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锦江特色街区的更新与打造简述

2020-01-04彭浩波

四川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井坊梨花业态

彭浩波,刘 民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5)

1 特色街区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根据成都市“建设‘中优’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特色街区”在这里特指按照“中优”的建设与更新标准,在城市更新发展的同时,结合旧城街道片区的文化历史,打造具有不同文化主题、不同建筑景观风貌的特色风情街区。

2 特色街区的组成要素

(1)文态分析与引导。

(2)业态分析与植入。

(3)形态的有机更新。

典型的特色街区打造:锦江区特色街区。

2.1 整体文态分析

本特色街区项目共分为四个片区打造,从各个片区的现状文态分析,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新开街片区:新开街片区以花鸟鱼虫集市文化为主,自近代以来,新开街即为成都市中心自然形成的花鸟市场,也是本次重点打造片区。

(2)梨花街片区:梨花街片区以珠宝文化为主,自近代以来,梨花街由小商品集散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珠宝市场,独具特色。

(3)镋钯街片区:镋钯街原以古大慈寺文化为主,但经过近几年的打造,镋钯片区已经形成了一条独具镋钯历史文化的街区。

(4)水井坊片区:水井坊片区为成都酒文化的发祥地,以原“福升全”的烧坊(清),现水井坊博物馆为文化背景基础,形成的比较完整的酒文化历史街区,如今水井坊片区可分两段,一段是水井街延伸的酿酒工艺区,一段是滨河的特色文艺酒吧区。

2.2 整体业态分析

(1)新开街片区:业态以花鸟鱼虫零售店铺为主。

(2)梨花街片区:业态以大型珠宝销售中心为主。

(3)镋钯街片区:东升街以中式传统餐饮为主;红石柱横街及镋钯街,以西式餐饮、店铺零售为主。

(4)水井坊片区:水津街以酒馆、休闲餐饮为主;水井街范围以零售店铺为主。

2.3 形态现场调研

2.3.1 新开街片区

新开街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需提高的内容如下:

(1)开敞原红会旧址节点两侧广场,并设置公共休息空间。

(2)南府街——新开街路口节点广场需要提升。

(3)街道建筑风貌破旧,有待提升。

(4)锦兴路游园灌木太密,需开敞设计,植物需重新搭配。

(5)节点整体缺失文化元素。

(6)片区存在危房及管线电缆未下地等问题。

2.3.2 梨花街片区

(1)建筑立面破旧,空调位杂乱无序,缺乏品质感。

(2)以百货商铺为主,缺乏统一规整,店招混乱。

(3)广场荒废,乱停车现象严重,无可停留景观。

(4)缺少城市景观小品与城市家具。

2.3.3 镋钯街片区

(1)东升广场需要增花添彩。

(2)东升街景观、市政、建筑风貌都有待打造,业态需整合统一。

(3)镋钯街片区花箱太过繁密,需要更新。

(4)阳台需加入垂直绿化。

(5) 活字印刷广场过于封闭,考虑重新设计开放式广场。

2.3.4 水井坊片区

水井坊片区水井街风貌景观良好,水津街存在一些问题:

(1)夜间需增加灯光工程。

(2)滨河区域人气较少,滨河景观及市政配套需提升。

3 特色街区的设计思考

3.1 设计范围

因街区现状各个方面存在问题,本次设计从如下几点入手:

(1)突出街区文态业态。

(2)统一街区风貌。

(3)公共空间提升优化设计。

(4)市政公服配套设计。

3.2 设计目标

本项目旨在将每个片区内独有的文化与业态相结合,并通过景观与建筑风貌的更新来打造锦江区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以每个街区独有的艺术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商业业态的整合与行人可视范围内的整体更新——建筑立面改造、城市公共景观提升以及市政公共配套更新等方面来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更多的人气。

3.3 设计原则

3.3.1 总体布局

整体设计,从打造内容上进行统一。

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视角度对街区进行整体的建筑风貌改造、景观氛围营造、街区空间更新。

3.3.2 串联设计

街区打造具备延续性。

本项目以新开街为始,水井坊为末,形成了一条贯穿整个锦江区的特色路线。设计中考虑以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风貌与城市景观,将该路线打造成一条建筑年代、与文化底蕴都不尽相同,各倶特色的游览路线,使得整条轴线显得颇有层次感。

