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2020-01-03张静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线上教学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使得在疫情影响下大规模线上课顺利开展。通过对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线上教学过程的实施,从课程的学情出发,对线上直播教学策略分别从直播平台的选择、线上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如何增强线上师生互动交流、线上教学管理以及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提高了线上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保证了线上课的授课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线上教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16-0190-03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Online Teach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ake “Computer Basis” Course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30,China)

Abstract:“Internet plu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 has made large-scale online course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pidemi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ual online teaching process of “Computer Basis”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starting from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the online l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rom the selection of live broadcast platform,the detailed design of online teaching process,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online teaching problems. It improves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learning enthusiasm and learning interest,and ensure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Keywords:internet plus;online teaching;computer basis

0  引  言

信息技術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今年各高校大规模开展线上直播授课活动。在“互联网+教育”的支持下让线上授课顺利展开得以实现。学生在适应和学习使用新型授课方式的同时,也掌握到原本应该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为继续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线上教学的授课效果,本文从线上直播实际授课经验出发,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线上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情分析

当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都是以理论知识加上机实践操作两部分相结合,一半为理论课时一半为上机课时。理论课主要由授课教师详细讲解并操作演示,学生主要是负责听。实践课上更多的是学生完成老师根据理论课讲授的知识点布置的上机习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操作习题。“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并不多,实际操作也不熟练。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是教授这门课的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资源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目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得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微课主要是通过将课堂中的难点、重要知识点凝聚在一个十几分钟的短视频内,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借助移动通信设备访问微课平台在线学习。微课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学生课后的时间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是指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由教师主要的讲授改为学生课前主动的学习,重新调整课堂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交给学生。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借助互联网搜索、收集相关的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产物,也是近年来最主要的大规模在线课程模式。慕课以兴趣为导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注册账号,进入慕课学习平台,所有的学习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完成。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  线上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2.1  线上直播平台的选择

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是要选择一个良好的线上授课平台,目前线上授课平台多种多样,如雨课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直播、钉钉等平台。教师通过网络直播授课,需要与学生直接在线互动教学,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这就要求直播教学平台要具备教学活动所需的全部功能,直播平台要能够实时查看到进入直播间的学生人数及学生信息方便教师的考勤统计工作;要能支持教学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课程资料,并且方便这些课程资料的导入、正常播放和切换;还要有能够增强师生间在线互动的功能,如在线视频连线、在线发言申请、在线消息发送等并保证教学活动的通信质量;直播结束后,还需要支持录播回放满足学生课后观看回放继续巩固知识;对于“计算机基础”这种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还要有能够分享屏幕桌面方便教师实时操作演示的功能。

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01、1902两个教学班“计算机基础”线上课为例,选择QQ直播平台(如图1所示)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线上教学活动前师生通过QQ建立班级授课群,通过班级群可以直接在群内发送通知、推送每堂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料、发布作业。学生通过QQ账号登录进入班级群等待每节课前教师发布直播通知,教师直播间开启后学生直接点击进入直播间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课后通过直播回放继续巩固学习内容(如图2所示)。

2.2  线上课程设计

为了提高线上课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准确接收到课程知识。教师应引导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课程进行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如图3所示),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进行教学改进和创新。

课前发布学习任务,通过观看视频课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并增加课前作业和课前测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课前学习效果。每节线上授课前教师需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对本节课的整个课程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设计,包括微课视频、PPT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详细制作,如课堂结构的设计、课堂问题的提出、教学互动的方式、作业的布置等。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视频、甚至是在课程中设计一些跟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等等,“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把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到课程内容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

课中通过直播平台借助多媒体课件导入课堂内容并进行深入详细讲解。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提问、随机测试、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线上课持续听课的状态。将课前收集到的学生问题结合到课程内容中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通过直播平台分享屏幕的功能实时操作演示展示操作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与解掌握。

课后借助网络平台(QQ群、钉钉、微信群)将课上的教学课件、视频、操作习题素材等教学资料发送到学生端,学生整理重要课程内容知识点方便课后复习巩固。借助平台的作业发布程序高效智能的发布课堂作业,定期进行在线测试。并将课堂作业及在线测试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教师设置提交时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提交。在批阅完学生作业以及进行课堂测试后借助平台进行智能统计分析,归纳总结集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每章节教学内容结束后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答疑,解决遗留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掌握课程内容。

2.3  线上教学互动交流

线上教学学生面对的是电脑或手机等设备,学生大多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听课过程中会离开直播间去干别的事情不能坚持听课。如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线上课的一个难点,线上教学更需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01、1902两个教学班“计算机基础”线上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随机点名提问、语音或视频连线回答问题、不定时问题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线上听课的情况,开放直播平台的消息发送功能,根据课程内容随时提问,查看消息栏学生回答问题情况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动态(如图4所示)。课后增加专门的线上答疑时间,及时解决学生课上遗留的问题或课后出现的问题。在师生群里定时发布学习资源,解决课前课后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如图5所示)。

2.4  線上教学管理

为了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教师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多元化学生管理评价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成绩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是学生整个一学期听课学习的客观评价。教师应明确课程平时成绩构成,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01、1902两个教学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平时成绩为例(如表1所示)。课程平时成绩构成包括:课前学习情况(课前作业完成及课前测试);每节课的上课情况(具体包括每节课的考勤、课堂学生的参与情况;课堂问题的提出,包括回答教师提问、学生课堂表现、“计算机基础”操作部分的课堂操作展示);课后作业的完成和在线测试的成绩。利用网络平台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在每节课后实时的将评价数据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分数,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2.5  线上课问题处理

线上授课教师面对电脑讲课,学生面对电脑或手机等设备听课,师生间无法面对面直接交流。在一些突发故障出现时,如学生接收不到信息、PPT放映后学生端看不到、听不到老师声音等学生端的情况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影响上课效果。为及时掌握到学生端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空闲设备注册一个学生端的账号进入到学生班级,在直播的过程中进入到学生端直播间就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到学生端的直播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直播教学需要借助网络,网络一旦出现故障课程就会被中断。在线上课前教师需要检查网络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更新网络硬件、升级带宽,为突发的网络中断做出备选方案。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

3  结  论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线上直播平台保证了线上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完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下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结合时代的进步总结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教学改革向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官瑜,潘有顺,刘杰.基于翻转课堂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研究——以雨课堂和“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 [J].现代信息科技,2020,4(8):192-195.

[2] 曹蕊蕊,黄辉.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引发对线下教学的思考 [J].科技风,2020(18):66.

[3] 李小林.中职线上教学《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模式思考 [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7):207.

[4] 王建彬,黄璐,孙京恩,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4):107-108.

作者简介:张静(1985.08—),女,汉族,陕西汉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线上教学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