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误区及其纠错
——兼谈中外同类事例的文化差异
2020-01-02袁柳梁潮
袁 柳 梁 潮
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是涉外人员(包括外事专职人员、涉外业务人员、出国人员、海外留学生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等)应当具备的素质和技能,而认清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则是培养和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第一步。不同文化语境的人们所造成的妨碍沟通顺畅进行的因素,形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心理障碍归根到底来源于认识误区(偏见),这是最突出的一种心理障碍[1]。
在任何一个族群文化中,都存在适合一切人类的根本性的要素,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是公共与普同的,比如带有共同性和普适性的生活规律,每天进餐的习惯,以被保暖的传统,以衣遮羞的风俗,以马以车作为代步和生产工具,还有绘画、诗歌、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游戏和节庆等娱乐活动,等等。由此可见,南方北方,道术也似,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各种各样的族群文化之间均有貌异心同而且心同理同之处。也就是说,如果从哲学层面上进行最高的概括和总结,确实可以采用一种进行通则解释的准则,去概括各种族群文化之间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普同性是存在的,同样,差异性也是存在的。转换另外一个视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族群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不妨以传统住宅的小院子为例,外国人多喜欢种花卉,而华人则多种瓜果蔬菜。“洋人种花,唐人种瓜”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完全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习惯使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一概“以外观中”,还是一律“以中观外”,一味地进行笼统的解释,都是不切合具体实际、抓不住要领的。
一、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误会的手势语
每一个族群都有不同于其他族群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等,有的民族的表情、躯体动作(包括手势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其自身的含义,有独特的内涵。比如许多民族通常习惯以摇头表示否定,但也有的民族以此表示肯定。“OK”这个英语单词表示“事情的状态可以接受”“好的”“行”“不错”“承认”等,它早已深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得到公众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单词,在联合国根本不用翻译,每个人都懂得它的意思。但是,也有不少的国家和地区,“OK”这一手势语却代表完全不一样的含义,日本人觉得“OK”的手势像一枚钱币的样子,用它代表“金钱”。在法国和比利时,这个手势代表自己“不赞成”,表示“零”,“毫无价值”,说某一件事“不值一提”,别人是“一文不值的废物”。突尼斯、土耳其、马耳他、希腊以及意大利的撒丁岛,这个手势语的意思是恶毒的、污秽的,用来骂人。在巴西它是粗俗下流的,类似于“吻我的屁股”的意思。在俄罗斯,“OK”这一手势语言的意思是说“你是同性恋”。这些国家的寓意与美国的寓意相比较,内涵完全不一样,带有不文明、不礼貌的成分。
竖起大拇指这一手势语言,在中国表示“完全正确”“非常出色”“为你点赞”“盖了帽了”“顶呱呱”“了不起”“干得好”“真能干”“真棒”“绝了”“妙”等意思。在深受英语文化影响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它除了表示“没问题”“不错”“好”的意思以外,还是企图搭便车的旅行者专用的手势礼仪,他们往往以此动作向往来车辆的司机示意拦车,希望借风搭便车。但是,如果换成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便会明显不同。在伊朗和伊拉克,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千万不能随便乱用,因为它是向别人挑衅的动作。在澳大利亚这一手势语显示骂人的意思。在希腊以大拇指向前的动作表示说“你吃饱了撑的”。在非洲西部、俄罗斯、撒丁岛,用这个示意动作叫人“滚蛋”。
