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大肠腺瘤围术期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0-01-02刘恕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大肠腺瘤内镜

刘恕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胃镜室,辽宁 鞍山 114014)

大肠腺瘤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目前,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ESD(内镜黏膜剥离术)进行治疗,其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手术以后恢复较快以及无需开腹等相关优势,不但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因为内镜黏膜剥离术的手术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杂,对整个围术期的护理干预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大肠腺瘤的患者一共有120例,全部为大肠腺瘤。当中,研究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2~71岁,平均为(57.1±3.2)岁;对照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在43~72岁,平均为(58.3±4.1)岁。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①护理人员一定要查看患者的检查情况,例如,既往感染病史、出凝血时间以及心电图;②护理人员要将患者身上的所有金属饰物取下;③手术之前30 min肌内注射丁溴东莨菪碱20 mg;④患者采取左侧卧体位,双腿屈曲靠胸,手术当中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调换体位;⑤将高频电出现器电极板贴一直到患者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⑥器械准备:准备PcF_H290I肠镜,高频电切仪,多功能监护仪、检查各种附件消毒日期,黏膜下注射针以及透明帽等;⑦药品准备:去甲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液、冰盐水等[3]。

1.2.2 术中配合:肠镜进入到病灶以后,护理人员要帮助主治医师将胭脂染色剂喷洒到病灶部位,使其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采取针状刀20~50 W功率在病灶四周做好环形标记,经过黏膜下注射针均匀注射黏膜下注射液一直到病灶抬举呈现阳性,护理人员协助主治医师采取针状刀或者IT刀在一个标记点首先预先切开一直到黏膜下层,之后再沿着病灶边缘边际环绕周围切开,再采取软刀,针状刀或者勾刀对病灶给予剥离,在整个剥离期间,一旦病灶抬举不良可以给予反复黏膜下注射。另外,在整个剥离期间一旦伴有出血,则护理人员要立即采取剥离的时候刀进行电凝止血,或者采取热火检钳夹闭止血,对伴有穿孔以及固有肌层暴露的患者立即采取肽夹夹闭。将切除以后的病灶给予有效固定,同时查看病灶剥离的整个情况,送到病理科给予检查[4]。

1.2.3 术后护理:①器械处理:对手术器械进行彻底消毒,采取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后弃去,对持夹器以及热火钳等反复应用的附件有效清洗以后,采取2%二醛消毒浸泡30 min彻底冲洗和消毒;②手术以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禁止饮食和饮水12~24 h,可以适当给予静脉输液,同时密切观察有无腹部疼痛以及腹胀等相关症状,保证二便通常,手术以后48 h采取半流质饮食,手术以后7~14 d禁止泡热水澡和提拉重物,7~14 d当中切勿给予剧烈运动,避免创伤表面出血,出院以后的给予肠镜复查。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5]。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

3 讨 论

大肠腺瘤是大肠发病率高,会出现在任何年龄段,然而大部分为中老年患者,男女发病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6]。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大家对体检的重视越高,则会有更多适应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出现,其前景一片广阔。然而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围术期也有可能引发多种意外事件,进而引发医患纠纷,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顺利开展以及普及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大肠腺瘤患者在采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但要主治医师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丰富的经验以外,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患者密切配合以及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使手术顺利进行,使手术以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剥离治疗腺瘤具有安全有效性,能够将病理改变完全切除,提供完整的病理组织。

ESD能完全地将较大灶完整大块切除,剥离的病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病变局的复发率也较低。做好ESD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大肠腺瘤肿瘤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①手术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将手术仪器设备调试在最佳状态,对各个附件的性能,应用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熟知手术流程,做好心理护理;②明确掌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过程当中的护理配合要点,与手术患者主动配合减少相关并发症。因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应用的附件相对较长,避免肠壁受损,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③临床手术过程当中应该密切观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期间除了与主治医师进行有效配合以外,应该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指标给予密切监测,注意有无腹痛、反跳痛以及腹胀等相关症状,一旦发生伴有穿孔征兆,则要高度警惕创伤表面出血和穿孔,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8]。综上所述,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大肠腺瘤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大肠腺瘤内镜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