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2020-01-04魏香梅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动能高质量制造业

曹 国 王 钊 邓 峰 魏香梅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1)

0 引言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新动能培育,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新动能,将推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快速成长。

社会创新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拓展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的加快推进,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为新动能成长打开了空间。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转型,为新动能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成为补短板、强弱项、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主体,其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湖北以建设全国重要制造业中心为目标,着力推进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品质化提升、智能化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创新活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链持续向中高端迈进,促进湖北经济稳定增长。

1 制造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国内外制造产业政策导向

国际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工业4.0”和“国家工业战略2030”、英国“计划支持现代工业战略”,法国“新工业法国”、日本“再兴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调整布局,产业与资本逐渐向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国家转移。

我国拥有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经济产业。随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推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湖北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一直是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也是当前湖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湖北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努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平稳接续,初步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格局。

1.2 制造产业技术发展环境

新动能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结构性改革等举措,培育形成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新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打造高素质产业体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成为了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新兴技术和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内生动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2 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2.1 湖北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当前,湖北正在构筑“一芯两带三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体系,推动集成电路、5G通信、地球空间信息、数字、生命健康等10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极。大力推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湖北努力建设全国新经济发展聚集地。改造升级汽车化工等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4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0大重点产业,瞄准光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培育壮大“光芯屏端网”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壮大核心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和生活性服务业升级。

2.2 新旧动能转换主要内容

新旧动能转换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

制造业业务重心由传统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转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领域,推动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2.3 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途径

通过技术、产业和要素的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智能化为内涵,以信息化为载体,打造制造业创新促进服务主线,通过信息化技术服务、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信息化产业咨询等方式,推进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环节中的智能化演进,实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技术融合:聚焦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带动和集成应用,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新业态与新模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两业融合:聚焦开发设计、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科技金融、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深化新技术渗透、核心业务关联、产业链条延伸,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3)要素融合: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资本化等途径,提高技术、资本、数据、人才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依托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为高质量的技术供给提供条件支撑,推进各要素的融合发展。

2.4 用户高质量发展需求态势分析

产业链竞争与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基于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形成竞争优势,稳链强链补链应对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两端挤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产业间技术、模式与成长路径的协同与互补,提高产业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的深度渗透、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金融与实体的双向协同等方式将形成现代市场新的竞争方式。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发展动能转变。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制造业通过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设备改造、服务升级、技术增值等手段,提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进而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组织。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平台,形成产业领军人才与研究团队,提高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持续发展。

3 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3.1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加强前沿科技布局,依托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中试熟化基地、技术转移机构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围绕数字经济技术领域,聚集优势资源开展科技攻关,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创造新技术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赋能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3.2 加强科技政策落地服务

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制度和政策实施,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加强创新要素保障供给和配套支撑,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围绕全省重大产业创新的新布局,以联动和融入产业技术联盟、协会等制造业企业聚集平台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联合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积极创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继续深化与扩大面向制造业产业和企业创新“一条龙”咨询服务。

3.3 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

面向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打造高度关联的技术创新项目池,集中资源协同攻关,突破产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产业科技成果,形成梯次接续的技术创新布局,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依托创新链强化产业带动和产业配套,以技术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稳链强链补链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3.4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打破人事管理条框束缚,优化产业人才供给,建立完善的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给予科技人员发挥创造潜力的空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构建一支高素质、能够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健全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标准,科学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全省智库资源库,发挥主导科技创新要素资源聚合效应,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4 结语

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湖北应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区域特色制造产业培育和发展打造全链条的市场化产业促进服务体系;扩大开放,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加强新兴产业布局和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动能高质量制造业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