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0-01-04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昆山渔民全市

头 条

江苏深入部署推进禁捕退捕船网处置补偿安置工作

10 月28 日,江苏省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在泗洪县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抓好当前船网处置、补偿安置等重点工作。副省长赵世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世勇在充分肯定前一阶段禁捕退捕工作成效后指出,禁捕退捕是2020 年“三农”工作的硬任务,“退得出”已经基本做到了,但能否“稳得住、禁得住、管得好”,还有大量艰巨复杂的工作要做。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紧压实责任,对照当前阶段性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攻坚突破,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交上优秀的成绩单。要聚力“管、拆、用”,科学有序推进船网处置;强化就业帮扶和社保安置,落细落实渔民生计保障;及时兑现各类政策资金,保障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提升禁捕执法效能,保持执法力度不减,加大“三无”船舶专项整治力度,加强专群结合、人防与技防结合的监管力量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增殖渔业,推动“生计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打鱼”向“打工”转变。

要闻

◆江苏省完成长江干流及保护区退捕任务

10 月11 日,随着太湖最后2 艘保护区渔船退出,长江干流及保护区7392 艘渔船、14887 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标志着江苏已完成长江干流及保护区退捕任务,这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决策部署,把长江禁渔打造成“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江禁捕退捕涉及全省34 个国家、省级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长江干流江苏段、通江河湖。江苏作为水网密集、河湖众多的地区,退捕渔船总量多、涉及渔民多,涉及面较广、工作难度大。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长江禁捕退捕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作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约束性任务,纳入河长制考核体系,落细落实工作责任。

在渔民安置保障上,江苏聚焦“应转尽转、应帮尽帮”“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救尽救、应助尽助”,参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对退捕渔民进行安置,出台了社会保险、失业登记、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渔民上岸等社保政策,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渔民百分之百参保登记、百分之百参保缴费、百分之百落实社保待遇。在渔民转产就业上,通过发展渔业产业、引导转产就业、落实富民创业政策、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定向招聘、提供公益岗位等措施,多渠道推进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切实消除“零就业”家庭。

为全面落实国家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部署,切实保证长江禁渔成效,确保实现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四无”和清船、清网、清江、清湖“四清”硬任务,江苏将用两年时间完成对水生生物保护区所涉湖泊其他水域全面退捕,加快“生计渔业”向“生态渔业”的转变,坚决打赢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攻坚战。

数据

◆“十三五”以来江苏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20%

“十三五”以来,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2019 年粮食总产比2014 年增加18.3 亿公斤、单产增加22.6 公斤,粮食总产连续保持稳定在350亿公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均提高1 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20%左右。

◆江苏3 年帮扶近25 万低收入农民就业脱贫

近3 年来,江苏先后帮扶24.96 万名省内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创业,确保零转移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帮助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100%参保、100%享受城乡居保待遇。

◆昆山落实对口扶贫协作资金3.12 亿元

2020 年以来,昆山已落实对口扶贫协作资金3.12 亿多元,援助项目39 个,上缴省财政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约1.3 亿元。

自2011 年对口支援新疆阿图什市以来,昆山累计实施援建项目175 个,援助资金28 亿多元。昆山注重“产业援疆”,先后投资6 亿多元援建的阿图什昆山产业园、小微企业园等项目,不断吸引企业投资、提升产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昆山援疆资金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脱贫攻坚,助推阿图什市在2019 年顺利“脱贫摘帽”。昆山还举办了“产业援疆”克州昌吉江苏行苏州专场活动,昆企AB 集团、世名科技、多威体育等分别与克州、昌吉州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目前,昆山援疆前方工作组涉及的5 大类15 个项目31 个小项目全部开工。

自2002 年昆山与沭阳首次交流互访至今,两地在园区共建、招商引资、干部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目前,昆沭产业园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50 万平方米,落户项目21 个,总投资43.3 亿元,成为投资高地。2020 年两地已合作实施四大类11 个项目。昆山支持沭阳县经济薄弱村发展资金200 万元,帮扶涟沭片区项目资金150 万元,支持昆沭产业园建设资金1000 万元。

动 态

◆扬州市持续压实粮食安全责任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近年来,扬州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耕地保护,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划定373.04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超出省定目标2.08 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0 万亩左右,总产285 万吨以上。通过系列措施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94.4 万亩,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

