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热线

2020-01-03

家庭医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土茯苓螺旋杆菌布病

现挤奶更营养吗?

本来家里一直喝盒装的牛奶,但最近赶集的时候,发现有奶农把家里的牛、羊拉到集市上卖现挤奶。听人说现挤奶更有营养,我也想买点试试,结果去晚了竟然都没有了,十分受欢迎。请问,现挤奶真的更有营养吗?

四川 江女生

江女士:

有人以为现挤奶更新鲜、更好。事实上,现挤奶从营养上来说和经过灭菌的奶没有什么明显差异。相反的是,现挤奶往往来自城市周边散养户,这种奶源质量较差。更重要的是,现挤奶的卫生状况太差,容易污染致病菌,比如布鲁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其中,布鲁氏杆菌是畜牧养殖业常见细菌,在中国大多数省份都存在,但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它可感染猪、牛、羊、狗等多种牲畜,引起动物的“布病”。人如果接触这些动物,也可以被它感染,引起人的“布病”。在中国,以羊布病最为多见,症状也较重,患者多见于农牧民、兽医或从事牲畜屠宰、检疫的人。少数布病患者是因为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牛羊肉或牛羊奶感染。

要想防范布鲁氏杆菌感染,首先,避免直接接触来源不明的牲畜,尤其是布病高发地区。其次,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牛羊肉及制品,处理时注意生熟分开,吃的时候一定要烧熟煮透。第三,不要买现挤奶,如果一定要买,千万煮开了再喝,且接触过生奶的容器具也要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厨房里的其他用具。

万一感染了也不用太紧张,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布鲁氏杆菌潜伏期为1~3周,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容易误诊。如果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尤其是反复低烧不退,应该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可疑接触史。另外,布病的治疗周期比较长,一定要遵医嘱。根据现有的临床统计数据,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3~6个月内康复如初。虽然少数患者可能复发,但这主要出现在未按医嘱规范用药的患者身上,比如提前停药、自行减药等。

夏季怎么祛湿?

近来温度逐渐升高,偶尔还有暴雨,又湿又热的。有没有什么汤品适合这种时候祛湿呢?

广东 赵先生

赵先生: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夏季雨水多,易感受湿邪。广东人常用土茯苓祛湿,推荐一道土茯苓排骨薏仁鲫鱼汤。需要准备干土茯苓片10克(或鲜土茯苓250克)、排骨350克、薏仁30克、鲫鱼1条(约250克)、蜜枣2个、姜片2片。首先将鲫鱼洗净煎至微金黄色,排骨洗净焯水。然后将土茯苓、薏仁洗干净,浸泡15分钟待用;如果是鲜土茯苓,洗净切片即可。锅内放水,水沸后把所有用料入锅,煮开后慢火煮2小时左右即可。

土茯苓在《本草纲目》有详细记载,指其可以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可以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本草再新》言其“祛湿热,利筋骨”。而《中国药典》记载:(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肝、胃经,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市面上的土茯苓以外表红褐色,内色微红,质坚实,断面筋少粉足者为佳。若是土茯苓片,则以片薄、整齐、筋少粉足者为上。

需要注意的是,肝肾阴亏而无湿者忌用。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土茯苓。古书记载,服土茯苓期间忌饮茶,两者同服能致脱发,使用时应予注意。

红酒“挂杯”才好吗?

朋友拿了瓶红酒来,说是能“挂杯”的好酒。所谓“挂杯”,就是摇晃酒杯后,杯壁上留下的酒痕。请问,这种判断的方法是正确的吗?

湖南 毕先生

毕先生:

“挂杯”按照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长挂杯”和“短挂杯”。所谓“长挂杯”就是酒痕流的速度比较慢,而“短挂杯”就是酒痕流的速度比较快。一般来说,糖分或酒精含量较高的葡萄酒黏性较强,酒体也厚重浓稠,因而,就会形成“长挂杯”。“挂杯”是葡萄酒酒体成熟的正常表现,它既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也不会影响葡萄酒的香味和口感,更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影响葡萄酒“挂杯”最主要的因素是葡萄酒的酒精度。酒精具有很强的黏性,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要比水快,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所以,红酒的“挂杯”程度是与酒的黏性和表面张力有关,并不能直接反映出红酒品质的优劣。

且酒杯的材质也会影响红酒的“挂杯”程度。材质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挂杯”的难易也不一样。红酒杯的主要材质一般有水晶和玻璃,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水晶杯表面的凹凸要比玻璃多,用水晶杯装红酒更容易“挂杯”。

要判断红酒的品质,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品尝。红酒是经过自然发酵酿造出来的,葡萄汁含量最高;其次是由葡萄中的糖分自然发酵而成的酒精。此外,红酒还含有酒石酸、果胶、单宁酸等超过1000种物质,虽然这些物质所占的比例不高,却是酒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红酒的品质可以从香气的丰富性、口感的丰郁性和均衡性、色泽的优雅性、余韵的持续性等角度来判断,而这些因素的优劣取决于酒精、残糖、甘油、单宁等物质的平衡。因此,质优味美的红酒在于它们能呈现一种内部组织结构的平衡感。

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除吗?

体检查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除吗?

贵州 林女士

林女士:

1994年,幽门螺旋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因此,专家形成共识:如果患有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某种胃淋巴瘤,建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但是,研究也发现,有些人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很高,胃癌的发生率却并没有水涨船高;有些人群根除了幽门螺旋杆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却高了,有些人甚至更容易过敏了。

最新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只是一种生活在胃内的细菌而已。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唯一的胃病致病菌,医学界尚无定论。有专家认为,所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实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一个特例,提示人体内环境紊乱,本质上应该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个幽门螺旋杆菌穷追猛打,更不应该为了根除病菌而让体内益生菌群体生态失衡。

在临床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往往需要多种抗生素协同作战,才会有较好的效果,而滥用抗生素或不规律使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菌,导致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成功。反复多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容易加重肝肾负担,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衡,产生更多疾病。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慎重,不可盲目杀菌。

建议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恶性淋巴瘤等,有条件的可以根除;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荨麻疹、不明原因的贫血等,有时也需要根除。假如根除效果不好,建议完善胃镜检查,内镜下取组织黏膜做细菌培养,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选择合适抗生素,再进行敏感抗生素组方的规范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源主要是“病从口入”。因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口口相传”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吃饭碗筷要消毒,尤其是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共同进食的时候,做到餐具分开;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主动与他人分餐;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推广全民公筷行动。

猜你喜欢

土茯苓螺旋杆菌布病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土茯苓叶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布病防控知识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