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地区清真寺建筑的分布
2020-01-03沙晓彤
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伊斯兰教文化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发展情况,以及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对山东地区回族人口的迁徙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结合山东地区清真寺建筑的实际分布情况,总结其分布规律,探讨其分布影响因素,总结其分布特征。
关键词:山东地区;清真寺建筑;分布特征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建筑中最为主要的建筑,既担任着穆斯林们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承担着作为穆斯林们进行伊斯兰教文化教育以及文化宣扬传承等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的功能,除此外同时还发挥着许多其他的社会功能。从伊斯兰教的关于礼拜等方面的宗教活动要求来看,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体兴建清真寺是一种必然和需要。通过对山东区域内清真寺建筑的分布情况考查可以发现,其分布有以下三种特征。
一、依人而立
清真寺建筑是具有宗教象征性的建筑。清真寺,伊斯兰教教义中最主要的信条即“五信”和“五功”,“五功”指念、拜、斋、课、朝,而最初穆斯林进行俯首叩拜的地方仅是一块干净的地方,并非成熟的清真寺建筑。直至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迁至麦地那后,为方便进行宗教活动等,建立了最古老的清真寺“库巴清真寺”,后又建立了著名的先知寺。
据现存于济南南大寺的济南府礼拜寺重修记碑文记载,该寺曾经迁寺才至今日之地,而旧在历山西南百许步的礼拜寺,在元朝乙未年(1295年)被撤迁建时已是“厥始莫详”,按此推算,伊斯兰教应在大约宋后期就已传入济南,但究其为何伊斯兰教入鲁的时间未从宋朝后期开始算起,具体缘由难以考证,大抵是因当时在山东定居的穆斯林较少,回回民族在居住格局上的显著特征是“聚寺而居”,有清真寺的地方一定有穆斯林居住,同理,有穆斯林定居的地方一定会营建清真寺以从事宗教活动。这与汉族的居住格局有明显不同,在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居住环境下,回回民族的居住格局特点尤为明显,也就很好判定和分析回回聚居区的范围,由此即可看出“人”对于清真寺建筑存在的重要性。
伊斯兰教建筑的选址往往为了便于礼拜和进行宗教活动,多建在城市中主要街道或交通便利之处。根据山东地区伊斯兰建筑的分布,在运河沿岸与黄河流域的城市中有着伊斯兰教建筑的分布。根据对山东地区佛教伊斯兰教建筑的统计可以发现半数以上的清真寺选址于都市城镇。城市作为伊斯兰教建筑选址地点,是与人的经济发展商业活动能够的开展有关的。回族人口在城市的聚集便伴随着了伊斯兰教建筑的建立。由此可以看出,依人而立,是山东区域清真寺建筑分布的前提条件。
二、沿运而立
元代大规模整修运河,开凿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等新水道,并疏浚旧河道,使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迄大都,实现了南北大贯通,不仅连接了黄河、海河、长江、淮河、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同时沟通了元朝政治中心和江南经济中心,运河沿岸成为内地回族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经过长期的迁移整合,回族沿运河形成带状分布。
元代中后期,尤其是到了明代,随着运河的开通利用,回回商人从经营海外贸易向经营国内区间贸易转型,加快了从大城市向运河沿岸的扩散,并在明清时代形成独具特色的运河回回商圈。到元末明初,回回商人开始向运河纵深处迁移,尤其是山东段、河北段分布带迅速形成。明清两代,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此时,回族商人于运河两岸的活跃达到顶峰,终于形成回族沿运河的带状分布特色。运河沿岸一些重要商埠几乎都建有清真寺,即是回族商人向沿运河一线迁徙的佐证,回族群体选择运河沿岸定居俨然是一种传统。
山东回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运河文化的广泛影响。纵观全国范围的回族分布,不难发现回族居民的聚居有这样一个特点,即纵横交错的运河两岸成为回族“大分散”居住格局下“小集中”的一个重要聚居选择。回族群体选择运河沿岸定居俨然是一种传统。隋唐时期所形成的以洛阳为中心,南通江都今扬州、余杭今杭州的通济渠和邢沟、北达琢郡今北京的永济渠和西连长安的广通渠这些大运河的主要航道的两侧码头,历来都是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伊斯兰教商人居住经营的重要商埠,且反观流经山东区域的大运河两岸的其他城市,例如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台儿庄等地,历来都是回族人从事商业活动的重要商埠。
