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安全视角下的泸州古城选址研究

2020-01-03曹雅倩邓幼萍

山西建筑 2020年1期
关键词:沱江泸州长江

曹雅倩 邓幼萍

(1.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1; 2.四川谱城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城市选址包括城市的地址、城市与周围环境的位置等问题,它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1]。古人在城市选址上一直遵从着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应用自然的选址观念,在缺乏对抗自然的能力,在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为的军事动乱下,为保障城市的安全,城址往往会形成动态的变迁过程,城市迁治的过程通过保障城市的军事安全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实现了城市选址的安全。

在研究泸州城选址的过程中,受到复杂历史环境的制约,通过对泸州城市迁徙历程的阐述,提炼“管驿嘴”“茜草坝”“神臂城”三座城址对城市的防洪与防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适应出发,总结出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下,泸州古城选址如何实现城市安全。

1 泸城营建历程

泸州古称江阳,地处四川南部,以坐落长江北岸而得名,其治所位于沱江、长江交汇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会也”[2]。自公元前135年设江阳郡之始,奠定了今泸州市域的基础,即沱江与长江交汇的管驿嘴(也称犀牛寨)。

泸州自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又历三国、两晋废置无常,直至宋代,泸州成为“西南会要”[3]。泸州成为“汉夷门户”,管驿嘴(今泸州城区)一直是泸州治所。直至公元1236年,蒙古军队从陕西方向攻入四川,南宋溃军流民涌入泸州,社会秩序混乱,不慎失火,“比屋延燎,倏为焦土”,泸州城才于端平三年(1236年),临时搬到大江南岸的茜草坝,旋即返治原地,后来耗资10.5万缗,才勉强恢复起来。

南宋淳祐三年(1243),余玠为设险守蜀,在长江沿线建立起了“山城防御体系”[4],推进各地筑城迁治,泸州迁往今合江县境内的神臂山山上(民间称为“老泸州”),坚持抗战35年。

元统治者攻占神臂城后,为报复泸州民众,改州为县,降格行政级别,弱化地区经济,政治影响力,加强对汉民族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泸州原址所在的茜草坝成为元代泸州治所(BC1283年—1368年,长达85年),直至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王朝平定四川以后,才从长江南岸迁回长、沱两江汇口处(今泸州城区),此后,泸州的治地一直设在江阳旧治处(即今泸州市区)历经六百年,直到现在(见图1)。

2 选址分析

2.1 管驿嘴

泸州城建城初期坐落在长江与沱江交的半岛——管驿嘴之上,山、水、城紧密相依,其平面形状受地形影响,沿江的北面、东面比较狭长,东北角伸出较多,城市轮廓不规则;其立体空间轮廓受城西有宝山为靠山加持,成为泸州城的陆地屏障,位于城南、城东、城北的澄溪、岷江、沱江同时也形成了泸州城的水陆屏障,管驿嘴距离江面高差有20 m,管驿嘴高险的地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洪的功能,维护了城市的安全,其次管驿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体向东南倾斜,利用自然的地势条件保障了城市的排水沟渠的设置,实现了城市的防洪需求。

在建城初期,泸州城的建设尚未修筑城墙,完全凭借立于“广川之上,因天才就地利”的环境优势弥补了建造技术的水平,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维护了汉王朝的疆土的完整性。

2.2 神臂城

宋元战争中,神臂城由于地理位置绝佳,在抗击元朝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了其依靠江险充分发挥水军优势,与长江沿线的叙州、重庆、夔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山城防务体系”,兵部侍郎余玠将泸州州治迁移至此,并以此为垒,建立了以重庆为一道防锁线的川西屏障,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阻击阵地。

神臂山由于形如神臂横卧在长江之上而得名,神臂山的北、西、南三面皆被汹涌湍急的长江包围,江岸皆是大大小小的暗礁和险滩[5]。神臂山四壁陡立,高达数十米,除了东接陆地,山岭相连,有山路可通,其余南、西、北三面均为江水环绕。绕江的三面,江岸陡峭、怪石嶙峋。西北悬崖矗立,犹如笔削,无路可援;山南绝壁险峻,易守难攻;东面则层峦叠嶂,山岭起伏,实现了依靠山险,足以长期扼守;凭借江险,可以充分发挥宋军水上优势,阻击蒙古骑兵;一江水运,能够和长江沿线的叙州、重庆、夔门联系起来,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阻击阵地,维护了城市的安全。

