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迫症的两个错误观点

2020-01-03绵竹市精神病医院

家庭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羟色胺强迫症

⊙绵竹市精神病医院 舒 杭

现在很多人会用“强迫症”来自嘲或者形容一些要求比较高、重视收纳整齐、强调个人原则的人。事实上,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基本临床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很多人对它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

常见两种认知误区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强迫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达2.6%。由此可见,这种病的发病率并不低,但人们普遍对其存在以下两种认知误区。

一是认为强迫症只有一种类型,就是反复洗手、检查门锁等。但实际上,除了这种核对强迫症,它还有6个主要类型:一是污染强迫症,患者惧怕病菌,惧怕血液传播疾病,惧怕家庭及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二是宗教强迫症,患者反复参加有关祈祷、道德及信仰的仪式,并陷入到这类行为当中;三是病症强迫症,与疑病症非常相似,患者存在侵入性的想法,认为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并陷入了恐惧这种疾病的强迫思维中;四是完美主义强迫症,患者会花费数小时反复阅读或重写文件,尽管患者已经知道没有错误,还要反复检查以确保完美;五是有关性的侵入性强迫思维,患者存在非自愿、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常认为性行为是怪异的、可怕的或是令人厌恶的。患者会进行各种仪式行为,以摆脱这种思想;六是有关伤害的侵入性强迫思维,患者担心自己可能会使用暴力伤害他人,尽管自身并没有这样的意图,而且这种事也从未发生过。这类患者的强迫行为表现为躲避所有尖锐物品,并清理掉所有可能成为武器的物品。

二是认为强迫症属于人格障碍。实则,确有一种人格障碍叫做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但它与强迫症有很大的区别。OCPD患者可能会把衣柜整理得非常整齐,把所有的东西按颜色、样式、种类排列起来;然而,这些行为并不是由非自愿、侵入性的强迫思维所致,患者对这些行为也没有恐惧心理,他们只是以这种方式排列物品或做一些类似强迫行为的事让自己感觉更舒服。而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不会让自身感受到任何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他们强迫行为的出现,是为了摆脱侵入性的强迫思维和恐惧感,而非自我意愿,即所做非所想,让患者备受煎熬。

药物+行为治疗较有效

强迫症患者经历慢性、消长变化的病程,从症状出现到临床就诊平均需10年的时间。鉴于强迫症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角色功能的疾病,及时和长期的治疗非常关键。目前,服用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和认知行为治疗(CBT)是各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

对于强迫症的生物学研究最充分的是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质,它在强迫症患者大脑中的浓度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所以,患者服用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可使5-羟色胺含量提升,疗效显著。但药物治疗不会立刻就有明显效果,一般需要10~12周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抗强迫障碍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坚持按医嘱服药。

认知行为治疗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其有两种典型的治疗策略:一是延长暴露,二是反应阻止。前者常应用于可引发痛苦的强迫观念,后者常用来阻止仪式行为。认知行为疗法理想的预期是:暴露激发出与强迫恐惧有关的情绪反应(通常是焦虑),并使这种反应习惯化,因而患者对强迫观念逐渐脱敏,与此同时,反应阻止可使患者停止强迫行为。

现有多项研究证实,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羟色胺强迫症
是不是太自恋,一测便知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人格障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