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专业认证多元化对学科发展模式的影响
2020-01-04王建国
王建国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
0 引言
专业认证依据标准体系,强调专业认证标准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及其证据支撑,专业认证体系评估已成为必然趋势[1]。专业认证选择上不是单一的专业认证体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专业认证选择的变化是主客观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国政治背景、法律依据、文化需求、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的异化以及学科的归属感强度差异,从而导致教育价值取向、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及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差异。工程专业认证本质应有一个统一协调的合理模式,专业认证体系应具有国际化评估标准特点,坚持相同的认证标准[2]。专业认证应当是用国际标准检验和评价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改进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师资队伍、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
1 专业认证多元化的内涵
专业认证是教育发展需求,是对学科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及协调过程的三者统一,并付诸于行动,使文明持续发展、认证行为持久、理念真诚、艺术集中的一种知识形态。专业认证是寻求教育自由与学科平衡的时代寄托,使教育教学体系获得调整和约束,也就成了学科自然与现实的选择,但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又使专业认证受到行政色彩、经费保障等影响,工程专业认证不能自由地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它所带来的问题是各种专业认证和评估机构交织在一起,具有多重标准。实际上,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是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4]。专业认证不同于专业水平评估,也不能将专业认证理解为专业水平评估,两者的内涵不尽相同[5]。
1.1 专业认证的本质
现代教育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如以专业认证价值标准的社会化和认证价值目标的世俗化作为最终选择依据,将使专业认证动摇教育价值关怀,导致了专业认证危机。作为学科自身与专业发展固有的思维观念与价值趋向,影响着现代专业认证的存在方式和价值标准选择,成为专业认证危机的实质性根源,并使不同价值选择成为专业认证危机的本质。专业认证的多元化会改变着教育进步的哪些方面?专业认证的多元化对学科的影响和人才的约束表现会有哪些方面?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和专业认证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本文力图作出探讨。
1.2 专业认证的多元化
在专业认证领域里,部分国家和教育机构还存在盲目的倾向,专业认证的非理性化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时,专业认证会对一些现实学科发展问题缺乏理性思考,要么肯定,要么否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全球化、教育理念差异化的新趋势下,不能简单地认为只需要专业认证即可。虽然每一个民族、地区、家庭、个人的憧憬与向往都是不同的,不能严格地规范专业认证与学科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选择不同的专业认证,决定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总会对各种专业认证对象进行判断。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个人中文明价值需求的碰撞,往往构成专业认证多元化选择中的冲突根源。
不同民族对于教育和社会文明价值选择使专业认证存在明显差异性。西方教育与文化对专业认证的理解侧重于专业认证的对象,而中国教育理念对专业认证的理解更侧重于专业认证均衡。在诸多学科中,有些专业认证是对一元专业认证对象的认可;事实上,专业认证发展的极致是对专业认证对象的超越和扬弃,专业认证的内容与形式,却不完全是主观的,而主要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教育价值本身。
专业认证多元化已经成为关系学科发展、教育配置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专业认证准则的差异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往往也是一些跨地区、跨学科教育理念差异的根源。今天,教育公平和技术共享仍未实现,还有更长的发展历程,所以任何一个专业认证如试图去支配或驾驭学科发展话语权,将会出现认证体系选择、学科背景、教育方式的冲突和排斥,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优势学科的自我保护、先进文化理念传播限制、技术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科发展,因此,专业认证的多元化是学科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之一。
2 专业认证发展理想模式
专业认证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其所包含的价值和信息是专业认证变换方式及其理想化的结果。工程专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对自然和社会的能动关系,专业认证的本质就是对自然和人的能动性改造。所以,对专业认证本质的理解与解决学科合理性问题是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专业设置、学科评价、学科发展趋势、专业设置环境、专业认证合理性,以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明传承等诸多方面。1989年,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了《华盛顿协议》,其目的在于保证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6]。国际上著名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主要有《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和《亚太工程师计划》等,使得专业认证标准、广泛性、权威性、政策和程序基本等效,这些体系将成为发展理想模式的重要基础[7]。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近年来,工程教育全球化改变了专业认证的格局,推动许多国家工程教育采用华盛顿协议的标准框架[8]。专业认证能够在不同国情与文化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专业认证与世界接轨[9]。