2.3 茜草坝

由于泸州与重庆在军事上的联系是如此密切,所以,元王朝在平定四川以后,就下令撤消南宋王朝设在泸州的“潼川府路”,把泸州降格,划归重庆府路管辖,弱化地区经济,政治影响力,加强对汉民族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大江南岸的茜草坝成为元代泸州州治所在地(BC1283年—1368年),长达85年。

泸州市江阳区茜草镇,辖原沙湾乡和茜草厂区办事处所属行政区域,位于泸州长江南岸,与管驿嘴隔江而望,全镇幅员面积为26.03 km2,三面环长江,地形呈半岛状。总体地形走向南高北低,多属浅丘和平坝地,茜草坝尽管后有方山为依靠,然而长江阻碍了其与中原王朝的链接,茜草坝虽然有着宽阔而平坦的地势,在地形地势上并不占据军事优势,同时地势低平备受到洪水的威胁,长江南岸则受到“泸夷”的威胁。

3 城市安全视角下的古城选址研究

3.1 军事安全

泸州以扼控长江,介于长江上游三大城市宜宾、重庆之间的地理区位环境,独具北控长江,南御泸夷的战略地位,从宏观区位环境,其选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防御功能。

3.1.1长江防锁线的形成

限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陕西方向翻越秦岭向四川进攻的困难性,四川战略防御的重点,历来都放在抗击可能来自长江下游方向的进攻;与此同时,泸州又是四川通去滇黔的咽喉孔道。

地处沱江与长江交界处的管驿嘴在战略地位上,能够与下游的叙州、重庆、夔门形成长江防锁线,上游有宜宾相加持,从而形成西川的进攻屏障,三次迁治,泸州的选址始终以长江作为依据,管驿嘴、神臂城和茜草坝三地始终呈现出与长江沿岸的城市形成交互沟通的选址特点,以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一方面长江成为维护城市安全的天堑,另一方面将长江作为与军事沟通的防御链,起到了镇锁边关,维护汉庭安全的作用。

3.1.2天然的防御功能

泸州作为汉庭门户,与泸夷自汉起冲突不断,在建城之初对于城池的军事防御就有着较高的要求。其选址遵从“国必依山川”的原则,三座城池均坐落在长江沿线上,呈半岛的形状,三面都有长江环绕,一面由山体作为险阻,且选址都位于凸岸,还占据了地势高亢,利于防守,也利于在军事上控制全局的优势,形成天然的防御体系,弥补了筑城技术的不发达(管驿嘴直至宋代才修筑城墙),实现了城市的安全防御能力,独具地理条件的优势。

3.2 人居环境

沱江从山地来,水势较汹涌,与城南从宝山而下的澄溪,以及从成都平原来、水势较为和缓的长江在州城东北部汇合,位于大川大河边的泸州市水源丰沛,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同时提供了农耕浇灌的有力条件。

与此同时,泸州城南、城东、城北的澄溪、长江、沱江在择址之初形成天然屏障的同时,也导致每逢雨季,常有水患。为避洪水,择高而居是古人为避洪涝灾害在生存实践中总结出的生存之道[6],三地中管驿嘴与神臂城均地势高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洪的功能,维护了城市的安全,其次管驿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体向东南倾斜,利用自然的地势条件保障了城市的排水沟渠的设置,实现了“用水足”和“沟防省”的辩证统一。

4 结语

城市安全是古代城市择址的首要建城基调,泸州古城在复杂的区位环境影响下显现出的城址迁移的择城的选址依据,充分印证了择高而居、金城环抱等顺应自然,应用自然的古代城市择址的法则,以实现军事上的安全以及人居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泸州选址始终依长江为靠,通过区域环境下汉庭城市的联系以维护城市的安全,同时长江险阻也造成了泸州城水患威胁,地势高险发展受限的影响,城市的军事安全与人居的可持续性发展充满挑战,城市安全在城市选址的过程中对城市的发展存在着妥协性。

猜你喜欢

沱江泸州长江
泸州老窖
王纬华
龙龙草的诗
长江之头
泸州油纸伞
星河映沱江 烟雨落凤凰
邢兴怀 泸州老窖香水背后的男人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我爱家乡的沱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