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研究

2020-01-02史丹丹朱莉华杨永春

安徽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物资源藏药青海省

文/史丹丹 朱 煜 朱莉华 田 凤 杨永春 王 林

(1.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2017 年,“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青海省第二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此背景下,加快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是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下一阶段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已初显成效,但仍与成熟的创新产业形态存在一定差距,集中体现在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引领不足、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等,制约着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加速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转型升级,有针对性地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问题,明确重点任务与支撑政策,充分发挥集群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具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其特有的生物资源和中藏药材,为青海省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早在20 世纪60 年代,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已经由手工作坊逐步转变为工业化生产[1]。改革开放后,随着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的设立,相关企业迅速集聚。目前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以国家级高新区为载体,初步建立起由政府主导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有效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2—2010 年的产业集群萌芽阶段。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全面贯彻和落实,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生物制品、中藏药等企业逐步开启工业化时代,其数量、规模、产量和产值等增速迅猛。2002 年,青海省建立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其功能配套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了省内外优秀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的入驻。在简单空间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园区内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延长产业价值链,骨干企业已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初显,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第二阶段是2011—2017 年的快速成长阶段。随着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工程的全面实施,2010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把握国家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园区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吸引和培育科技型企业,新剂型、新产品不断被研究与开发,大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生产体系日益健全,以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为主导的产业新格局在青海省内逐步形成。随着以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材种植、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主的产业链趋于稳定,园区快速成长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全国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第三阶段是2017 年至今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阶段。随着“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开始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该阶段,集群围绕价值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创新链整合产业链,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充分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比较优势,促进集群内的创新主体进行紧密的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动创新主体集聚到价值链高端。

目前,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拥有规上企业41 家,占高新区内规上企业总数的70%;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 家、科技型企业32 家;拥有国家驰名商标8 个、单品销售过亿元的产品4 种;降糖新药“梓醇片”获得国家中药一类新药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建成藏药新药开发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研发出“安儿宁颗粒”“如意珍宝丸”等十余种藏药新产品。截至2017 年底,集群实现产值124.8 亿元,其中23 家企业工业产值过亿元,已成为青海省规模最大的以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保健品生产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

二、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的重点任务

1.统筹规划创新型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以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坚持产业定位、产业规划、产业集群和产业政策“四位一体”的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依托特色生物资源深加工、生物制药、中藏药材培育与开发为优势产业,科学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确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增强产业集群发展的集聚效应。同时,优化开发区管理运行机制,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权限,鼓励园区在产业链配套、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以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3]。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原则,整合、优化、提升现有开发区,做好不同发展规划的衔接,对园区合理定位,完善园区内道路、通讯、水、电、气、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优化企业间的生产协作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服务机构建设,实现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跃升。

2.以重点项目引领集群关键技术突破

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明确直接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生物及中藏药原料、共性技术、最佳配比、优良工艺以及节能减排等主要环节,注重集成创新和应用,利用重点项目将科技资源精准投放于制约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技术瓶颈环节。围绕“(繁)育种—栽培—种植(养殖)—加工—提取”产业链,重点推进高原特色生物种质资源的抚育、保护和开发利用,突破特色生物资源及中藏药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建设特色生物及中藏药种质资源库,加强枸杞、沙棘、白刺、冬虫夏草、大黄、红景天、藏茵陈、藏麻等优势特色生物资源抚育和保护,开发道地中藏药材GAP 规范化种植技术,构建高原特色生物及中藏药资源安全保障和开发利用技术标准体系[3];开展高原动植物高效活性物质提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实现生物资源的规模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展中藏药等民族医药深度研究,开发一批新产品、新剂型,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构建生物制造与中藏药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动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推动特色生物及中藏药产品的市场化研究[3]。

3.以协同创新网络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按照“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为配套、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核心思想,继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及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重点培育创新能力突出、辐射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中吸引与带动中小企业集聚的能力。按照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扶持与龙头企业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以资金与项目引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化经营,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培育形成产业生态圈,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新的龙头企业,增强集群竞争优势。通过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相关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将高校与科研院所融入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协同效应增强集群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4.实现集群创新成果与市场有效对接

针对青藏高原特色产品与服务,建设集群专业化市场,拓展集群展会经济,提升青洽会等各种展会规格,培育具有产业集群特色的展会品牌。组建中藏药、食品(保健品)销售联合体,畅通营销渠道,调动企业开拓市场的积极性,鼓励开展企业品牌宣传和发展产业旅游,扩大市场覆盖率,提高集群企业经济效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扩大招商引资,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在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开发领域的开放合作,推动省内外产业集聚,带动创新成果的转化,缓解技术产业“两层皮”的现状,全力将青海打造成“中藏药中心”。

5.持续激发集群转型升级的基础动力

针对青海省人才支撑数量不足,高层次专家、尖端人才、科技带头人短缺,高级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智力要素的支撑。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构建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4],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资金保障。加大知识产权管理力度,开展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专利态势分析和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保障知识成果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内部的分享与流动,为产业科学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6.提升集群创新链中资源的转化效率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集群中搭建生物产品和药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降低创新成本。健全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市场关联。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为集群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品牌推介、法律事务等服务;推进创业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信息引导机制。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成为集群企业协同创新、信息交流、互助合作、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4],加强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专业指导和服务。鼓励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设创业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创业效率。

三、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保障,科学编制集群规划

要实现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重点是在充分把握国家和青海省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产业优势制定一个科学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同质竞争。政府应成立专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统筹生物领域技术与产业发展,实现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量的发展与质的提升有机结合。鼓励将行政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延伸到高新区,提升其服务产业集群的功能。加强产业文化建设,推动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4]。形成省、市、园区联动、分级负责、合力推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工作机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做好产业链延伸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作。鼓励支持诺木洪工业园、柴达木生物科技园及省内各中藏药基地与集群内上下游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园区间、地区间的联动效应。

2.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集群发展新动力

发挥科技创新在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5],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加快生物领域重大成果的转移转化,提升集群内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推动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健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通过科技创新与成果快速转化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新动力。

3.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与文化环境

健全集群创新政策和法规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6],提高集群企业运用及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一步放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加强企业协作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等产业文化建设,推进法律法规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园区人员科学素养。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交流,加快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促进产业融合。

4.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提高集群资源配置效率

结合生物制品及中藏药产业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产出高的特点,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地方财政投入积极性,发挥企业投入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领域,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为契机,设立青海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对集群内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高原特色农作物高效生产及综合利用、藏医药产业链创新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实行资金定向扶持。同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条件,优化创业投资和融资信贷结构,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5.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加快集群专业人才队伍培育

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人才激励政策,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把培育、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确立人才兴业观念,加快打造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层次合理配置的人才队伍。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试验基地,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水平。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技术学校培养研究型人才和生产技术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聘任、兼任、买断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尊重人才,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扩大政府津贴范围,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6.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营造集群发展良好环境

探索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新机制,实现产学研充分对接,进而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高校联合龙头企业开展课程体系的合作建设,充实和完善已有课程,培养针对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加大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力度,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性,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在青海省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多个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产业重大创新项目的实施。同时,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内部合作创新。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加强战略合作,通过强强联手的发展模式,攻克重大技术难题,推动产业技术跃迁。

猜你喜欢

生物资源藏药青海省
印度生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程序分析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环境生物资源与应用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地理标志制度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