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
2020-01-03孙美娜
摘要: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路径,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实施。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凸显不足情况,包含服务模式单一化等问题,这影响到图书馆发展进程。而与此同时,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向自身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抉择,不仅实现图书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推进图书管理向智慧化、数字化发展进程。对此,立足于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价值与方向。
关键词:图书馆;高校;图书管理;我国;信息化
引言: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职工、学生以及考研工作者,为他们教学、学习、考研提供所需的素材以及文献,以此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在社会、科技以及经济同发展视域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生成,对图书馆领域形成一定的冲击,并呈现图书管理的数据资源量化、操作率频繁的特性,这加大了图书管理难度,但也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指明方向。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进程中,针对当前图书管理实践,应将新的技术思维融入到其中,优化图书管理体制,提升图书管理服务质量,使图书馆发展满足学校教职工、学生、考研工作者对图书的阅读需要,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意识缺乏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都与时俱进,推进自身教育教学向信息化方向进程,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视域下,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实施从以往的不足态势逐渐成熟,并成为高校教育实施的一大亮点。图书馆在高校教育教学、考研工作中肩负主要职责,为高校的教职工、学生等群体提供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源信息,但由于传统的线下图书管理模式不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特别的教育信息化要求,这需要图书管理走创新发展路径,实现自身图书管理体质的革新。可以说,在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高校的图书馆走图书管理信息化是必然抉择。在此背景下,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能够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思维与理念融入奥其中,并且推进自身图书馆向信息化进程。但也存在部分高校对图书管理信息化认知不足,在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停留在形式。例如:由于缺乏对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正确认知,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大都停留在都购买几台电脑以及安装相关的图书管理软件中,不注重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这凸显图书管理信息化在图书馆发展历程中实践不高的问题。
(二)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工作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需人才的辅助与具体操作。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同理,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也一样,需人才的作用力度,进而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图书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具体实施。但从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实践来看,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图书服务以及管理模式中,对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成效不足。究其原因,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以及能力缺乏,使其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问题。
二、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实践价值
(一)提升我国图书资源的运用率
高校的图书管理向信息化进程,其在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能提升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运用效率。据数据统计,我国当前具有将近1760所高校具有图书馆,其图书馆内的图书总量达到6.7亿多册,这为高校教育有效性实施提供文献信息的支撑。但由于这些书籍存储在不同的高校中,高校受到所处的地域以及不同地区的因素影响,学习者不能全面的获取这些书籍资源,其对书籍的获取面之停留在本校的图书馆以及邻近高校的图书馆。针对此问题,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信息化模式,需要高校立足于本校图书馆的藏书模式,推进其向网络化发展进程,将所有的书籍藏品都在互联网平台中进行推广与分享,使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中就能够获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在此背景下,每一个高校的图书馆都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推进自身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与社会平台的图书馆信息系统融合,实现各个高校的图书馆藏品、书籍在网络平台中流通,增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以及服务广大。身为学习者可以在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支撑下,获取多高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满足自身阅读图书需要。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图书信息资源的运用效率,实现我国图书信息资源的分享性、开放性,促进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全面性发展。
(二)提升高校自身建设
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其具体的实践,能够提升高校自身建设,促进高校全面性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对象为师生以及考研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相关专业书籍,推进高校师生以及考研工作者进行有序的开展工作,以此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在图书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能够为高校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图书资源,满足其阅读需要,并且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同时,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获取每一名读者的信息数据,根据这些信息数据,明确读者阅读需要,根据读者实践阅读模式,推荐相关的藏品以及图书给读者,这能够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从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向主动方向进程,进而使图书馆在发展历程中不断的获取读者的满意度,达到图书馆推助高校教育有效性实施目的。
三、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实践路径
(一)转变图书管理理念
在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其具体实践,可从管理理念出发,树立新的图书管理理念,进而推进高校的图书管理向信息化发展。首先,高校重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施,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图书馆发展趋势,推进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例如:认知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推進图书馆管理、营销、销售、服务模式都向信息化进程。其次,树立图书管理信息化思维,以先进技术的运用,改变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思维,使图书管理人员立足于网络的图书馆管理、服务等工作模式,进而推进图书馆整体工作体制的转型。最后,树立服务理念,践行以人为本,明确自身工作方向以及受众面,以良好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为人的阅读提供多元化服务。例如: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根据图书的受众面,包含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群体等的不同,实现图书的分类化,并构建图书信息资源库,明确各个资源库名称,使读者能够根据自身喜欢融入到图书资源库中。同时,构建图书资源库,也便于图书信息的有效性管理,以此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成效。
(二)加强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向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图书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图书管理信息化进程不停留在表层,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进行具体的实践。首先,针对图书管理信息化模式构建的数据库,应加强数据库的设计。例如:立足于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编号、名称、出版时间等信息,将图书进行类别,以此类推,将多图书纳入到数据库中,构建庞大的图书数据库,并且推进高校与高校的图书馆之间密切合作,进而为读者提供在线图书服务。其次,构建多板块的图书管理模式。包含读者管理板块、流通管理板块、交流服务板块、图书推荐板块、权限管理板块等等,根据这些板块,构建相关的板块规定,推进图书管理板块在网络平台中运行。例如:针对权限的图书板块,以会员制为基础,通过读者购买会员,授意其阅读权限以及阅读权限的范围,以此强化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成效。
(三)重视图书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图书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重点,其能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在图书馆工作中实践。因此,高校的图书馆发展历程中,重视图书管理工作的实施。首先,重视图书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改变墨守成规的思维理念,能够以创新为导向,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其次,重视图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图书馆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进而提升高校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质量。
四、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现状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能立足于高校图书管理实践,将新的图书管理方法、服务理念融入到其中,推向图书管理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以图书管理有效性,满足高校师生阅讀需要,进而推进高校与图书馆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学以及办学质量。因此,新时代下,高校的图书馆发展历程,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从转变图书管理理念、重视图书管理人员培养、加强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三个维度,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践行,从而增强我国教育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晖.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15):72-73.
[2]鲁惠显.浅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文库,2020(11):165+167.
[3]张娜.基于LMIS的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8):54-55.
[4]郭慧.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初探[J].科技视界,2020(01):169-170.
作者简介:孙美娜(1978年7月),女,汉,北京昌平,硕士,馆员,河北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单位名称: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