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社团对大课间活动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

2020-01-03邱丽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体育社团创新发展

邱丽燕

【摘要】大课间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体育组织模式,是对于传统课间操的优化和创新,也是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拓展。通过大课间活动,可以让体育锻炼效果得到切实提升,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以体育社团的形式开展大课间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的平台优势,借助教师指导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的高效整合,让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得到切实提升,让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得到切实发展,以丰富學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体育社团   大课间活动   创新发展   实践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充分发展,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了对于体育教学的关注,引入了更加完善的体育设施,营造了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体育学习基础,让学生得以开拓体育教学的全新平台——体育社团。体育社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的,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为了实现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所建立的一种体育课外学习组织。通过体育社团,可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让大课间活动得到创新和完善。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在国家阳光体育的号召下,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全新的方向,充分展现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价值和理念,为“每天一小时”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借助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以让校园体育运动得到充分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通常以多种形式呈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活动的内容丰富且具有趣味性,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得到切实提升。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之中,许多学生都成功建立了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了切实提升,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体育活动的乐趣。而以体育社团为媒介开展大课间活动,可以让学校体育项目建设得到切实强化,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让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切实提升,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基于此,需要学校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同时充分利用体育社团的模式推动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发展。

二、以体育社团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规划和管理校园体育社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教育走入了困境,多数学生都处于一个过分溺爱的生活环境之中,他们往往不思进取,不知道如何关爱别人,也不愿意回馈社会。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停滞不前,对课程改革和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学校也仍然固守着教育流水线的流程,未能提高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让学校的教育功能逐渐丧失。为此,需要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生存、如何做事为原则,展开学校教学。而体育社团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氛围,更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切实提升。需要以科学的理念展开对于体育社团的规划和管理:需要为学生简要介绍不同社团的业务和职责范围,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社团。通过校内教师、外聘教练、课本、网络及其他社员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知识,在自主和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在学生获得一定能力后,可以自行选举社团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并且积极展开对于社团的宣传,甚至可以在大课间活动时担任教练的角色,以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完善发展。

(二)充分展现社团活动的优越性

要求在社团项目设置时关注学生的体育爱好和需求,同时与学校体育竞赛的需求相结合。需要以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为原则开展社团互动,以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为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奠定基础。体育社团可以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体育社团在大课间活动中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现。

(三)完善校园体育发展方案

需要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完善自身的大课间品牌化建设,构建完善的校园体育发展方案,以推动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发展。例如,可以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体育项目,和该项目的体育社团合作,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学校优势体育项目的推广,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收获成就感,以实现对于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热情的有效激发。此外,需要学校建立独立的校园体育发展管理模式,从内容、开展形式及管理人员等多个维度展开对于校园体育活动的管理,以提升学生的力量、耐力、灵敏度和技巧为目标,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大课间活动成为体育社团和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展示窗口,借助大课间活动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体育社团,可以推动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和发展,让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得到稳定发展。由于高中生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他们常常忽略体育锻炼,限制了身体素质的提升。基于此,需要学校积极提高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关注,积极探索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全新模式,借助体育社团的形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尹化龙.创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30-131.

[2]沈云霞.立足体育课间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00 (002):P.54-54.

[3]高东亮.小学阳光体育与大课间体育活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 (13):54.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体育社团创新发展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
对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利用民间游戏让学生在大课间快乐运动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