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2020-01-04王燕婷
王燕婷
摘要:随着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模的逐渐加大,其操作风险问题已经成为银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当前操作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风险的产生原因,然后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从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设计风险管理流程、构建识别与评估机制、完善风险报告体系、加强风险内控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定了有效地的操作风险防控策略,希望能为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一、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及成因分析
当前,许多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对操作风险缺乏足够的认知,过于强调银行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而忽视了流程操作的合规性,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许多银行风险的治理框架不健全[1],各层级的风险管理责任不清晰,难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统筹协调安排。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决策、承担以及处置分析等相脱节,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风险监督过于乏力,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业务部门,存在监管真空,实行的是被动式的监督管理。许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的手段技术落后,无论是风险的识别评估、还是监测计量多是依靠主观性的经验判断,而缺乏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风险报告风险未能及时呈送风险报告,报告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的操作风险描述,而未对风险的影响因素等作出深入的研究分析。风险内控建设不到位,违规操作惩罚力度低,屡禁不止。操作风险的激励考核成效也不显著,难以有效提高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策略
(一)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目标
农村商业银行构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2]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结合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业务目标、风险偏好、风险限额等相关因素确定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其次,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改进和完善,严格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要求明确银行的“三会一层”以及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权责,由董事会进行操作风险授权;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和推进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监事会负责监督风险履职情况并督促有关部门及人员积极整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牵头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防控工作;其他业务部门做好各部门业务领域内的风险管理及日常的配合工作。在该组织架构基础上,搭建银行操作风险“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银行各支行风险管理小组以及一线业务部门,负责及时发现并查处异常风险操作行为;第二道防线为信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的信息交流及各部门协调联动工作;第三道防线为董事会、监事会以及下设的审计监管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管和督查工作。
(二)设计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强化风险监测与计量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综合考虑自身操作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定义操作风险类别;识别不同操作风险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型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通过收集风险信息、制定风险评估方案,确定风险对象及管理范围等,全面地进行风险评价;对操作风险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和计量,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指标,量化指标体系,建立风险指标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变动情况;按照银保监会规定合理地选择操作风险计量方法,根据监测及计量结果制定操作风险应对方案;出具操作风险报告,详细说明风险产生原因,风险损失情况;风险事件处理进展等内容;审批风险报告,对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给出审批意见,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积极推进风险控制措施执行落实,并及时反馈风险控制效果。
(三)构建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建立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银行要建立常态化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梳理各个业务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不断更新风险点数据,详细记录操作风险数据信息,找出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建立风险指标识别与评估体系。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主要有关键风险指标法(KPI)、自我评估法(RCSA)、损失数据收集法(LDC)三大管理工具[3]。KPI指标法指的是通过数据指标统计来预警操作风险。RCSA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问卷调查、负责人员叙述反思报告、专家预测以及情景模拟四种方法。LDC通常是在事后收集和整理风险数据信息,分析风险产生原因,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以KPI指标法进行展开说明,一般将操作风险指标分为人员、流程、损失、系统以及外部五个层面的指标内容,及具体指标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四)完善操作风险报告体系,建立风险协调互动机制
银行应建立健全操作风险报告制度体系,体系中要对操作风险报告的报送时间、内容、相关责任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帮助银行管理层全面把控业务操作差错率、关键操作指标异常、银行财务计划及决算情况等重要的操作风险内容,由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对操作风险信息进行整理并分析后,报送给银行的高層管理人员。为了规范操作风险报告内容,银行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操作风险报告模板,模板中要包括风险情况描述、类型、成因、趋势、各层级意见等内容,为高层管理人员风险决策提供参考。为了防止风险管控出现“松则乱、管则死”的极端现象,银行要建立风险协调互动机制,强化其内部横向交流,提高银行人员对操作风险的管控认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操作风险应对方案和解决策略,促进银行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目标。
(五)加强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基础保障措施
银行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清晰界定“三会一层”职责权限,实现相互制衡、互相约束的治理体系框架。要实现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的全面整合优化,对各个流程执行细化、规范的流程操作标准,实现内控的精细化管理。理清各个层级不同管理岗位的操作职责,建立“前、中、后”台责任分工制约机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追踪路径,有效防范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规范操作行为。逐步强化管理体系机制,自上而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加大制度修订和改进力度,确保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流程制度执行过程监督,推进银行内部地“法制”进程。结合银行业务特点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对不同业务项目实行风险分类管理,按照“一种业务一个操作规范手册,一个风险防控标准”的基本原则,建立覆盖银行全部业务范畴、贯穿所有操作流程的风险防范体系。要强化考核激励约束,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长期性和持续性与企业发展质量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提高银行职工操作风险防控意识,鼓励其自主地进行操作行为纠错,减少操作违规行为。同时银行也要形成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机制,开展有针对性地操作风险培训,向员工讲解常见的操作风险案例,提高其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另外,还需加强对操作行为过程的合规性检查力度,借鉴一些监管机构的检查方式,开展日常和专项检查活动。充分发挥银行内部审计监管职能,对各项操作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合规性进行审查,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形成银行内部对违规操作行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形成常态化、持久性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就要着重从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机制的健全、流程的优化、工具的改良以及风险的内控等多个方面做好相关的完善和改进工作,全面提升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实现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财
参考文献:
[1]廖艳琳.内部控制视角下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以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财会通讯,2019 (05):117-120.
[2]李韵妍.S农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陆跃.浅议G农村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 (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