V字形手势分为正面与反面两种。V字手势的正面以手心对外,手背对自己。这一习惯性手势语最早起源于欧洲,拉丁语的“胜利”及其后来的英语、法语“胜利”的第一个字母都是V,随着历史的迁移,V字手势的正面逐渐演变成表情达意的体态语言,流行开来,成为一种广泛用于人际交往的手势语。它在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表示“成功”“胜利”,有的还表示“和平”,表示数字“二”。而V字手势的反面(即以手心对内,手背向外,竖起并张开食指与中指)则是表达负面的信息,是粗野之举。在爱尔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V字手势的反面是说脏话骂人的肢体语言,是辱骂对方(操)的意思。在希腊此手势是不礼貌的身体语言,是侮辱、藐视对方的粗暴动作,表示对方是魔鬼、邪恶之人。
竖手掌的手势,即掌心对外,五指并拢直立这个动作早已为大家所熟悉,在中国这个手势很常见,用于叫人停车。然而,在希腊这个手语动作却充满恶意,传递的信号是叫人“去死吧”。美国人经常使用这样一个手势,双手伸开,掌心向下,五指张开,以这个示意动作叫大家“安静”,叫人们“稍安勿躁”。不过,在希腊这个手势却是“吃屎”的意思。在韩国不能伸出一个手指头指人,如果想要指对方,要伸出手掌,掌心向上,对着对方。如果想要招呼对方过来,手心要向下。英美人习惯用弯曲食指的动作示意,反复勾起食指招呼别人“过来”“到这儿来”。可是,在菲律宾这个手势是专门用来叫狗的,要是用来招呼人的话,就有可能受罚,甚至被拘捕进监狱。
古今中外,人们都使用手或手臂所显示出来的动作示意,用手做姿势来传播信息,或指点想表示的东西。手的构形、位置、移动和朝向这四种参量所构成的某种特定手势,有其专门的动作规定,有标志性的动作区别,分别形成各种不同的专用手势,成为通过手势操作的交流方式,即手势语表达系统代替口语进行人际传播。有些时候有些场合,手势语用动作传递信号,是更加简捷高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多样更简明更方便的传播方式,大家彼此都可以理解,在肢体语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此看来,一方面,人类具有很多普同之处,然而,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人与人之间对彼此行为的反应及其沟通的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情思互动的习惯、手势互动的方式就不太一样,因此,必须注意正确认知,加以区别对待,以免陷入误区。
二、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起误会的花卉鸟兽符号
与前述文化事例相似的还有很多,层见叠出,举不胜举。日本与中国不仅都属于佛教文化圈,而且还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日本对待荷花的文化心态与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全然不同。
佛教最早发源于印度境内,慢慢兴盛起来,并逐渐流传到不丹、斯里兰卡、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西伯利亚,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时过境迁,佛教在印度国内走向没落以后,世界佛教的中心迁移到中国。佛教注重人德行的修炼与内心的觉悟,寻求宇宙与生命的真谛,以超越痛苦和生死,争取彻底解脱,由此成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并长期同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儒释道三大主流文化,深入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对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哲学、文化、艺术、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荷花被视为佛祖诞生的象征,是圣洁吉祥之物,是佛教的圣花,佛祖、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的神像都是莲台(由荷花花瓣组成的座基)坐像。荷花(图案)是佛教的标志,是印度与越南的国花,在中国、印度、泰国、埃及等国评价很高。荷花精神还体现了汉字文化圈传统的心理模式。荷花有红、紫、白等花色,在生存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其生长习性叶繁密而不冗,开花的风采濯清涟而不妖,外延既圆润又梗直,而内涵则融会贯通,象征亭亭玉立的精神风貌,清新纯洁的品质,幽香淡雅的神韵。荷花文化渗透到经济、农业、医药、饮食、建筑、文艺、工艺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与中国虽然同文同种,是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但是,日本人的传统观念却不喜欢荷花,认为绿色代表不吉利的东西,荷花是妖花和丧花,象征死亡,只有祭奠、葬礼才用,非常忌讳。
