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智化

2020-01-04夏昌盛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原则途径小学数学

夏昌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新、多元化的教学途径,促进学生思维的智化,将以往“稚化”的思维逐渐转变及过渡为“智化”的思维,促进学生以思维为基础,驱使师生的认知同步,以思维的进阶作为规律,掌握思维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原则,促进学生思维的成熟与智慧。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智化的教学途径,探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智化的原则。

關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智化   原则   途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思维上存在不成熟的表现,这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自己的理解与答案直接告知学生,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出现了脱节,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与发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智化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智化,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学生思维作为基础,驱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同步认知。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经常以感性思维为主,教师要以学生的形象思维作为基础,利用形象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究。

第二,以思维的进阶作为规律,引导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入学的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并不完善,缺乏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性,在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稚化特点。在经历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会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习惯,教师应抓住这一思维变化的特点,以学生的思维进阶变化作为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与培养学生的智化思维。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智化的途径

1.创设思维导图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势,通过表格、树枝、图形等多元化的形式,一一呈现课本内的数学知识及内容分布情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形成初步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思维递进的方式,展开数学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逻辑递进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智慧思维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与思考学生的问题、解答问题等,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思维的方法及技巧,启发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化思维。

如时、分、秒这一知识点的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认识时、分、秒之间的大小关系及单位换算的基础,最直接的思维方式就是记忆换算进率。教师应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深入及分散地进行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计时单位?不同计时单位之间的比例换算是怎么样得出的?”等问题。通过这种垂直式、逻辑递进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计时单位相关的知识点。

3.通过反向思维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思维走向智化

反向思维法是指教师结合已知的数学知识点,反推结论推出的前提条件,用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思维的理智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从反向进行思考,由已经得出的结论往前追溯,达到追本溯源的反向思维效果,转变学生稚化的思维。

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应以这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扇形统计图能清晰的表示出各部分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反向思考“部分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是?各部分占总量比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这种占比关系是通过什么方式呈现的?”等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养成智化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思维导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思维递进的方式,展开数学学习,再通过反向思维,强化学生的思维走向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青青,李昕羽,降伟岩,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案例研究——以《数学好玩——密铺》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3).

[2]吕增锋,林薇薇.从“稚化思维”走向“智化思维”——以“一类函数零点问题”为例[J].中学数学,2018(1).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广信区枫岭头小学)

猜你喜欢

原则途径小学数学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