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骨折术后愈合、功能恢复及满意度影响分析
2020-01-02曹婷
曹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骨折是骨结构的连续性出现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临床多以单一部位骨折为主,少数患者会出现多个部位骨折,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需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目前,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表明,给予骨折手术患者康复训练护理,不仅可以提高骨折愈合效果,还可促使功能尽快康复,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2]。本文针对康复训练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满意度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8 月 -2018 年 11 月收治的88 例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 例):女17例,男 27 例,年龄 18~70 岁,平均(44.28±10.41)岁;其中股骨骨折13 例,四肢股骨10 例,锁骨骨折7 例,肋骨骨折8 例,桡骨骨折4 例,其他骨折2 例。观察组(44 例):女 16 例,男 28 例,年龄 17~72 岁,平均(44.55±11.01)岁;其中股骨骨折 13 例,四肢骨折11 例,锁骨骨折7 例,肋骨骨折8 例,桡骨骨折3 例,其他骨折2 例。对两组一般资料(年龄、体重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康复训练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病情管理、对症常规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
⑴心理指导:突然骨折,患者会出现行动障碍,易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等。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积极给予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健康心态配合治疗。在治疗中,多鼓励、安慰患者,使其能尽快进入角色,同时解答患者疑问,对其情绪的安抚起到关键作用;⑵饮食指导:在沟通中,了解患者饮食喜好,为其制定科学的食谱,多以补钙为主,要求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⑶康复训练指导:骨折后,患者需进行针对性的制动。而早期康复训练,对提高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首先采取激励方式,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一个康复训练目标,使患者有目标的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训练依从性;同时可为患者讲解同等病情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信心。因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与活动能力,指导其在不影响骨折移位的前提下,尽早开展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项活动,以此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防止关节僵硬。目前,临床将康复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骨折术后1~2 周,虽整复但其不稳定,且偶有成角畸形的残余,此时,骨折易并发软组织损伤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故在训练中,通过放松肌肉、不造成断端再移位情况下,开展上下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回流与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同时增强舒张、收缩压力效应,稳定断端,逐步整复残余畸形。如桡骨骨折,固定后,可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屈伸训练,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与肩关节屈伸、旋转等。骨折术后2~3 周,肢体疼痛减轻,软组织基本修复,形成骨痂,此时可强化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其他关节加大主动运动,由单一至多关节协同锻炼。第二阶段,骨折已处于愈合标准时,外固定牵引拆除后,存在肢体水肿、关节粘连等现象,此时,鼓励患者强化功能训练,配合中药外洗、推拿等方法,促进肌肉力量与关节活动快速恢复,同时可配合物理疗法,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本组于术后第2 天开始进行肌肉训练,如踝泵、股四头肌的收缩训练[3],每次 10 s,30 次 / 组,3~4 组 /d;术后2~3 周指导关节伸展训练,训练速度应均匀;术后4~6 周适量加强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⑷生活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使其身心均处于舒适状态。定时帮助患者按摩、翻身,鼓励患者多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根据康复程度制定科学的功能训练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1.3 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措施对骨折愈合效果(4 周后)、功能恢复(4 周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骨折愈合效果评价: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较好为显效;症状及机体功能改善明显,X 线显示骨折有所愈合为有效;症状、机体功能、X 线线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4]。显效、有效比例之和为愈合效果。
功能恢复:对患者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别用 Augl-Meyer 量表、Barthel 量表评价[5],每项总分均100 分,分数越高功能恢复越好。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表评定,总分100 分,分三个等级,即>90 分(非常满意)、70~90 分(满意)、<70 分(不满意)。非常满意与满意比例之和为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做 t 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愈合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 34 例,有效 9 例,无效 1 例,骨折愈合效果 97.73%(43/44);对照组:显效 25 例,有效12 例,无效 7 例,骨折愈合效果 84.09%(37/44)。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4.950,P=0.026。
2.2 功能恢复比较
Augl-Meyery 评分、Barthel 评分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表 1)。
表1 两组功能恢复比较(±s)
表1 两组功能恢复比较(±s)
?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30 例,满意13 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7.72%(43/44);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11 例,不满意8 例,护理满意度81.82%(36/4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065,P=0.014。
3 讨论
骨折属于临床多发病,是由病理、外伤因素所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骨折患者肢体疼痛、术后需要长时间制动,使得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寻找合理的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在骨折患者护理中,常规护理已不能满足其需求,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康复训练护理模式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促使肢体尽快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骨折患者来讲,主动与患者交流,发现异常情绪及时给予疏解,提高治疗信心,提高肢体功能训练依从性;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极大地提高骨折愈合率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5]。
综上所述,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满意度,给予患者康复训练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