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中高段语文预习习惯”培养与研究

2020-01-03盈羽裳

人物画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中高年级培养方法

盈羽裳

摘 要: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预习习惯;培养方法

前言: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自主思考的意识,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明确学习目标

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且大多数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无法在课前给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通过简单的熟读课文、标记尚未理解的部分等,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听课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有计划、有条理的学习体系,在自主学习意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学生经过课前预习不会在课堂上感到迷茫,在此种良性循环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为开展针对性教学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们课前预习的效果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计划,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

二、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布置预习任务

传统的语文预习任务在布置时过于的注重对知识点的巩固,这导致预习活动单调、枯燥、重复内容过多,使学生失去兴趣。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仅要结合课本教材的内容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遵循开阔学生视野、巩固所学知识为原则进行预习任务的布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电视或者网络对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扩展知识点的补充。例如在讲《海上日出》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课文描写的景象画一幅自己脑海中海上日出的图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再一次进行详细的阅读,更好的理解了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新奇的纳米技术》这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未来纳米技术将会被怎么样运用,或让学生列举出现实生活中应用纳米技术的材料。这些具有实践性的預习任务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习惯安排预习任务

小学生本身容易对具有创造性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预习任务布置时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做过多的重复性内容。教师在设计预习内容时要在结合教学需要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预习内容与形式,并且预习任务设计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之后有一种成就感,获得一定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在讲《牛郎织女》这类的传说故事之前,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其他课外书籍来阅读其他的经典传说故事,待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课前几分钟的时候为同学们讲一则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传说故事,并且总结出这篇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学生在完成这一项预习任务时,不仅了解了其他经典传说的道理,还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很好的帮助。

(三)预习任务要具有层次感

教师在进行语文预习任务布置时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带有一定的学习目的性,避免出现盲目布置预习任务的情况发生。因此预习活动的层次感非常重要,所谓层次感就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预习任务的布置,通过预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再改变、完善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内容进行着重的讲解。面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基础类型的预习任务让他们完成,首先让他们学好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才能开展深度训练,而面对语文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就不能只让他们完成基础性的预习任务,而是要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一定研究的预习任务,进而帮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新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例如:教师在讲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这一课前,对还没有理解文章意思的同学,让他们对课文进行熟读并且默写文中新词,对于已经熟悉文章内容的同学,教师可以让这类学生用自己的话转述文章内容,并总结出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种具有层次感的预习任务实际可以更好的发挥语文预习任务的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预习任务的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益凡.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方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 000(004):27-28.

[2]任佰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 2020(12).

[3]刘淑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J].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10):P.122-122.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中高年级培养方法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