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比较分析

2020-01-02冯厚海倪国骅卫阔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断指远端分型

冯厚海,倪国骅,卫阔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 医院焦作院区 骨一科,河南 焦作 454000)

重建末节血液循环是提高末节手指离断伤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1]。由于末节离断伤手指血管直径小,常规吻合困难,术后吻合血管血栓形成几率大,持续痉挛致血流不畅继发血栓等,都会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所以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再植适应证显得至关重要[2]。目前,对于末节手指离断伤分型方法主要为Yamano 分型和Tamai 分型。本研究对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末节断指再植9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比较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6 例(100 指)末节断指患者,其中男50例,女 46 例;年龄 18~65 岁,平均(39.8±7.2)岁。损伤病因:电锯伤32 例,刀切割伤23 例,挤压伤24例,绳索绞伤17 例。病程1~2 周,末节断指缺血时间30 min~17 h。根据断指Yamano 分型:YamanoⅠ型16 指,离断位置为指动脉弓远端;YamanoⅡ型25指,离断位置为指动脉弓至远指间关节;YamanoⅢ型59 指,离断位置为远指间关节至中节指骨远1/3处。根据断指 Tamai 分型,TamaiⅠ型 46 指,TamaiⅡ型54 指。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首先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对离断指体创面进行清洗,油污污染较重的创面,用无菌肥皂水刷洗,去除挫伤较重的坏死软组织及异物,将离断指体浸泡在0.2%的新吉尔灭消毒液中15 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冲洗干净。麻醉方式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伤肢平放于手术台上,首先在显微镜下再次对离断手指远近断面进行彻底清创,找到并标记可供吻接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神经。然后酌情对断端骨质进行短缩,复位骨折,采用交叉克氏针或贯穿克氏针固定离断指骨。在显微镜下找到标记的静脉、动脉、神经,依次端端吻接,仔细检查后关闭伤口,无菌纱布松紧适度包扎断指,并且暴露断指远端,便于观察患指的血液循环。术后给予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抗痉挛、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局部烤灯照射,保持手指温度25℃左右,术后2 周拆线。术后1 周再植指体红润、温暖,判定为指体成活。术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YamanoⅠ型断指16 指,成活14 指,再植成活率为 87.5%;YamanoⅡ型断指 25 指,成活 23 指,再植成活率为92.0%;YamanoⅢ型断指59 指,成活57指,再植成活率为94.9%。不同Yamano 分型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TamaiⅠ型断指46 指,成活29 指,再植成活率为63.0%;TamaiⅡ型断指 54 指,成活 39 指,再植成活率为72.2%。不同Tamai 分型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种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指,%)

典型病例:患者 男,26 岁,切割致伤,TamaiⅠ型/YamanoⅠ型,术前患者断指残端呈完全离断状,血管暴露,再植术后,断端吻合良好,术后20 d,指体红润、温暖,断指成活(图1-3)。

图1 术前

图2 术后

图3 术后20 d

3 讨论

在手功能中末节手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末节手指离断伤多发于青壮年群体[3]。该群体患者对完整手功能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末节手指离断伤再植恢复其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Tamai 分型是临床上常用的远端指骨截指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两个解剖区域,而Yamano 分型区域更加精细[5]。

本研究选取96 例100 指病例,分别进行Yamano 分型与Tamai 分型,术后比较两种分型方式患指的再植成活率。结果显示,不同Yamano 分型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manoⅠ型、YamanoⅡ型断指再植成活率分别为87.5%、92.0%,而YamanoⅢ型断指成活率为94.9%,表明断指损伤的严重程度也是影响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可能由于试验样本量较少的原因,试验结果显示,不同Tamai 分型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maiⅡ型断指再植成活率较高,研究结果也显示出不同分型方式对再植成活率存在差异。

在断指再植手术过程中,寻找可供吻合的血管,重建末节断指的血液循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6]。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下手术方式重建血运:⑴动脉静脉化;⑵显微镜下常规吻合静脉与动脉;⑶仅吻合动脉血管[7]。吻合血管时,首选动脉血管吻合,远端指骨底部动脉直径0.4~0.6 mm,末端分支动脉直径0.3~0.6 mm[8]。一般情况下,指腹远端中央静脉吻合术相对来说较简易[9];但对于TamaiⅡ型,由于血管直径较粗,位置明显,在出现严重损伤的情况下,应首先选择静脉移植,尤其是YamanoⅡ型、YamanoⅢ型,动脉血管内膜损害较重,症状表现在血肿或血管撕裂,手术时应当予以切除,并且移植适宜静脉修补损伤,可以选择前臂掌腕侧静脉[10-11]。

静脉血管重建可以明显提高末节断指的再植成活率,但是静脉吻合应当在动脉吻合后选择,由于末节离断指体静脉位置不定,血管数量较少,管腔细小,手术要求较高[12-13]。因此,对于末节断指再植手术,静脉血管重建复杂且困难。多数情况下,由于血管壁较薄,不能进行吻合,在TamaiⅠ型术中,手术医师可沿掌侧髓内寻找皮下静脉,唯较大的皮下静脉是恢复静脉循环的较佳选择。

综上所述,断指离断位置是影响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断指进行Yamano 分型更有助于评估断指再植预后。

猜你喜欢

断指远端分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