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结合

2020-01-03刘建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刘建光

【摘要】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应更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   德育工作   双结合   有效结合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要合理有效的去处理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德育工作主要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积极将心理健康工作和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双相结合,将能够起到同时解决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的效果,使得老师教学工作变得高效。对比,对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双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从而能够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重形式,轻实效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已经是目前开展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出现的校园霸凌案件是引起学校开始重视德育教育的关键。然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机制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追求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培养仅限于形式主义,虽然学校有开设心理咨询部门,但大多是形式化的存在,教师也并不注重引导学生正视心理问题,德育处也是如此,虽然新课改要求教师应深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但教师并未将其落到实处,只一味的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均未落到实处。

(二)重德育教育,轻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逐年上涨的轻少年犯罪率使得学校意识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都会深挖教材内容和学科知识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但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较为忽视,这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今社会上有很多因为学业压力或情感纠纷等放弃自我的学生,甚者可能会放弃生命,这都是源于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甚者学生在学业下滑时,家长非但不安慰鼓励,还会与其他学生对比,对学生进行打压式教育。

(三)不重视发现学生的多面性

学生本就可能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性格不尽相同,当然这也体现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中,成绩固然有好坏区分,但学生的性格本身是没有好坏区分的,有的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并无特长,但可能性格活泼开朗,或乐于助人,这也是可塑之才,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可能不善与人交流,性格腼腆,而传统观念中教师更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以成绩优秀的学生为榜样,而忽视了挖掘其他学生的优点,实际上,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也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关键。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结合

(一)在实践教学中对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工作整合

学生学习生涯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占用学生时间最多的是課堂教学时间,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结合首先应从教师入手,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将两者充分的整合,而改变以往只注重对德育思想的教育。这要求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可以将德育和心理健康融合的元素,并利用这类元素对学科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使学生在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格。

(二)将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仅依靠理论知识试图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和心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如今的学生都必须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应试压力,这使得学生并不注重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多为完成任务式的接受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将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案件或现象为例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品德,并试图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社会活动,通过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反思并感悟生活不易,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修养。

(三)需要家长的配合来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

当然,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融合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是一面镜子,刻画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对两者的融合教育应重视从家长入手。首先,家长应向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成长环境并非经济上的富裕,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充裕。其次,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引导永不言败的精神;总之,家庭教育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和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

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双结合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进行了探究,对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农光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向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5).

[2]林青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相结合[J].速读(中旬), 2019, 000(001):61.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