再来看一下,中日的菊花和另外一些国家的菊花,有明显不同的文化遭遇。菊花原产中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适应性好,喜凉耐寒,萌发力强,生长旺盛,在中国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开花,因为谐音久久,象征吉祥、长久、长寿之意,形成松菊永存之喻,所以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顺应时间秩序和生命节律,具备耐清寒傲风霜的坚贞习性,柔和幽静隐逸的品质,疏散恬淡素雅的风采,仿佛是人格的象征和品行的隐喻,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之一,屈原、陶潜等古代诗哲都留下咏菊的千古名句。菊花花瓣繁多,生命力旺盛,蕴含多子多孙多福,家族长久兴旺之意。除此之外,菊花在寒秋冷风中一花独放,隐含幽香,仿佛具有驱邪的神秘力量,带有追悼逝者的哀挽寓意,用来做祭祖法事的供花,葬礼或扫墓(坟前)的献花。
和中华民族一样,大和民族对待菊花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态度基本相似。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有一部著作名为《菊花与刀》,专门对日本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深入而独到的剖析,将菊花视为日本人的文化象征。在日本,天皇被视为万世一系的“现人神”,超乎宗教之上的崇拜对象,民众的精神领袖,国民整体的象征。日本皇室以菊花为高贵花卉,将菊纹图案印在车舆、家具、用具与服饰上,成为皇家家徽与皇室象征,所以,日本的王朝也称为菊花王朝,日本政府以菊花纹章作为国家的徽章、印章[2],国家最高勋章菊花大绶章的标志,国家货币的图纹,日本护照封面的标识。与此相应,日本国民也非常推崇菊花,都有爱菊的优雅习惯,以之作为寄托情思的重要媒介。日本人信奉自己出生那个月的诞生花,十月的诞生花是菊花,象征高尙、贞洁、诚实、雅致和爱的意思[3]。日本盆景极富大和民族特色,菊花盆栽成为和式园艺的核心。
但是也必须看到,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对待菊花的文化态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和中日迥然不同,在意大利与拉美国家那里,菊花根本没有这么丰富而美好的文化内涵,往往被视为妖花,仅仅用于灵前和墓地。
蝙蝠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在不同的国家,也有类似的跨文化差异的遭遇。蝙蝠长有翼膜,具备飞行功能,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在中国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因此普遍受到推崇。蝙蝠和寿桃、石榴加在一起,象征“多福”“多寿”“多子”之意。蝙蝠加上万字一块构成“福寿万代”的吉祥图案,同桂花一道形成“福添贵子”的祝愿图案,与梅花鹿、寿桃、喜鹊汇集起来共同组成“福禄寿禧”的恭喜图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蝙蝠虽然也是夜飞的动物,但在中国的名誉却还算好的……大半倒在他的名目,和‘福’字同音……实在就靠着名字起得好。还有,是中国人本来愿意自己能飞的,也设想过别的东西都能飞。道士要羽化,皇帝想飞升,有情的愿作比翼鸟儿,受苦的恨不得插翅飞去……青蚨飞来,则眉眼莞尔……虽然不能够做,却能够想,所以见了老鼠似的东西生着翅子,倒也并不诧异,有名的文人还要收为诗料,诌出什么……佳句来。”[4]因此,从古至今,蝙蝠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工艺美术品和生活用品上。蝙蝠在中国的名誉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如意幸福的寓意。
但是,鲁迅还说,西方人“不喜欢蝙蝠。推源祸始,我想,恐怕是应该归罪于伊索的”寓言[5]。“人们对于夜里出来的动物,总不免有些讨厌他,大约因为他偏不睡觉……在昏夜的沉睡或‘微行’中,怕他会窥见什么秘密罢。”[6]由于蝙蝠的西文名字原意是轻佻的老鼠,再加上其貌不扬,又有白昼潜伏黑夜游荡的生活习性,像幽灵一样,让人感到阴森恐怖,所以,在西方蝙蝠的文化意象是负面的。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鹤的文化意义在中日韩显然是良性的美好的,可是,它的文化形象在欧洲却成了反面的丑恶的。鹤生活于沼泽等湿地,或平原的水滨,全身白色或灰色,属于长寿禽类,古代誉为仙禽。关于仙鹤(即丹顶鹤)中国传统文化有“鹤发童颜”(白发如同鹤之羽毛)之喻,用以赞誉健康老人,以“鹤首”“鹤算”“鹤龄”“鹤寿”作为祝愿长寿之辞。仙鹤同神龟一道被誉为长寿之王,有“龟鹤延年”的吉祥之辞。在道教观念中,道教先人大多以仙鹤为坐骑,仙人骑鹤腾云驾雾的形象、众仙拱手仰望寿星驾鹤遨游天空的画面经常呈现,并由仙人驾鹤升天的寓意拓展延伸,以“驾鹤西归”“驾鹤成仙”比喻某人已经下世,形成对逝世的婉转说法,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仙鹤雌雄相依为命,忠贞不二,风度翩翩,仙风道骨,仿佛有君子的精神风采,故将行为举止飘逸、修身养性的贤达称为“鹤鸣之士”。仙鹤卓卓立于鸟群,翘首盼望,象征士人仪表出众,才华超群。仙鹤在中国被誉为祥瑞灵鸟,其传统地位仅次于凤凰。在中国、日本与韩国的文化观念中,以鹤发松姿的意象,形容年事已高却仍非常健康的老人,诗人画家经常将仙鹤与苍松描绘在同一个画面里,寓意“鹤寿松龄”“松鹤长春”,隐喻延年益寿。总之,仙鹤比喻吉祥寿康,是自由飞翔和幸福的象征。
