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内部审计之经济效益再审

2020-01-04赵云妮

中国市场 2020年3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作用策略

赵云妮

[摘 要]经济效益再审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一环,当前经济效益再审的作用被越来越多地认同,很多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增加了经济效益再审这一方面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经济效益再审进行全面的探讨,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给企业做好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带来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再审;作用;策略

当前经济效益再审成为企业内部审计领域的一个热点,很多企业都开始引入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希望借助经济效益再审,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不过目前很多企业在这一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足,并没有准确把握开展这一工作的要点和技巧,从而影响到了此项工作的开展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内部审计之经济效益再审进行全面探讨,给企业做好此项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1 经济效益再审概述

1.1 经济效益再审动因分析

对于为什么进行经济效益再审,企业管理者需要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经济效益再审重点以及方向。从经济效益再审的动因来看,经济效益再审属于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动因层面与内部审计有一部分是一致的。经济效益再审的主要动因对于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再评价、再审核,了解把握经济效益相关指标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并对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分析。

1.2 经济效益再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效益再审与传统财务审计既有一定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从区别来看,经济效益再审在审计对象、重点、目的等方面都与传统的财务审计有一定的差别,前者的审计对象为经济效益,后者的审计对象为财务数据,前者审计重点在经济效益准确性,后者审计重点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等方面,前者的审计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后者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财务指标公允性、合法性和一贯性进行客观评价。从两者之间的联系来看,财务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有很大的工作内容是重叠的,目的也有一致性。

1.3 经济效益再审的依据

经济效益再审的重要依据有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等,经济效益再审需要做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二是本单位的计划、指标、预算、定额等,这些标准、定额是经济效益再审量化的关键,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经济效益情况;三是本单位或国内外同行业的历史先进水平与平均水平,经济效益再审需要有参照物,通过与标杆对比、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才能够全面地把握经济效益好坏;四是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企业经济效益再审需要依据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来进行,避免出现与制度相悖的情况。

2 经济效益再审作用阐述

2.1 提升经济效益,减少经济损失

经济效益再审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减少经济损失,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经济效益,而效益等于企业的收入减去费用。借助经济效益再审,可以发现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针对性措施来提升经济效益。举例来说,经济效益再审可以帮助企业把握哪些成本费用偏高,需要进行控制,这样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来管理成本,降低费用支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提升经济数据的准确性

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可以提升经济数据的准确性,企业经营数据客观上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对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让一些错误的经济数据得到纠正,确保经济数据更加准确。经济数据准确性对于企业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的数据是企业科学决策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有必要借助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主要经济数据进行再次校核,挤去数据水分,回归数据真实,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有数据层面的良好保障。

2.3 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通过经济效益再审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营管理水平高,则企业效益更好,反之则比较差。通过对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了解把握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把握经营管理领域究竟存在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经济效益比较差,从而给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 提高经济效益再审工作水平策略

提高经济效益再审工作水平需要多措并举,本文认为要想做好这一工作,需要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3.1 完善企业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规章制度

能否做好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济再审工作制度是否完善,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开展的需要,来完善再审工作的规章制度,重点对于为什么开展经济效益再审、如何开展经济效益再审、权责划分、结果运用等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能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引导下有序推进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对于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制度的完善,一方面需要基于问题导向不断进行调整,即围绕这一工作开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制度的修订完善,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全面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注意经济效益再审工作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相关规定要具体可行,这样才能够让经济效益再审制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3.2 提高内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想有条不紊地推进经济效益再审工作,关键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队伍。目前不少企业经济效益再审人员的综合素质欠缺,这影响到了对再审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在提升经济效益再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关键是要借助考核以及培训这两个重要手段:一是通过工作考核来督促内审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素质,并借助考核来帮助其了解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来让内审工作人员能够接受专业方面的培训,从而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3.3 为再审工作构建和谐的环境

经济效益再审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再审环境是否和谐必然会影响到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企业需要为再审工作的开展构建和谐的环境,企业的高层对于再审工作需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各种场合来宣传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给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环境的构建方面,除了在观念层面给予此项工作足够的重视之外,还需要努力做好各项配套工作,给这一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举例来说,成立专门的经济效益再审小组、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再审方面的研讨、加强对经济效益再审的动员等,从而给这一工作的开展扫清阻碍,确保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顺利推进。

3.4 实现信息化管理

经济效益再审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各种信息的梳理归类,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会影响到这一工作的效率,也容易导致这一工作精确性受到不良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一定要在经济效益再审过程中做到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系统来对经济效益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处理、深入挖掘分析,从而在提升经济效益再审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把握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内在问题,以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再审的目的。

4 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对经济效益再审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想方設法做好此项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作用,确保审计工作目的的顺利实现。本文认为做好经济效益再审工作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谈到的完善规章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创造和谐的审计环境以及信息化管理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孙静.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32).

[2]童飞.浅谈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9(21).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作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