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020-01-04杨群英

北方音乐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推进,小学音乐教学在模式上也有了很多的改变,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们通过提高自己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审美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具有更好的情操,以及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们拥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也是将核心素养问题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J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127-03

【本文著录格式】杨群英.浅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北方音乐,2020,11(21):127-129.

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只有在更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并且轻松的环境还能够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帮助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认识

提及核心素养,有许多的国家核心素养看作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具备在未来社会中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底蕴、责任担当、科学精神以及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和实践创新等六个要素,是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作为基础要求的,将全面培养学生作为核心基础,并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三个层面。

二、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综合性

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知识、思维以及能力。音乐知识、音乐思维以及音乐能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密不可分。所以说,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渗透的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音乐,掌握音乐的知识和能力,培养音乐思维,提高音乐的审美,这三部分是相依相靠的,并且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音乐体系在构成上也充分的表现出了音乐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一般来说,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会包括文化修养、社会参与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这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交叉,还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这三个部分当中文化修养是其余两个部分的基础,社会参与以及自我发展则是文化修养的主要目标。

(二)发展性

小学的音乐教学绝对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出现的变化调整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因为,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这样学生对待音乐的态度以及学习的音乐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

(三)实践性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是需要让学生们去聆聽、欣赏音乐,还需要让学生们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音乐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唱歌比赛或者是举办音乐鉴赏会,这样有趣的活动能够更好的体现出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性。音乐教学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时期的音乐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以及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说,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去感知音乐,去探究音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本身的音乐核心素养。

三、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利用音乐教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当中的内容,因为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不只是给学生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培养,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有更好的视觉和听觉方面的体验,还可以在音乐教材的引领下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民族特色十分明显的歌曲,不仅旋律动人,曲调悠扬,还有很多彝族的特点,介绍了彝族欢庆节日时的场景,学生们可以体验到音乐的心旷神怡。但是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认知能力也十分有限,不能够完全理解歌曲所描绘的场景,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这首歌的背景资料,播放彝族欢庆节日的视频。通过展示视频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所展示的情景。在资料的辅助教学之下,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更好地体会到彝族的民族特色。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利用了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学生们就有了更加丰富的音乐体验,进而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感知音乐。通过在小学的音乐课堂当中设置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乐器演奏的水平,利用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体验,更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如在教学《狮子舞绣球》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这首歌的旋律,自己去唱,因为《狮子舞绣球》是一首旋律非常欢快的歌曲,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唱歌、自编等方式培养学生唱、演等方面的能力,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们创造音乐的欲望,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跟着唱歌。然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首进行表演,擅长乐器的同学还可以为表演伴奏。通过在课堂上举办这种有趣的课堂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当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三)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情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十分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学生只有积极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就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时,首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展开情景教学,利用有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加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致春天》时,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有关春天的影视资料和音频,然后让学生们把他眼睛闭上,用耳朵去体验,想象自己在一个春天的公园里。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好地体会到歌曲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意识。

(四)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进行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健全了课堂的评价机制学生们就能够更加积极的参加到课堂的活动当中,因为奖励机制学生们还能提高自信心。在评价机制的鼓励下,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只参加课堂上的活动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参加课堂外的活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例如教师安排课下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在做一个音乐网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音乐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这种课后活动还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互动的平台。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加深学生体验

(一)表演教学法

课堂表演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音乐学科的教学和别的学科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将音乐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还可以提高学生参加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在音乐学习过程当中的核心素养。

(二)律动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律动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独特魅力,还可以赋予音乐更好的韵律,将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律动教学法在音乐课堂学习当中的应用,保证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

(三)游戏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加入一些游戏环节,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活动,还可以设置一些音乐游戏,在游戏教学当中更好地培養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开展音乐类型的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各行各业当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仍然只是在整理文本,利用相关设备为学生们展示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尤其是教师在讲解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视频资料,让学生们明白五线谱等基础的知识,鼓励学生使用这些知识自己去创编歌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五、音乐与其他学科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音乐这门学科虽然和其他的学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些学科都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游子吟》这首歌曲,很多学生都在语文课本当中学习过这首古诗,也了解这首古诗所表达的内涵,所以教师在进行《游子吟》这首歌曲的教学时就可以将学生们学习过的这些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将文化知识和音乐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以及它所表达的感情意义。并且,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音乐审美,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好地体会到音乐作品的内涵。除此之外,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提高音乐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将小学的音乐课堂打造成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更好地落实贯彻劳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音乐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因为大多数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有非常浓烈的好奇心,所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实质的教学内容需要将音乐课本作为教育的基础。教师还可以以音乐课本为基础,为学生们播放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听到的声音,将音乐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

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首先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要进行角色互换,给予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在过去进行小学的音乐教学时,教师需要给学生们讲解音乐的理论知识以及为学生们分析欣赏音乐,而学生们大多是被动的灌输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没有自己去思考问题,没研究音乐知识的内涵,导致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没有养成。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去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基础,建立更完善的音乐课堂,让学生们在音乐课程更加主动,教师则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辅助学生去探索,适时的为学生提供思路以及方向,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而且,在教学音乐课程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能够让学生在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交流信息,并且小组的学习方式还能够让学生们有竞争的满足感。如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具有不同特色的音乐《茉莉花》,不同版本的音乐中具有不同的民族和地方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们对音乐进行欣赏和判别,让学生们分析不同类型音乐的特征,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和总结。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时,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以及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时代教育,2018(2):188.

[2]徐薇.关注核心素养,让音乐学习有效生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4):59.

作者简介:杨群英(1982—),女,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