然而,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和法国的文化观念中,鹤却是不祥的鸟类,隐含淫妇、蠢汉之意。2010、2011这两年,中国影星范冰冰应邀出席戛纳国际电影节,活跃在宛如星光大道的红地毯上,以龙袍装、仙鹤装的古典形象高调亮相,用惊艳的民族文化象征符号吸引眼球,成为全场的关注点,不过,也引起很多人质疑,尤其是她穿的仙鹤装在欧洲引发争议。对此,范冰冰坦诚表明自己对民族服饰的文化态度,她说:仙鹤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传统产物,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穿中国人的传统服饰,究竟应该怎么样来定义,按理说完全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说了算,不用去管外国人怎么看。
不过,笔者认为,面对不同的场合和环境,穿着打扮应该相应不同,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实际,适合沟通,互相交流。如果仅仅是我们国内自己举办的文艺活动,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地提倡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但是,如果是出境去参加外国举办的国际性文艺活动,那么,在坚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要有多元共处的跨文化意识,和而不同的国际胸怀,要充分尊重其他国家民众的文化心理,照顾其他族群的审美趣味,正如中国古语所云“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面对这一类跨语言跨国家交际的情况,必须要有跨文化的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自然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比如认知情感、自我感觉、信息传递与行为互动等各个方面。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符号象征包括语言、表情、身姿、服饰及其人际交往中双方之间的距离习惯等,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跨文化交际的细节。
三、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变成误会的人情礼节方式
不同的民族文化系统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是民族性最明显的标志,具体表现在一系列日常活动之中。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入境随俗,考验其对所侨居国家的生活方式的适应情况。
西方民间代表团(远道而来的客人)到中国访问,中方接待者(尽地主之谊的主人)问他们用餐吃什么,他们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明确坦陈自己的想法,想吃西餐就说想吃西餐,想吃中餐就说想吃中餐,开诚相见,表达真心实意。如果换位来打比方,中国民间代表团去访问西方国家,一般不会主动和明确地提出用餐要求,生怕无意中会给西方接待者(主人)制造难题。当西方接待者询问来自中国的客人打算吃中餐还是希望吃西餐时,中国人往往客气地回答“客随主便”“都可以啊”“都没问题”“你们准备了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你们怎么方便我们就吃什么”“你们哪样方便就哪样吧”“随你们便”“你们方便就好”“你们随便安排就行啦”。中国人去西方,觉得客随主便是尊重主人的行为,是客气礼貌的行为。可是,对于西方接待者而言,听到这样的答复会莫名其妙,一下子变得根本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如果西方接待者进一步问中国人“各位晚餐想喝点什么酒”,只要中方代表团团长一开口说想喝啤酒,其他中国人往往都会跟着说想喝啤酒,一般不会再有人说想喝红酒或其他酒。在国外的时候中国人都入境随俗,不愿意单独公开提出自己个人的要求。
中国人约别人(包括西方人)一起吃饭,往往意味着要请客,落座伊始,首先是为客人点菜点酒,喝酒的过程中,不是如何关注喝酒本身的自我感觉,也不关注客人喝酒的自我感受,一次又一次地与客人碰杯,不停地向客人劝酒,最后还抢着为客人买单。中国人和别人喝酒,往往通过酒精麻醉彼此,放松双方的神经,降低心理防御,说一些正常状态下不方便说的话,做一些正常状态下不方便做的事,最好能够一醉方休,能够和对方喝到异常痛快和淋漓尽致,喝出熟悉感,喝出亲切感,拉近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日后办事和合作的时候留下先入为主的好感,预留比较深的印象。然而,如果在西方这样请人吃饭和喝酒,是不会受到欢迎的。西方人请客吃饭或喝酒都比较随性和任意,开心就行,高兴就好,主人一般不强求客人多喝酒,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能喝多少就喝多少。西方人喝酒只关注人内(自身)的感受和心情,自己喝自己的感觉,自己喝自己的体验。西方人因为自己的人内需求而喝酒,因自己的感觉而陶醉,因自己的心情而喝醉,没有中国的饭局酒桌那么复杂的应酬动机,那么微妙的交际效应。
