿线路平均约500 m 布设一个GPS 控制点。同步观测时,同步时间≥45min,设置接收机数据采样间隔为10 s,卫星高度截止角为15°。进行观测时,由于使用的是4 台三星双频GPS 接收机,故采用边联的方式依次向前推进。最终建立起测区的GPS 自由网,首尾控制点直线距离约29 km。

通过在奥维上展点,分析国家点的位置,C 级国家点G519 、G522 分别在自由网的首尾,直线距离36 km 左右,能够有效的约束整个自由网。国家点G521 位于线路的中部,距离线路垂直距离约9 km。此次,接测了G519、G522。G519、G522、G001、G052 四点同步观测2 h 以上。

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选择路线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时,应使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1],即小于1/4000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呢?如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会对工程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想把测量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如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使用全站仪作业时就会出现矛盾。

由于参考椭球面是球面,通过高斯投影,把球面线段投影到平面上必然会产生误差。而全站仪是基于当地水平面操作的。如果长约1 km 的一线段的投影误差较大,例如达到10 cm/km,那么,使用全站仪测得该线段的距离和投影坐标反算的距离是对不上的。误差可能达到10 cm。这样,使用全站仪在线段两端的控制点上分别放样同一坐标点,现场的位置误差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如果不考虑投影变形误差,而直接采用国家标准坐标系,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时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国家标准坐标系不能满足1/40000 投影变形要求时,需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其建立过程如下:在GPS 平差软件里建立一个标准CGCS2000 坐标系工程,通过平差得到平面坐标;把平差坐标放入编写好的小程序,查看由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面联合变形产生的误差值。如果小于1/40000,则达到要求,反之,需调整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面来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重复上面的步骤。

在小程序里面,主要使用到的公式:

式中:△S/S为高斯平面上长度变形相对误差;ym为两端点的平均横坐标值;R为地球曲率半径;D归为归算高程面的平距;D测为施测高程面的平距边长;H测为施测高程面高程;H归为归算面高程;R归为归算高程面相应纬度的地球曲率半径加上归算面高程。

小程序截图如图1 所示。

据相关理论,选择中央子午线和投影面时,可以按照以下3 种方法考虑。1)单考虑中央子午线时,如果测区位于中央子午线左右45 km 以内时,投影变形不大于1/40000。2)单考虑投影高程面时,测区最高或最低高程与投影面高程之差不大于159 m 时,投影变形不大于1/40000。3)当测区东西走向大于90 km 时,需要考虑多个中央子午线;当测区最高或最低高程与投影面高程之差大于159 m 时,需要考虑多个投影面。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计算。当建立一个独立坐标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建立多个独立坐标系。

通过小程序计算,该项目选择高斯投影、CGCS2000 椭球、中央子午线105°、投影高为0 m 的国家标准坐标系时,投影变形值均>1/40000;当选择中央子午线105°、投影高为400 m 的工程独立坐标系时,投影变形值基本满足要求。

针对国家点,两国家点G519、G522 的Y 值带号为18,表明其中央子午线为105°。因此其坐标无需换代,可以直接参与平差计算。平差计算的步骤有3 个。1)在国家标准坐标系下平差,以一个国家点为起算点,检查另外一个点的坐标。经检查,该项目另外一个国家点坐标差值在mm 级,表明国家点坐标无错误。2)用2 个国家点进行约束平差,得到国家标准坐标系下的GPS 点平面坐标,输出标准坐标。3)把标准坐标再投影到400 m 投影面上。也可以先把国家点换算到400 m 的投影面上,然后在GPS 平差软件里建立中央子午线105°、投影高为400 m 的工程独立坐标,用换算过后的国家点坐标直接进行平差,得到独立坐标系坐标成果。

值得考虑的是,在未接测第三个国家点时,如何避免国家点的粗差,保证国家点的精度?

3 高程控制测量

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的要求,“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1]。本控制网每一个控制点兼有平面坐标和高程,大部分段落通视条件较好。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故决定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此法工作效率更高。

通过收集测区高等级水准资料,已知点G519、G522 具有国家二等水准高程,两点直线距离36km,测区附近再无其他水准资料。通过初步估算,三角高程路线长度将达到50 km 以上。按照《公路勘测细则》的要求,当附合水准路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采用双摆站的方法进行测量,路线长度不得超过50 km。该次三角高程测量路线长度50.1 km,高程闭合差-135.0 mm,每公里高差中误差9.79 mm,达到全长闭合差小于20mm,每公里高差中误差小于10mm的规范要求。

根据《公路勘测细则》,四等水准高程控制测量每公里高差中数全中误差需小于10 mm[2]。三角高程控制网的精度指标虽然达到规范的要求,但误差值已经接近临界值。为了提升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作者对于优化水准网的意见是,在路线的中部加测1 个三等水准点,缩短路线长度。

4 结语

使用奥维互动地图选点已经颠覆了传统的选点方法;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是必要的,必需考虑、计算投影变形对后续工程测量的精度影响;高程控制网的长度必需加以控制,需在规范要求以内,否则每公里高差中误差和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容易超出限差要求。

图1 小程序截图

猜你喜欢

投影面选点子午线
低转速工况VVT选点对排气温度影响研究与分析
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困难及破解方法
直线、平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分析
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的应用
子午线轮胎的非自然平衡轮廓设计及性能分析
基于ArcGIS格网选点的优化技术研究
BKT推出新型农业子午线轮胎
北橡院自主研发的59/80R63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
基于Abaqus的复杂花纹子午线轮胎侧偏特性研究
换面法在直线投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