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钢2 号高炉低烧结配比生产研究

2020-01-02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球团矿炉况炉料

□ 张 锋

安钢2号高炉(2 800m3)于2016年11月大修开炉复产。2017—2018年大部分时间高炉炉况顺行,产量和各项经济指标维持在较好水平,同时在取暖季环保管控期间炉况出现不同幅度的波动,产量和指标受到较大影响。2号高炉正常生产期间主要使用炉料结构为75%烧结矿、10%球团矿、15%块矿,炉料基本稳定顺行。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按照污染天气安阳市环保管控方案的要求,安钢3台烧结机至少限制50%产能,严重情况下要求2台烧结机停产。公司烧结矿供应严重不足,高炉不得不面临烧结比例大幅降低的生产条件。为避免大幅降低烧结配比、炉料结构大变造成炉况大幅度波动,2号高炉在2019年进行低烧结配比使用研究攻关,总结低烧结比例生产对高炉的影响,摸索合理的操作模式,使高炉保持低烧结配比条件下的长时间稳定生产,为公司特殊时期平衡烧结矿、实现高炉稳定顺行、创造经济效益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低比例烧结矿使用安排

在环保管控烧结机控产期间,2高炉分阶段降低烧结配比,改变炉料结构,研究炉料的综合冶金性能,主要观察高炉煤气流分布、运行参数、压量关系、操作炉型、燃料比和炉前出铁和铁水质量控制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调整装料制度、送风参数、矿批等,总结掌握合理匹配的操作模式,实现高炉稳定顺行。

二、操作参数运行变化

从基本性能来看,与烧结矿相比,球团矿具有品位高、粒度均匀、还原性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球团矿易滚动,随着球团矿比例的不断增加,滚动影响越来越明显,影响高炉布料形状、煤气流的稳定性;二是球团矿受热易发生膨胀,影响高炉下料的均匀性,特别是碱金属对球团矿的灾难性膨胀影响,严重影响高炉炉况的稳定;三是球团矿的软化温度较低,造成高炉软融带变厚、上移,严重影响高炉料柱的透气性。

2019年,随着环保管控烧结矿供应变化,总体上看烧结配比不断降低(见图1),在烧结矿供应不足时,分阶段降低烧结矿配比(见表1)。

图1 2019年烧结配比使用情况

表1 高炉分阶段降低烧结配比情况

排除计划休风影响,运行参数变化分析如下:

风量与透气性指数变化见图2。2019年6月18日烧结配比减少后,透气性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风量有小幅度的萎缩,可以看出降低烧结矿配比后,高炉压差升高,透气性恶化,气流不稳定,高炉风量受到一定影响,主要原因是高炉软熔带增厚,整体上移。

图2 高炉风量和透气性指数变化

煤气利用率与热负荷变化见图3。2019年6月18日烧结配比降至66%后,热负荷开始有小幅度上升;2019年8月24日降至62%左右,热负荷继续上升。主要是受烧结配比降低、球团比例升高,以及球团膨胀和滚动对料柱和布料的影响,中心气流受阻,边缘气流不稳,炉墙波动增加。煤气利用率有小幅下降,基本稳定。

图3 高炉煤气利用率和热负荷变化

日产与燃料消耗变化趋势见图4。降低烧结配比后,出现压差升高、风量萎缩、煤气流稳定性下降,高炉降低焦炭负荷应对,煤气利用下降,整体上产量有所下降,焦比上升,燃料比上升。

图4 高炉日产量与燃料消耗变化情况

三、高炉操作调整

1.加强原燃料管理

通过试验研究,对烧结矿配矿进行相应调整,提高烧结矿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将炉渣镁铝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加强原燃料质量管控,尽量减少因原燃料质量波动造成炉况波动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现场取样复检。跟踪焦炭、烧结矿每次变料情况,及时查询质量变化,保证成分质量稳定。加强槽下上料管理,在保证供料的前提下,调整筛分速度,提高筛分效果。每班监控原燃料仓位,避免低仓位;做好对料工作,关注炉顶称量值的变化,保证上料的准确性。

