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何以生态化

2020-01-03鲁兴树

江苏教育 2020年82期
关键词:主体思维学校

鲁兴树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生态学本身的发展,“生态”越来越成为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而人是能动的存在、复杂的存在。不仅如此,学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学校管理更应借鉴生态理念、思维和方法,更应追求生态化管理。针对当前实际,笔者认为,学校管理应特别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管理目标人本化

首先,学校发展是人的发展,不是物的发展。现实中,社会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容易重视可量化、显性的一些指标。受此影响,学校如果缺乏超越意识,缺乏对教育本真的坚守,其管理就会因为追求这些外在指标而“见物不见人”。

其次,学校的发展是人作为目的的发展,不是人作为工具的发展。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往往把学生当作升学考试的工具,当作学校之间竞争的工具。在此背景下,学校管理也会把教师当作工具,当作学生升学和学校发展的工具,当作执行政令的工具,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多方面需求,忽视了教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最后,学校中人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不是单一发展。人的生命是一个生态整体,在生态意义上,人的发展是作为人的整体发展,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思维方式整体化

学校改革方式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外源性的指令性改革,自下而上的自主性的内生性改革相对较少。如此一来,学校改革呈现出割裂化、零碎化、表层化、雷同化现象,很难触及学校问题的实质和根源。

要改变这一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把学校看作相对独立的、能自主发展的生命有机体,转变行政方式,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减少对学校的控制和干预,为学校发展营造相对自主、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增强主体意识,确立整体化思维。学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各种挑战,而不是消极等待和被动应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学校还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单位,应强化顶层设计意识,担当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学校改革的职责。

制订发展规划是一个增强主体意识,谋划学校整体改革的很好抓手。常州市教育局从2003 年起就开始推进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并把发展规划起名为“主动发展规划”,意在强调主体意识和整体思维。但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规划虽然在形式上是一种整体设计,但规划设计本身必须体现系统思维,具有内在一致性。只有这样,规划才是整体意义和生态意义上的规划,才能真正发挥其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价值与作用。

三、治理主体多元化

“教育是由不同利益的掌握者所塑造和拥有的。”让不同的利益主体参与学校治理有助于汲取多元智慧,集聚治理力量。

教师是学校治理的主体力量。学校应通过价值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唤醒教师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有关制度,为发挥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提供制度保证;应积极推进学校组织变革,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搭建各种平台;应减轻教师不合理的负担,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学校治理。

学生是学校治理的重要力量。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具有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利。一方面,学校要确立儿童立场,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儿童的视角来实施管理和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治理。时下,很多学校开展班级和校园小岗位建设,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参与治理既丰富了学校治理的视角,增添学校的生命活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参与治理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家长和社会是学校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家长是学校利益的重要主体,有义务、有意愿参与学校治理。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学生重大利益问题时,家长的参与有助于避免和化解家校矛盾。此外,学校治理主体还可以是社区成员、社会人士、科研人员等。如果说,常规的行政管理容易发挥“中心”的力量,那么治理主体多元化,则有助于发挥“多”的力量和“边缘”的力量。

四、人际关系共生化

竞争和协同是进化的基本途径。学校也可以利用竞争手段和协同手段来促进学校发展。某中学曾经一度人心涣散,生源外流。新校长上任后,发现学校原先管理过于看重教师的个体能力,在任用能力强的教师的同时,忽视了调动暂时表现平庸的教师的积极性。如有的教师十年没从事过毕业班教学,有的教师长期没担任过班主任。如此一来,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教师整体活力不足。对此,新校长提出了“合作大于竞争”“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扶弱共进”等管理理念,大胆启用那些长期不被重用的教师,同时采取一系列促进团队发展的策略,如对学科组和年级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将个体的成绩与团队挂钩。三年下来,学校大有起色,成为薄弱学校迈向优质学校的典型。

因此,学校管理不应该过于利用竞争手段,而应该致力于营造一种共生关系,把学校打造成一种和谐共生体。为此,学校应积极建设合作文化,建立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的各种社群。学校不仅要促进校内合作,还应该突破校际边界,广建校际联盟,促进学校集群发展,进而优化区域教育生态。

五、发展机制持续化

一要注重传承和培植优良基因。每所学校都是从历史中走来,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这些基因又决定着学校的未来走向。因此,有意识的发现、传承和培育优良基因对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碱基序列,看不见,摸不着,要发现它,需要借助于科学手段。学校的基因也并不能一眼看出,需要通过追溯历史,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来寻找。

二要打造学习型组织。如果说学校历史基因决定学校发展方向和轨迹,那么,打造学习型组织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还是教师学习的场所。首先,要重视教师个体学习,形成个人主见。因为每个个体有主见,集体组织才会有智慧,因为“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的人们能联合起来形成有力的协作关系”。其次,要重视团队学习,营造良好的合作文化,促进知识传播与共享。学校组织还应该打破边界,“通过局外人获得补充的见识和信息”,“通过在外面四处转悠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并从外部环境中汲取变革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追求生态化管理,应该做到在发展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在思维方式上秉持整体思维;在力量依靠上注重多元共治;在发展手段上重视营造协同关系;在发展动力上建立传承文化、永续学习的进化机制。

猜你喜欢

主体思维学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论碳审计主体
思维跳跳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