3.3.3 分段打造

突出片区特色,打造独有文化。

基于不同片区的不同文化背景基础,对各片区进行主体化、特色化,可从景观建筑、公共空间、市政配套等方面入手。

3.3.4 节点打造

节点综合打造,突出片区文化主题。

以街区文化、景观、道路节点为中心,进行综合更新设计,使街区以网状的形式开始进行全街区范围内的自我更新。

3.4 设计内容

3.4.1 新开街片区

(1)店招材质更新,立面材质更新,空调栏规制并更新材质。

(2)商店前区台阶平台扩大,增加休息座椅。

(3)更换分枝点较高的行道树且树种交替栽植;底商平台用花箱分隔。

(4)人行道铺装及车行道铺装更新。

(5)树池增设多种色彩的植物花卉,人行道间增设绿化隔离带。

3.4.2 梨花街片区

(1)采用幻彩板,整体打造梨花街标志性建筑名望大厦,营造珠宝商业氛围。

(2)座椅结合广场铺地设计,增加市民的停留与参与,以梨花树为主题树,传承文脉。

(3)根据梨花元素抽象提取的景观路灯,延续历史文化传承。

(4)填补部分台阶,增加座椅设计,提供可停留空间。

(5)增设梨花街道路标识牌,增强街区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

3.4.3 镋钯街片区

(1)建筑外墙材质更新、门窗更换、空调机位遮蔽规整处理。

(2)店招、人行道、围栏、花箱、路灯等整体化设计,风格特色鲜明,提升街区整体文化韵味。

(3)围墙采用有文化感的灰砖,造型、色彩、细节处理与街区整体统一,彰显街区文化特色。

(4)建筑外立面统一采用劈开砖,增加雨棚及空调栏。

3.4.3.1 对现状活字广场的提升措施

(1)植被梳理,将空间敞亮。

(2)增加色叶植被,提升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

(3)增加座椅及多样化路径,提升游人的参与性,进入性。

(4)将活字印刷小品周边硬质缩小,提高绿地率。

(5)活字小品融入镋钯文化,用活字形式展示镋钯故事。

3.4.3.2 对现状东升广场的提升措施

(1)以现状场地形态为基础,保留长势较好的大乔木,增加有色植被,提升地被植物,适当增加灌木。

(2)针对卫生间外立面进行修复。

(3)东侧电箱处理采用景观化处理手段,包括了绿化遮蔽,手绘涂鸦。

(4)东侧与东升菜市交接处的围栏,考虑中式景墙处理,同时满足菜市须知告示。

3.4.4 水井坊片区

水井坊片区主要由水津街和水井街两条主要街道组成。

3.4.4.1 水津街

(1)清朝时分为水津街和外东上河坝街,外东上河坝街直抵南河,为很热闹的两河汇合处的东门水码头,两街被称为柴炭一条街。

(2)近年来南府河两岸综合整治,水津街被加宽改直,原来沿河一边的房屋全部被拆除,改建成宽阔的绿化带,外东上河街坝也被并入了水津街。

(3)现在为居住功能的时代尊邸及集餐饮、娱乐和购物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街区(兰桂坊),也是成都名声在外吸引世界各地年轻血液的酒吧街。

3.4.4.2 水井街

(1)由于木材铺和木柴铺多,为了免除火灾,修建了荧惑宫(火神庙)及院中挖井,院子大门钉“井”字牌。

(2)清朝时水井街上有大佛寺;1786年,王氏兄弟在大佛寺旁边开设了名叫“福升全”的烧坊,以“薛涛酒”(全兴大曲的前身)作为产品名称。

(3)1951年,建立了国营的成都酒厂,开始生产“全兴大曲”,1998年发现了古代的酿酒遗址,2001年水井坊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水井街现为酒文化历史街区,体现出老成都的酿酒工艺及酒文化。

3.4.4.3 以水井坊游园设计为主的提升更新内容

(1)入口前景设计采用旱溪结合水景和古井,点明游园 主题,同时便于后期维护。入口景墙结合水景,枯井小品,强化游园标示性。

(2)中式景墙结合竹子,强化入口形象。结合外摆空间,室外公共休息设施,并将面对锦江处的主要视线打开。

(3)开敞草坪结合汀步以及小型休息空间布置,并在乔木阴影下设置休息设施。园内通过起伏地形,形成惬意自然的空间环境。

(4)书吧外摆设计开场空间,同时设置座椅,提供多样化的休息空间。

4 结束语

近几年来,成都旧城区城市更新的范围从中心城区开始,已逐步延展到各老城区的小街区。各小街区采用“微改造”的方式推进城市更新策划和实施,能够在不改变原有城市格局、道路肌理等原有城市基本元素,不大拆大建建筑物的情况下,通过力度不等的更新设计手段,以比较经济的方式,在较短时间的更新周期内,使老旧城区的建筑风貌、配套设施、业态层级以及居住环境、公共空间等各方面的品质要素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这样的城市有机更新方式还可以大量节约建筑用地,节省建材消耗,相应的降低了碳排放量,是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的辅助城市走向更环保、更品质、更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猜你喜欢

水井坊梨花业态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梨花之歌
水井坊加码高端致营销费用激增 与头部酒企仍有差距
欲与五粮液比肩 水井坊急寻出路的底牌
欲与五粮液比肩 水井坊急寻出路的底牌
“智”造升级 引领模具新业态
《梨花里的白》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