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流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2020-01-02王乐临刘满昌李有洵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1期
关键词:侧脑室尿激酶脑室

王乐临 刘满昌 李有洵

(1 江西赣州宁都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2800;2 瑞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瑞金 342500)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在50~70岁阶段比较高发,高血压疾病容易促使脑底发生小动脉发生病理性改变,小动脉管壁出现纤维样或者玻璃样变性及其局灶性缺血、出血与坏死为主要表现,进而将血管壁的强度减少,导致发生局限性扩张,产生微小动脉瘤[1]。现对比且分析了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宁都县及瑞金市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使用引流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计算项目中将60例来源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宁都县及瑞金市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分析目标,依据随机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处理,保守组包括30例患者,男性与女性之比是16∶14,年龄取值上下限分别为72岁和40岁,中位年龄为(60.55±4.58)岁;联合组包括30例患者,男性与女性之比是17∶13,年龄取值上下限分别为71岁和41岁,中位年龄为(61.25±4.25)岁。比对验证保守组与联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涉及的数据信息,P>0.05,不存在统计学对比分析意义。

1.2 方法:保守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予以患者脱水降颅压、止血、激素、神经营养及其活血化淤等对症治疗。

联合组在保守组基础上予以引流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于患者发病3~72 h内进行手术,并且依据患者病情予以麻醉,如硬通道穿刺予以局麻加基础麻醉,软通道钻孔实施全麻处理,针对脑叶出血,依据脑内血肿程度,术前定位钻入穿刺针3~5 cm,穿刺针外接防反流引流瓶,结束手术。依据脑室系统出血状态选择单侧或者双侧脑室额角穿刺,针对实施双侧脑室穿刺患者需要首先对对脑室内血肿较少一侧进行穿刺,然后确保另外一侧脑室引流通畅,将脑室引流管置入,和全封闭脑室引流装置进行连接。维持双外耳道连线中点上10~5 cm位置的引流高度,促使脑脊液冲洗血肿。术后24 h开展CT复查确保具有良好的引流管位置,在3~5 mL生理盐水中加入2~3万单位尿激酶进行单侧或者双侧脑室灌注,进行2~4小夹管后开放,且灌注前可对血性脑脊液进行冲洗,通过生理盐水进行置换,1~2次/天,进行4~7 d的持续治疗,开展7~14 d的脑室外引流,等到脑脊液颜色变为清亮后进行24 h常规夹管。

1.3 相关指标:观察及其计算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ADL评分。入组样本均开展行轴位CT检查,层厚设置为5~10 mm,依据多田公式1/2(A*B*C)计算血肿体积,高是血肿层面数,长宽是血肿最大层面的长度。

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记为5分,轻度残疾记为4分,重度残疾记为3分,植物状态记为2分,死亡记为1分。

通过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判断,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记为Ⅰ级:恢复部分生活记为Ⅱ级;需人帮助或者扶拐行走记为Ⅲ级;卧床但存在清楚的意识记为Ⅳ级;植物状态记为Ⅴ级。

1.4 数据统计方法:本文计算中依据来源于计算机的SPSS19.0版本软件验证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儿涉及的所有临床数据,采取率(%)的形式表示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L评分,行χ2检验,选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行t检验,P<0.05,统计学数据指标之间有分析价值。

2 结果

2.1 计算分析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L评分:联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L评分显著优于保守组数据指标,P<0.05,统计学数据指标之间有分析价值。见表1。

表1 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ADL评分对比

2.2 计算分析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联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对比保守组,P<0.05,统计学数据指标之间有分析价值。见表2。

表2 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比对(±s)

表2 联合组与保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比对(±s)

3 讨 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病情严重、起病急等临床特点,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具备较高残死率[2-3],出血位置多数为内囊、基底节、小脑、丘脑及其桥脑等。采取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治疗,可将脑内血肿逐步清除,缓解脑内压力,尽早疏通脑室系统。尿激酶属于外源性纤溶酶原直接激活剂的一种[4-5],可将纤溶酶原激活产生纤溶酶,进而将纤维蛋白水解导致血块发生溶解,属于早期对脑室内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结合尿激酶与脑室外引流不但能够将颅内压降低,也能够将血块有效地溶解,进而将脑脊液循环通路迅速恢复,属于目前临床对高血压脑内出血及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治疗的一种安全方法[6-8]。

本次数据计算显示,联合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 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GOS评分、ADL评分对比保守组,P<0.05,统计学数据指标之间有分析价值。

综合以上结论,将引流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展现出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侧脑室尿激酶脑室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产前超声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价值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磁共振检查在胎儿侧脑室陈旧性出血诊断中的意义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