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赋学生表达之能*
2020-01-03芮雯
芮 雯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课程实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教学者所忽视,教师常常独自一人决定了学生表现的优劣。随着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者渐渐意识到教育要让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充分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学校追根溯源,建构“德泽”文化,完善德泽课程,培养“会学习、有担当、爱生活”的德泽人,遵循教育和人成长的规律,最终共同走向卓越。在课程实施后,学校积极探索,总结归纳,利用具有自主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点的多种评价体系在日常的教学中赋能师生。本文以学校语文课程中三种常用评价模式为例,谈谈评价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作用。
一、口语表达:在表现性评价中深度学习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口语表达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它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没有对错之分,相对应的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教师用表现性评价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口语表达的发展。表现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完成实际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包括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熟练程度、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策略以及完成任务的态度等。教师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罗列班级近期发生的事情,请学生自主调解,再由其他学生从得体性、规范性、真实性、创新性等角度去评价。学生侃侃而谈的背后是“专家的思维”。
表现性评价考查的是学生多方面表现,如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生活的经验,通过与情境对象换位思考,将外在的知识与学生建立起联系。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认识到学科的本质,进行深度学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书面表达:在评价量表中自悟自构
书面表达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习作教学中,不同文体的习作并不是以“教完一类再教另一类”这样简单叠加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展开的。教师在评价时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达成,也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论教师采用以自评、他评或多种形式综合评价,都需要让学生清晰了解到本篇习作的目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会和学生一起制作习作的星级量表,制作的过程就是认真审题和分析的过程,将题目中的要求细化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小目标,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自行对照目标进行评价,也能用目标评价别人,以评促改,自悟自构,同时星级的提升会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成就感。
量表的使用给予了学生习作的支架和工具,增强了习作评价的实效性,将评价的主体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感悟后进行重新构建,最终达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的目标。教师将作品制作成班级作品集,让学生拥有更多读者和评价者,逐步提高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在反复的“悟”和“构”的过程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走出舒适圈,持续待在学习区,思维由低阶慢慢进入高阶,超出原有简单的理解应用,走向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创造,逐渐走向卓越。
三、网络表达:在多元评价主体中走向未来
不论是班级学习群的交流探讨,还是朋友圈、微博的自我情感抒发,学生在虚拟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这样的表达通常是教师无法掌控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有责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用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与学生进行网络对话。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阅读、锻炼、90 天习惯养成等内容的小打卡,在网络上形成自己的“云上成长册”。打卡前,学校结合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提前制定好规划和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制定分级目标。多元的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点评学生的表达:从是否理性分析身边或者网络事件,是否独立表达自己的立场,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来评价学生的德行;从是否有创新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自我学习认知评价学生的智能;从是否有健康的生活、锻炼习惯,是否有爱惜身体的意识评价学生的体能;从是否能主动学习劳动技能,并有主动劳动的意识评价学生的生活能力;等等。
在多元主体评价维度下,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并在别人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能用质疑的思维看待身边的时事,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并且创造生活的美好,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学校更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定制展示的平台。
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评价中,多种评价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大部分时候,教师都将多种评价体系并行。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我们期待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心智自由的人,向着卓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