虽然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然而日本、韩国和中国在思想框架和社会习俗规范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这个地域范围之内,中日韩三国的具体情况也需具体看待。中日韩三国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形成的习尚产生了不同的“风”,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而形成的习尚产生了不同的“俗”。风俗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在仪式与礼节等方面,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并使这种规矩长期延续下去。
中韩两国的送礼习俗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韩国人接受礼物后一般需要回馈,如今很多韩国人在礼尚往来的时候,已经不愿意弄成彼此之间的赠品攀比或者人情负担,所以往往不选择赠送较贵的礼物。韩国人之间普通的交际应酬,比较常用的礼物有洗发水、沐浴露、卷筒纸、香皂等。尤其是亲友乔迁新居的时候,赠送香皂能够寓意新生活好像肥皂泡一样,润滑细腻,干净舒适。比喻好日子如同卷筒纸一样,一节连着一节,一卷接着一卷,源源不断。笔者在韩国读博的三年时间里,所收到的韩国朋友的礼物中一共有八次是香皂。韩国人赠送或接受礼物,仍旧保留着东亚文化圈传统礼仪的习惯做法,要用双手递接,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包装察看礼物,如果是送现金,还要将钱装在信封里面,隐含着东亚人的含蓄。酒是送给男人的好礼物,但是不能送给女人,除非事先声明是送给她的先生的。不过,如今韩国人已深受西方礼仪文化的影响,亲朋好友之间,也会当面打开包装,察看和欣赏对方赠送的礼物。
韩国的可耕地面积比较有限,水果等农产品的价格比较高,在日常送礼的时候,梨是一种比较上档次的礼物。此外,韩国人觉得送手表送钟是比较有品位的礼物,有美好的寓意,比喻时时刻刻想念你,分分秒秒陪伴你。韩国人举办婚礼时,新郎新娘喜欢用雨伞作为礼物回赠给客人,象征为你遮风挡雨,关心你陪护你。但是,如果换成中国,这三样东西绝对不能作为礼物赠送给别人,因为“梨”“伞”“送钟”的谐音是分离的“离”、散伙的“散”、送终的“终”。笔者在韩国读博的时候,在韩国大学中文系旁听课程,韩国的中文教授特意提醒学生注意,中国人送礼千万不能使用这些物品。
韩国属于东亚文化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男主人出门时,妻子要服侍男人穿外套,一同外出时还要让男人先走。不过,现在韩国人已经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现代礼仪方面向西方学习,明显有所改善。韩国留学生曾经和笔者聊天,专门谈到当代中韩女性礼仪文化细节上的差异。韩国留学生说:“中国的学校里,很多年轻的女教师来上课时,一点也不化妆,素面朝天,穿得比较随意,韩国很少出现这种现象。”笔者在韩国读博的时候同样也发现,现在韩国女性的职业规范和礼仪意识比较强,认为职业女性应该化妆,穿着正装上班,觉得这是一种礼仪风度与职业精神的表现。与此相应,有的韩国留学生就因为我们学校某位女教师不化妆,不穿正装上课,作出选课的判断,认为不讲究妆容和穿着打扮的人肯定是懒散和随意的人,是不认真备课的人,打算以后不选修她的课。但事实上,中韩两国女性的生活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韩国女性分工负责主内,以相夫教子为要务,不需要去职场上班,可以用于自身梳妆打扮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而中国女性既要上班挣钱糊口养家,又要兼顾家务和养育孩子,忙里同时还要忙外,能够用于梳妆打扮的时间相对要少得多,所以中国女教师化妆的比例远远低于韩国的女教师。其实,上述那位中国女老师是一个业务水平高、学风和教风都认真严谨的人,她的业务绩效与她本人化不化妆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一个国家一个族群的人,因为传统文化的心理惯势形成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变成生活习惯。韩国人有韩国人的传统惯例,应邀到韩国人家里做客,主人一般不会邀请你参观房子的全貌,这些被当作个人的隐私,客人不要自己到处逛到处看,或者从门缝中往里窥视。客人脱鞋进屋,鞋头要向内摆,如果向外摆放,会被视为死人之履。
刚刚到海外学习或工作的中国人,或者才来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与工作人员,在没有及时意识到新情况新问题的状态下,一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偏见),潜意识地觉得别国人和我自己一样,自以为对方也用相同的立场和眼光看待世界。而一旦发生实际接触之后,在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发现原来对方同自己的预料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自己与新环境新情况的关系一时难以沟通起来,因为不和谐而失去平衡,自身心理失调,以致觉得困惑、失望、反感,甚至加以反对,造成彼此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无法顺利开展,这种状况必须加以调和与平衡。