2.1 专业认证的属性
专业认证的自然属性是教育本身的意识、能量或信息的变换方式,学科的社会属性是指学科何以成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其实质是对自然世界和社会进程的能动性改造,表现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辩证统一,而意志主义、自觉主义、存在主义、非理性主义等是对专业认证本质的扭曲和排斥。就学科发展的本质和意义而言,采取某种类似或理想类型的界定方法,或许更有助于人们思考现实的专业认证问题。
专业认证的理性是一种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来反映学科和实践活动内在本质的逻辑思维形式,其发展条件具有逻辑分析、世界认识,教育本质把握等。需要深入、独立探究专业认证内涵,并进行推理、判断和选择。学科进步及发展需要,促进了专业认证体系发展,其赋予了教育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制度,形成了新的教育规则。追求普遍有效性、事物的完整性及合理性,它不仅是人类运用智力去理解和实践教育的能力,更是把握学科体系发展的能力,以及教育自身诸多复杂要素中的社会综合力量。理性具有内在性、自觉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过程性等特征,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专业认证理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2.2 专业认证的特点
专业认证制度框架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思,专业认证的合理性是学科理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各国与地区需要平衡学科的合理发展。专业认证的理性和非理性是科学学科活动两个维度,它们在教育活动作用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效应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专业认证国际化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问题。经验表明:教育理性越发展,学科及专业认证进步就越明显;反之,学科发展越迅速,表明教育理性的发展就越高级。专业认证的非理性可能带来各不同专业认证体系异化现象的产生,如何规避非理性因素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专业认证合理性对学科体系设计具有话语权,是社会教育资源各种利益关系、价值愿望整合而成的一种新秩序,而专业认证的宗旨与目标、认证机构、认证内容、认证程序和评估等,可能影响到学科从理性的一维过度到理性和非理性的两维,从而思考学科的合理发展模式。
2.3 专业认证的理想模式
专业认证的理想模式是满足专业需要,具有确定性的方式,二者应该协调发展。在教育活动中,专业认证可以看作是专业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条件、法规依据和平衡发展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而在专业认证追求合理的过程中,教育公平及社会资源配置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一般认为学科发展的模式是:学科建制-专业创新-教育建制化-新的专业认证。专业认证和学科发展模式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会直接与科学研究及社会实际应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容易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和较低的阶段,随着学科及其专业认证对一个国家和一种经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时,从专业认证和学科属性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和教育公平显得越来越重要。
学科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环境支持,同时也需要专业认证不断制度化、标准化。研究认为,学科发展的理想模式就是要在科学发展、教育资源共享以及专业认证话语权的影响下,形成学科应有的发展环境和专业认证标准。一个专业认证理想模式是现代教育转型时期产生的规律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的动态演进过程。专业认证可以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形成各自特色[10],然而,人口不均衡、学科制约、学术争端、文化差异及专业认证多元化等因素,容易不同程度偏离了专业认证发展方向和理想模式,如何保证认证体系和学科体系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代表性是面临的关键问题。
3 学科非理性发展
学科无节制地非理性发展容易使专业认证在自然、社会以及教育层面上发生异化。如果专业认证把学科对社会的追求内化为教育的思维和行为准则,形成了教育资源社会意识和价值判断,那么学科的这种发展可能制约着专业认证的自主性,使专业认证成为教育进步的障碍,容易造成教育价值取向错位。专业认证的非理性根源主要表现在学科发展非理性局限性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局限性主要是指它作为专业认证属性消极或否定的一面。当非理性因素处于这种状态时,将不利于调动专业认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学科发展产生一种惰性或抵制作用。当今世界,专业认证作为教育发展的应用活动之一,是专业认证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融的结果。
3.1 学科非理性发展的条件
