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导向下南方多雨城市交通防水设施新思路探究

2020-01-03

山西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行道积水车道

夏 沛 杰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1 研究背景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一线城市,它不但是广东省的省会,更是华南地区一线城市的重要代表。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一线城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广州一年四季降水量大,出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频率较高,这样大量的降水不但给广州的城市交通带来不便,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样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暴雨积水聚集的城市中的三处地方:地铁站、下穿车道和人行道。

1.1 广州暴雨时期地铁站状况简述

2018年8月28日,广州暴雨天气已经持续多日,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都为暴雨橙色预警。暴雨导致多个地铁站积水严重,给地铁站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每当暴雨天气,广州的地铁站几乎都会雨水倒灌,导致地铁站内的乘客无法顺利走出地铁站。甚至当暴雨来的很急时,很多乘客没有心理准备,根本不知道外面已经下起了瓢泼大雨,根本不知道地铁站已经成了“河”(如图1所示)。

1.2 广州暴雨时期下穿车道状况简述

暴雨不仅让广州的地铁站产生积水,而且还会使机动车下穿车道产生严重的积水问题。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一线城市,其交通道路系统庞大且复杂,城区高架桥和下穿车道众多,各个区之间的路面高度参差不齐,当暴雨天气到来时,积水最为明显的当属广州市道路系统中的下穿车道(如图2所示)。

暴雨导致的下穿车道的积水有时可以淹没车辆,当发动机进水后,车辆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报废,暴雨使得有私家车的人们受到很大的财产损失。

1.3 广州暴雨时期人行道状况简述

暴雨不仅给广州的地铁站、下穿车道带来严重的积水问题,同样也给人行道带来严重的积水问题。当暴雨导致路面人行道积水时,人们有的卷起裤子在水里走、有的继续在积水中骑行、还有的甚至拿出了气垫船……(如图3所示)。

猛烈的暴雨能够在城区道路迅速产生很厚的积水,这对于城市的排水设施也是极大的考验。虽然广州市的排水系统相对于其他内地城市来说发展水平较高,但是还是抵挡不住大自然的力量。

2 广州城区暴雨时期因积水产生的安全事故分析

2.1 触电伤亡安全事故

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在城市的人行道经常可以见到金属的大型电箱,当暴雨使路面积水上涨并漫过电箱的高度时,路面积水和电箱有了接触,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另外,地铁站中的一些硬件设施比如安全门、铁轨、出入闸口等也会带有电流,如果暴雨产生的积水与其接触,同样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2.2 人车碰撞安全事故

车行道的积水不仅会发生溺亡事故,还会严重影响行车道路的视线,因为在暴雨天气时,人行道也会有很深的积水,有的市民会不顾安全地继续在水中行进,这会大大增加人车碰撞的事故率。

同时,因为深厚的积水使不论是车里的还是车外的人们都完全看不见路面的状况,在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汽车翻入沟壑或者行人跌入打开的下水道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3 溺水伤亡安全事故

早在2009年,重庆因为暴雨导致下穿车道迅速积水,加上交通堵塞,等到人们反应过来应当弃车逃生的时候,迅速增长的水位已经导致车门受力无法开启,最终暴雨积水使乘客溺水伤亡。在广州,虽然没有发生这样的安全事故,但是,广州的降水量之大不得不让我们对其重视。

因为广州的人口基数大,城区道路车流量大、高峰期时间长,车流长时间的停滞和雨水的迅速上涨是造成汽车被淹从而发生溺亡事故的两大主要原因。

2.4 病毒与真菌感染安全事故

城市中的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来说,每个区域都有其较为繁华的中心地段和较为落后的城中村,致使广州城区很多人行道路人流量非常大,街边的商家饭店经营时段长,号称“不夜城”的广州几乎任何时段出来都有饭店供人们吃饭。这样的情况就使得街边的饭店商铺中垃圾、杂物的滞留和城区垃圾站的工作量增加,垃圾、杂物的滞留时间和存量大大增加。

暴雨导致的人行道路面积水会将这些街边商店饭店和垃圾站滞留的垃圾等物质全部混在水里,水具有流动性,积水无形中传播了废弃物中的真菌和病毒,对人们造成无法预测的健康危害。

3 安全导向下的广州城市交通枢纽硬件设计新思路

3.1 导电物体增加绝缘保护层,避免触电事故

纵观广州暴雨时期发生的安全事故中,能够致人死亡的为暴雨积水与发电体接触产生的触电事故。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我们应当重新调整城市硬件规划思路。对于金属等易导电的物体,应当增加绝缘外层设施,避免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3.2 交通枢纽增设防洪设备,避免溺水事故

暴雨时期的触电事故属于因为雨水而产生人与发电体的间接接触,属于间接性事故。而溺水事件则不同,其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暴雨产生路面积水的上升,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水火无情,我们应当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大自然对我们的考验。在多雨城市的规划中,应当增加相关防洪设施,以便及时应对暴雨之类的恶劣天气。可以作为安全设备放置于城市的硬件设施有:充气船只、救生圈、救生衣、防毒面具等。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号召各单位、各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城市防洪硬件设备的培训,做到人人都学会,人人都会使用它们来应对暴雨天气。

3.3 街边增设垃圾分类密封设备,避免病毒细菌在水中漫延

2019年,垃圾分类制度已经成为法治的一部分。我们在严格遵守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不同地区季节、气候上的差异对于存放垃圾的不同影响。以广州为例,一年的年降水量不仅大,而且单次雨水降水量大、降水急,这些环境因素都不得不使我们更新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思路。

在垃圾的储存措施上,我们应当增强密封性,避免因强降雨或大风天气使原本分类好的垃圾又重新侵入暴雨产生的积水中去。

4 结语

雷雨暴风是广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很常见的天气。作为广州的一份子,我们平时享受着广州给我们带来的美景与便捷的同时,也要一直有着一份保护它的心,在暴雨等恶劣天气来临时,我们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同心协力,努力为广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针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天气和城市现状,制定正确的应对思路,才能够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本文主要从改变广州城市硬件设施这个角度,试图减少甚至避免暴雨积水给人们带来的出行不便和安全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市民,每个人都有保护这些新的硬件设施的义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保证新的硬件设施能够正常使用,才能真正地给人们创造福利。

猜你喜欢

人行道积水车道
基于OpenCV的直道车道线识别技术研究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跟踪导练(一)
小熊当当玩积水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斑马线前该如何礼让
大决心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
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