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大数据让早稻吃上“营养餐”
2020-01-04廖宁,白玉凤
农家之友 2020年11期
广西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统计数字表明,2020年上半年,广西有1100多万亩早稻吃上“营养餐”,达到了丰产增收的目标,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沈利成的稻田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8月,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种植大户沈利成的稻田迎来了丰收。盘点2020年早稻收成,沈利成告诉记者,他种植的800亩早稻平均亩产达到547.9公斤。运用大数据种田,施肥更精准,管理更科学,稻谷就像吃上“营养餐”,节肥又增产。
沈利成所说的大数据种田,得益于广西测土配方施肥点点通应用服务平台。近年来,广西不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的收集应用,每年在广西各地安排取土化验6600个以上,开展相关田间试验240个以上,形成了100多万个检测数据、10多万个大田试验数据,再把这些相应数据融入到应用服务平台,农民在手机上点一点,便可获取田块的养分状况、作物的施肥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周边配肥服务网点等信息。
科学种田,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贺州市完成种植业定量检测任务71个,合格71个,合格率100%。快速检测法监测18533个,合格率100%。畜牧产品监督抽检样品316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水产品县级快速检测任务24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贺州完成农用地安全利用7.6018万亩,完成总任务的56.30%。通过有机(转换)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野生资源采集认证的企业及合作社67家,认证产品141个,认证面积4.65万亩,认证产量8.49万吨。累计有8个农畜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面积84万多亩,年产量40万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