学科发展应该在自然条件下,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但如果专业认证处于多元化状态之中,学科将成为复杂意识教育的形态,导致学科与专业认证疏离、理性与价值的碰撞。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学科非理性问题,应当是发展中国家尽力避免的问题。在这种专业认证非理性因素局限性下,批判性思考和非结构化问题无法解决,学科实践主体的能力可能会被削弱,教育将表现为盲目、脆弱、冲动、非理智等,而一旦专业认证实践遭受挫折之后,就表现为对教育价值理念的消极与悲观等,以致使专业认证的实践能力丧失,引起专业认证及学科的异化,社会文明方式的选择是由学科内在的本质所决定的,如过于受专业认证行为所左右,将学科非理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3.2 学科非理性发展的状态
社会文明中占教育主导地位的学科发展是专业认证创新的源泉之一,学科及教育所倡导的专业认证价值活动充分显示了教育的智慧,但是正当沉浸于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时,学科发展内在的不均衡,却容易使专业认证陷入发展困境。这些困境与危机暴露出传统学科合理性观念的局限,促使对专业认证活动的主体性效应进行理性反思,反思专业认证活动的效果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规范与重构专业认证理性。专业认证日益成为影响教育的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诸多途径。但是,如专业认证片面追求学科效益,将容易导致学科非理性发展,影响教育理性、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4 专业认证多元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专业认证的多元化与学科发展都根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三种组合方式。专业认证的多元化会一定程度上约束教育行为模式,使学科自由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非合理因素的干扰将使得学科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壁垒和限制。专业认证过于多元化将影响教育在生产实践中动摇了主体性、创造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财力及教育资源的消耗,最终会演变成对学科合理发展模式的无形约束。
4.1 专业认证多元化和学科发展的关系
专业认证多元化主义一旦形成于教育体系中,将对学科政策制定、学科创造者、学科研究方向把握以及学科主体如何发展等方面造成影响,学科异化现象日趋严重。
4.2 专业认证多元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专业认证起源于教育的本能心理,具有行为差异的引导作用,专业认证影响教育的思想和行动,多元化行为受社会心理和人的本能支配。现实发展中,专业认证处在所赋予的各种制约条件之下,制约条件反映到行为层面就是教育制度,而制度变迁决定着学科变革,教育是支撑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源,它不是简单的物质性和工具性存在,而是一种秩序性、组织性和制度性的复杂系统,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生产能力,它对社会生产能力的贡献是通过秩序化、组织化和制度化的体系而完成的。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专业认证制度提出了挑战。所以说多样化专业认证对学科的合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5 专业认证多元化对学科发展的约束
当今世界科学学科正在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在快速发展,由于技术文化水平处于专业认证多元化背景下,自然产生了教育价值的冲突,使得专业认证实践范围逐步扩大,并伴随着专业认证多元利益主体的竞争。在全球化趋势下,现代教育手段的复杂多样,反映出了全球性教育资源不公平。
5.1 多元化是如何影响学科合理发展模式的
多元化专业认证是建立在对现实及其规律反映不确定基础上而确立起来的专业认证。多元化专业认证可能会造成教育发展不稳定,如学科发展矛盾、地区经济水平、人才竞争等。需研究社会文明进步的模式和学科发展模式。专业认证过于多元化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科合理发展模式,因此,诸多国家教育部门开始思考和规划专业认证发展方向。
5.2 如何应对学科的非理性发展
要避免学科发展道路上的所有非理性羁绊,重视理性精神的统一和专业认证标准的重建,必须以社会全面发展、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全球视野背景下的整体教育价值为核心。事实上,学科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科学学科活动的性质、方向和发展道路。掌握客观规律,并依据客观规律,学科活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弘扬教育本质与内涵,逐渐摆脱学科非理性局限性方面的因素,从学科实践过程的角度来加以阐释和分析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6 结语
本文对专业认证多元化、学科发展、学科理性和非理性等进行了探讨,结合专业认证多元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影响,从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方面对学科合理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学科发展、异化根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等角度分析学科。
(1)当今世界专业认证选择上已不再是单一的专业认证,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现代教育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学科发展需在各种专业认证对象中进行调整和科学发展。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价值需求的碰撞,往往造成专业认证多元化的冲突,容易造成学科非理性发展,需要科学看待和运用专业认证,促进学科科学发展。
(2)专业认证过于多元化的非理性,容易导致学科非理性发展,价值理性失落,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分离。专业认证的过于多元化容易使得在教育实践中丧失了学科发展的主体性、创造性,造成人力、财力的耗费,最终演变成对学科合理发展模式的约束,所以尽量要避免学科发展的非理性。
(3)重视学科发展的统一和专业认证的重构,需以教育的全面发展、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全球化背景下学科整体和谐发展为基础,充分依靠专业认证自身的优势来保障学科发展理想方式,使专业认证和学科协同进步,而不应使二者演变成制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