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1-04王剑远
王剑远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被纳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应用综合活动的特殊性加强劳动教育,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组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渗透劳动教育。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66
综合实践课程与普通的文化课程有所不同,其表现出来的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以小组的模式开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要融入各种学科知识。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笔者全面分析制定了科学的课程战略实施措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反思过程。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学生作为整个课程空间的主导者,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和主导权。在这个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劳动过程,教师在整体上只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多种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为主,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结合相应的军事训练和生产劳动,提高学生对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注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占用了大量时间,且劳动教育并没有必要,这使得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教育举步维艰。此外,有些学生家长并不支持综合课程的开展,许多初中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到位。
大多数教师认为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教学活动已经满足学习的基本需要,然而学生生性好动,单纯的活动形式已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无法将社区与劳动教学联系起来,导致劳动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厌倦心理,缺乏生机与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主要路径
1.加强劳动思想渗透
教师要提高对劳动活动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传统的被动课堂,利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将劳动实践活动列入到总体的教学考核纲要中,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阶段性目标。对活动中的长短期目标进行优化分析,为课堂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此外,教师要将劳动活动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持续完善活动的任务、策略,采用合理的方式积极向学生讲授劳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劳动活动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为综合活动教学开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班会时间开展“我劳动,我光荣”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劳动的材料,体验不同工作的辛苦。同时,也可以与语文和德育科目相联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体会劳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点,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想法,关注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并创立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综合利用多种劳动实现实践活动
综合活动课程丰富多彩,教师应该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特有资源,鼓励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完成劳动,也可以积极向学校申请大型的义务劳动,做好劳动监督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过程的重要步骤,教师可以凭借项目为主题,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表现舞台,在肯定学生劳动成就的同时,也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劳动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自信、自爱、自强”的劳动观点。同时,学校要融合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劳动的快感,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关爱老人、打掃社区卫生的活动,从劳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德育教育、劳动教育的双赢效果,利用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学,使学生的道德境界与劳动能力不断提高。
3.引入团队劳动教育
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实践课程时,要充分利用这门课程的特点,将小组合作劳动的方式引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团体合作意识,并引导学生养成坚持日积月累的劳动习惯,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树立新型的劳动观念,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可以和学校的卫生部门结合开展“每日劳动班”的活动,每天都要有固定的劳动班级,劳动班级负责整个学校的卫生,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这种劳动方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维护校园卫生的重要性,并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综合教学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切实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环保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在特定的节日内开展相应的劳动形式,在“植树节”时设置“栽培能手”的劳动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最后评选出植株质量最好、种树速度最快的小组,给予“植树最佳小组”的奖励,在此过程中小组学生相互配合完成挖坑、扶苗、浇水等一系列工作,完成高强度的劳动,帮助学生增强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劳动中提高合作意识。
总之,劳动教育在学生阶段非常重要,教师要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阵地,合理编写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经验,不断改善课程设计,以更加科学的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芳.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9(59):5+7.
[2]陈海霞.小学德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益尝试[J].新课程(中),2017(10):291.
[3]刘新平.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6):1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滨海学校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