2.操作调整

调整布料顺序:主要考虑球团矿滚动的影响,出料过程中把球团仓出料顺序排在中间位置,减少球团滚动对布料料面的影响,从而减轻对高炉煤气分布的影响。

球团矿的受热膨胀和其软化区间变宽、软熔带变厚上移,造成高炉料柱的透气性恶化。尤其是2号高炉用烧结矿配加大量的除尘灰,烧结中的碱金属含量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值。碱金属会造成球团矿的灾难性膨胀,恶化料柱透气性。高炉调整以疏松中心煤气流、改善料柱透气能力为主。操作上通过对布料矩阵角度和档位的调整,实现高炉炉况稳定顺行。

2019年6月18日高炉降低烧结配比73%~66%,球团比例提升12%~20%,对高炉不利影响显现,压差逐渐升高,透气性恶化,高炉退负荷从5.0逐步退至4.40,疏松整个料柱透气性。2019年6月22日矩阵调整焦炭外档由3.5圈改为3圈、焦炭中心由4.5圈改为5圈(见表2),发展中心煤气流。调整保证了高炉全风量作业,使高炉煤气流保持稳定,消除了塌滑料,实现了高炉的稳定顺行。

2019年8月24日高炉烧结矿配比降至62%,球团配比提高至25%;2019年10月2日球团提高至27%;2019年10月11日球团配比提高至30%。球团矿膨胀裂化、球团矿滚动对布料的影响加剧等原因,导致高炉边缘和中心温度同时下降;同时烧结矿碱金属含量高对球团矿的破坏,导致球团矿异常膨胀,高炉透气性严重变差。高炉压差升高,煤气流不稳定,炉墙开始不稳,热负荷开始频繁波动。高炉调整: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视情况疏导中心气流,矿石6档2环改为1环,矿石外档由1圈矿改为3圈(见表2),控制边缘,抑制炉墙波动。

表2 高炉各阶段调整主要使用矩阵

在各阶段低烧结配比使用实践中,通过调整,整体炉况向好,保持了煤气流稳定,高炉稳定顺行,实现了低烧结配比长时间维持稳定的目的。在2019年10月的生产中,2号高炉日产量均能完成厂部下达的计划产量,高炉保持稳定顺行。高炉主要参数与指标见表3。

表3 2019年10月1日—15日高炉主要参数和指标

四、总结

球团矿和烧结矿理化性能差异较大,使用低烧结高球团,高炉炉料软化区间变宽、软熔带变厚,操作炉型变化,炉墙波动变大,边缘热负荷增加。球团矿自身的软化膨胀、烧结带入的碱金属造成的球团灾难性膨胀,均会严重影响高炉料柱的透气性。

球团矿的滚动性造成布料形状不稳定,向中心和边缘的滚动影响高炉煤气流的分布,影响高炉顺行。通过采取调整放料顺行,将球团矿布排在矿带中间减少其滚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滚动对高炉炉况的影响。

低烧结配比的使用中,焦炭负荷比较低,燃料比较高。与2018年正常生产对比,燃料比升高50kg/t,生铁成本明显上升。下一步还需要通过总结高炉各项参数变化,持续调整以提高高炉整体的透气性,进一步优化煤气利用,降低高炉燃料消耗。

各阶段高炉实践证明,在烧结比例不断下降,球团矿比例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高炉炉况变化逐步恶化,主要体现压差高、透气性差、热负荷升高等特征,通过操作矩阵和焦炭负荷的调整,实现了烧结配比62%的长时间稳定生产。

低烧结配比使用实践,为安钢特殊时期平衡烧结矿、实现高炉稳定顺行、创造经济效益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低烧结配比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操作参考。○

猜你喜欢

球团矿炉况炉料
高炉风口灌渣炉况快速恢复实践
红钢3#高炉降料面检修炉况恢复实践
球团矿焙烧过程温度智能化控制技术
酒钢高炉炉料结构优化系统设计及应用
红钢3#高炉全部风口灌渣快速恢复炉况实践
不同含量SiO2 对邯郸球团质量的影响
球团矿矿相结构特征及其对冶金性能的影响
高生矿比炉料结构生产实践
经济炉料结构条件下提高煤比对攀钢4#高炉的影响研究
基于高温交互作用的炉料优化技术在宣钢的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