扬州市持续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全市农业主推品种应用覆盖率80%以上;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8.9%;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50 个。

此外,该市还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储备、供应等工作,不断增强区域粮食服务保障能力。全市年均收购粮食232.9 万吨,助农增收超1 亿元。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地方储备原粮、成品粮、油脂储备任务。全市落实粮食应急加工企业19 家、储运企业12家、粮油应急供应网点133 个。2016 年以来,全市新建设高大平仓29.6 万,目前粮食收购企业有效仓容达150 万吨,初步形成了以市粮食物流园为中心、以县级中心库为骨干,基层一线收纳库为补充的粮食仓储和物流体系。

◆灌南县积极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灌南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责任,优化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认真协调解决好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20 年,全县纳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共49 个,其中新建类项目39 个、续建类项目10 个。项目总投资221.4 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25.9 亿元。受疫情影响,1 ~9 月份完成投资56.5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4.9%,共11 个项目竣工投产。

◆无锡农业机械化五年发展蓝图敲定

无锡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近日出台,明确将用5 年时间打造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农机装备,推动农业机械化进入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新阶段。

按《实施意见》,2021 年起,无锡立足稻麦每年建设1 家“无人农机”示范农场,围绕蔬菜、茶叶等主导产业每年建立2 家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切实推动现代农业向高效、绿色、高质方向发展。为解决农机忙闲不均、难以24 小时实现监管等问题,无锡还将建设农机综合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融农机资源普查、作业管理、安全监理、社会化服务及惠农政策宣传发布于一体,实现农机化管理服务“一张网”。

无锡将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筹建集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全程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到2025 年建成28 家。到2025 年,无锡农业机械化水平要保持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7%,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林果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65%以上,保持全省领先。

◆前三季度苏州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2020 年以来,苏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农业农村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全市夏熟小麦面积65.6 万亩、实收单产335 公斤/亩(同比增6.8%),总产量同比基本持平;全市水稻面积105.5万亩,同比增加2 万亩。

生猪养殖加快走出低谷。苏州市已落实14 个现代化万头规模猪场新改扩建项目,占地1197.4亩,设计产能存栏达36 万头、年出栏达70 万头。1 ~9 月共开工建设12 个项目,其中2 个(常熟市尚牧农牧和苏太猪保种中心桃源基地)项目已投产,还有2 个项目即将投产。9 月末,苏州市生猪存栏5.41 万头,同比增加16.78%,环比增加12.01%。

休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1 ~9 月苏州市休闲农业基地数1983 家,接待游客2511 万人次,收入超过30 亿元,已达到2019 年同期水平的85%左右,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5 家,实现销售收入635.97 亿元。

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开工超预期。努力发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作用,2020 年计划投资76.5 亿元,至9 月底新增项目49个,完成投资73.4 亿元,完成率达96%。

◆连云港市“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取得新突破

2020 年以来,连云港市累计开展南北市县两级会商互访50 多场次,参与企业近200 家,形成南北共建项目213 个,其中,南通市120 个、镇江市93 个。

截至目前,全市联建项目1633 个,计划投资总额398 亿元;参与联建村居1460 个,联建率达100%,全市279 个低收入村率先实现签约全覆盖;参与联建企业1348 个,其中本地企业1151 个,外地企业197 个。

◆南通市“三会”发力助力脱贫攻坚战

为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近年来,南通市“三会”(老促会、扶贫协会、扶贫基金会)在南通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积极投身“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和助学扶贫力度,成效显著。南通市老促会荣获“全国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称号。

南通市“三会”系统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积极开展社会募集,壮大基金(资金)盘子。截至2020年9 月底,全市老区扶贫基金总规模1.7095 亿元,比2018 年末增加3800 万元。2019 年共投入扶持资金1472.65 万元,扶持贫困户3272 户6694 人;带动农户12860 户31910 人,人均增收3602.83 元。2020 年又安排产业扶贫项目123 个,投入扶持资金1138.31 万元,扶持贫困户3151 户6226 人,带动农户6411 户14344 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三会”系统先后发放助学款1699.84 万元,惠及贫困学子10188 人次。2017 年至2019 年,南通市区“润苗筑梦”活动共发放助学金252.3 万元,受助学生1000 人次。□

猜你喜欢

昆山渔民全市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