由上述各时期回族人口的分布发展不难看出,黄河古道、运河沿岸及商旅要道成为回族人口的集中区,由于依人而立这一基本条件的促使,使得上述这些运输要道亦成为山东地区清真寺建筑分布的集中区,这也由此证明,沿运而立,是山东区域清真寺建筑选址的一大重要条件。
三、因地而立
因地而立中的“地”,含义丰富,主要包含了以下两点:地域内“看不见的”环境以及地域内“看得见的”环境,这“看不见的”环境主要指的是地区中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制约着清真寺建筑,尤其是经济因素,而“看得见的”环境则指不同的地形环境又同时影响着清真寺建筑的形制,这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互相包容。
山东区域内,鲁中南地区的地势走向以泰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发展,其中分布着许多盆地和谷地,由于溶蚀作用,形成泉群,成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话的天然供水水源,因此,这些区域从古至今土壤肥沃,人口在这里大量的聚居,形成了许多自然村落和城镇,从而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从唐代开始各代统治者又在鲁中南地区北部兴修水利,从此农业的大力发展便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伊斯兰教传入这些区域后,大量興建清真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这些地区宗教文化发展尤为兴盛,也决定了宗教建筑的聚集。除此之外,在山东区域内,各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贫富差距较为悬殊,从作者走访考察的众多清真寺建筑中来看,在经济相对较好的区域,例如济南,当地的清真寺众多,其中济南清真南大寺和济南清真北大寺最为著名,从这两座清真寺来看,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庭院空间,以后是装饰形式,都较为丰富,会给人一种大气的视觉感受,但因处内陆,整体建筑面积相较于鲁西南地区的清真寺来说要稍显集中,例如菏泽地区的西关清真寺,该清真寺是一阿拉伯风格建筑,虽整体建筑面积大,但其建筑单体造型单一,装饰简洁,庭院内部以水泥路面贯通,与同是阿拉伯风格清真寺建筑的青岛清真寺相比略显简陋。
除上述“看不见的”手对清真寺建筑有所影响外,清真寺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这只“看得见的”手对清真寺建筑的建造结构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山东区域清真寺建筑大多遵循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因此“中轴线”的使用较为普遍,故山东区域内的清真寺建筑中,大门、二门、邦克亭以及礼拜殿等均处在中轴线上,但因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清真寺建筑在建筑群内建筑单体的排列摆放上并非严苛,自由属性体现在伊斯兰教建筑群中单体建筑的排列上,因此,在许多山东区域内的清真寺建筑中可以看到的是,因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大门并非处在中轴线之上,例如临沂郯城马头清真寺,因其历史性原因,其大门朝北,位于礼拜殿的东北方向,德州的米市清真寺,因其周边建筑影响,其大门朝南,位于礼拜殿的东南方向,枣庄台儿庄清真寺,因其地形影响,其大门朝南,位于礼拜殿的东南方向。由上述不同实例证明,山东区域内的清真寺建筑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其形制及布局,受到因地制宜的影响,因此,因地而立,是山东区域清真寺建筑分布的客观需要。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依人而立是清真寺建筑分布的前提条件,也是基本原则,同时这一原则也成就了回族一典型的社区组织形式“寺坊”,也是山东省伊斯兰教的行教单位,沿运而立是其一重要条件,因地而立成为山东地区清真寺建立的客观需要。
作者简介:
沙晓彤(1996—),女,回族,山东淄博市人,学生,硕士在读,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民间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