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偶小舞台合作大提升

2020-01-04唐闽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木偶剧木偶交流

◆唐闽 江苏省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

一、创设情境,萌发合作意向

合作行为的发生是由合作意向引发的,幼儿园利用木偶活动引发幼儿的合作意向。

1.内容选材的多样性

木偶剧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有意识地选择蕴含合作意识的作品,如:《三只小猪》《拔萝卜》《大家一起玩》等等。教师结合故事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还有一类作品,虽没有直接说明合作的意义,但是幼儿学习后开展木偶剧表演,在表演中幼儿进行讨论、交流、协商、分配角色最后也能达到合作的目的。我们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木偶剧题材,激发幼儿合作意识。

2.环境创设的适宜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关键部分。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环境、公共环境,创设蕴含木偶文化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交流、交往。在材料提供中增加合作因素,创设合作的机会。

3.剧本创作的参与性

木偶剧表演,剧本先行。在表演木偶剧之前,幼儿首先要了解剧本的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开展共读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创编剧本时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幼儿不仅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而且也要尝试接受正确、合理的意见。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幼儿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采用策略,调动合作能力

1.激发需求,形成合作机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愿意与人交往”目标中建议:要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在木偶制作过程中,幼儿因为有的环节无法独立完成或者遇到有难度的操作时,老师及时把握时机,引导幼儿互相帮助,促进合作,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2.产生互动,提升合作交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材料变形法:(1)在木偶小剧场中,教师投放了一些可塑性强、没有固定玩法的低结构材料,如:报纸、布、石头、纸盒、稻草等等。(2)在木偶剧情表演中我们采用以下策略、方法,提升幼儿之间合作交流。教师提供的丰富、适宜的低结构材料将会有效引发幼儿与同伴间合作。

教师退位法:在每个木偶剧中,总会有几个形象分明的角色。初期,幼儿总是习惯等待教师分配角色。随着幼儿不断参与木偶剧活动,教师开始有意识的退位。有一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担当小导演的角色,后来慢慢就发展到幼儿互相商量共同分配角色。

问题促进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班幼儿开始建构一定的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当幼儿无法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时,才会产生合作的需求。教师投放材料时,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或减少投放材料、道具的数量,或遗漏一小部分材料,这时幼儿对材料产生强烈的需求,促进幼儿间的合作。

同伴互助法:在表演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完成表演任务。从大班木偶剧活动《森林家园》为例,幼儿三人一组组成熊家庭,找到合作伙伴,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在这个小家庭中,每个幼儿都出谋划策,通过反复的讨论和调整,决定饰演的角色、对话、动作等。幼儿在自主互助中,不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同时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尝试接受他人的想法。

剧情创编法:剧情创编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合作能力,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木偶表演中,出场的先后顺序,每个角色的动作、语言,都需要大家共同配合。只有与同伴协商合作,才能表演出精彩的木偶剧。

三、多元形式,走向深度合作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放、多元化的组织形式、指导策略逐渐从表面、形式走向深层次,教师更加关注幼儿合作的内涵发展。多元化的木偶游戏活动形态中,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合作的过程。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形态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木偶工作坊:木偶工作坊作为班级木偶剧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我园木偶剧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中幼儿进行开放式的小组交流形态,让幼儿与同伴有充分的交流、反思和分享合作。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帮助幼儿搭建合作的平台。幼儿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交流、讨论、协商,逐渐形成了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氛围。

木偶剧社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表演经验、合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我园特有的木偶剧社活动中,孩子拥有更充分的自主权。生活中任何一个场景、图片、游戏材料都可以成为幼儿即兴模仿、想象、创作与表现的内容。幼儿以个体、结伴、小组参与活动,在充足的空间里,幼儿自主分配角色、分配任务,合作完成木偶剧的创编、排练、道具服饰加工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幼儿之间有了更加丰富的合作舞台。

木偶区域游戏:区域内容与木偶特色互相渗透,拓宽游戏内容,发展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表演类的游戏——木偶微剧场:幼儿在与同伴的表演中一起讨论内容、分配角色、展开表演,提高了同伴间的合作交往能力。又如有美术类的游戏——木偶手工坊: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吸引幼儿操作;提供流程图供幼儿学会看图操作,孩子们和同伴一起合作制作成布袋偶、提线偶、皮影偶。还有语言类游戏——木偶故事角:将木偶剧故事的图片提供在区角。有的幼儿讲述,有的幼儿做观众,并互相交流讲述的内容。还有的幼儿进行改编、创编故事情节。我们还给幼儿提供了故事盒及各种道具。故事盒这一道具需要几名幼儿的合作才能进行,有的幼儿摆放场景,有的操作木偶,几名幼儿一起商量讨论、设计摆放场景、进行木偶操作讲述故事,更加强了幼儿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四、有效评价,助推合作实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历程,激励幼儿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育指导策略。”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越发显著,逐渐从依赖成人的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断提升合作的实效性。

评价的形式、内容可多元化,我们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等帮助幼儿提升对合作的深入认识。评价的内容以积极、正面的语言为主,让幼儿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交往合作经验,也可反思自己的合作行为。在评价中我们将主导者的身份交还给幼儿,开展评选“最佳拍档”“最佳合作小分队”。评价形式打破常规,也可以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合作、交往带来的愉悦,不断提升幼儿对合作评价的积极性。幼儿在木偶剧活动各个环节中不断地进行着讨论、协商、交流、分享,形成有效合作的发展模式,不但提高了幼儿语言、动手等能力的发展,还促进了其合作交往能力,从而达到幼儿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木偶剧木偶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当代木偶剧造型艺术的创作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简析木偶剧舞美设计的空间处理
浅谈木偶艺术的特点
小木偶找智慧
木偶剧进校园瑶乡少年乐翻天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