四、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发生误会的数字象征
由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泰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较多的地区,北美华人聚居的地区,属于汉文化丛关联的区域,是汉字文化圈(又称儒教文化圈)的地域范围。尤其是日本与韩国,历史上都以汉字为民族文书系统,儒家思想为伦理法规基础,中华法系的律令制为法政体制,都信奉中国化的佛教。日本与韩国民族的宗教、政治意识、社会礼仪、书写工具、建筑、器物、造物工艺技术等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体现着相似的思维结构,共通的文化模式。日韩两国过去曾经完全使用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现在是本民族文字同汉字一道混合使用,书面语言中很大一部分词汇都是由汉语的字词组成的。
因此,国内有人认为,既然日本、韩国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分布范围,历史上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那么理所当然,当代的日韩文化和中国文化仍旧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这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自以为是,完全没有意识到日本与韩国的民族文化发展和变化的相对独立性,忽视他们近现代以来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文化差异。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中与日本人、韩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很容易遇到麻烦,导致沟通失败,甚至引起文化冲突。
中国人喜欢3这个单数数字,中国古代以“三”代表多次、多数,认为太初混沌存在的整体“道”是唯一的,“道立于一”,而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一生二”,分成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个第“三”部分,“二生三”,天地人三者形成一种平衡的生态,万物在这种生态中衍生化成,“三生万物”,从而形成大千世界。与此相关,日韩两国的人不喜欢双数的数字,都把奇数看成是吉祥的数字,喜欢单数。韩国是根据“天地人”和“阴阳结合”的观念来创造民族文字的,而“三”衍生化成万物,因此特别崇尚“三”这个数字。韩国人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创世神话认为第七天(即礼拜天)是休息日,是幸运日的象征,所以韩国人也喜欢“七”这个数字。
中日韩的民众都刻意回避“四”这个读音。日本人忌讳“四”(与“死”谐音),韩语的“四”同样与“死”同音,含有不祥之意,所以韩国人尽量避免用“四”字,分队分班分组的时候都忌讳“四”字,而改用其他数字来代替。很多旅馆、酒店和楼房都没有“四层”这个叫法。
同样是以数字作为象征符号,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往往带有不同的文化蕴涵。中日韩三国的人们都喜欢以数字作为象征符号,但文化意味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审美趣味也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崇尚双数的文化寓意,比如喜欢选双数的日子婚嫁,隐喻“成双”“成对”,象征匹配,吉利祥和。好以“比翼双飞”“双喜临门”“好事成双”作为祝福话语。中国人偏爱双数的数字二、六、八、十,祈愿借用它的谐音,讨口彩的吉利。比如“六”字带有“六通四达”“六畜兴旺”“六六大顺”之义,寓意待人接物不碰到麻烦事,平安顺利。“八”字谐音发达的“发”,比喻“八面圆通”“四通八达”。“十”字是数字完整齐全的标志,表示数量很多,十分、十全、十足无缺,齐备、齐全,完整、完满。然而,日韩两国的人都不喜欢双数的数字。
“九”是单个数字中最大的数字,很多国家的人都爱“九”字,中国人也喜欢“三”与“九”这两个单数数字,用它表示数量之多,寓意长久。中国古代用“九”表示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极大、极广、极远之意。也以“九五至尊”来象征帝王之高贵。但是,日本人却忌讳“九”字(与苦同音)。韩国人不喜欢“九”这个字,因为“十”才代表完整、齐全、圆满和成功,“九”距离“十”总是还差一点,显得有缺陷和不成功,有功亏一篑的意思。很多和“九”有关的韩国文艺作品都带有不理想和有遗憾的意味,比如《九尾狐》《九云梦》就带有缺陷和失意的成分。韩剧《九数少年》就是分别讲述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三十九岁这四个年龄段的几个人不成熟、不如意和不顺利的人生经历。
还有,中国年轻人与泰国年轻人,在网络上交流,对“五”字和“六”字的使用,正好完全相反。中国年轻人想说伤心哭泣的时候用“555……”来表达;而泰国年轻人,刚好反过来,因为泰语中“5”和“笑哈哈”的发音接近,他们感到兴高采烈的时候用“555……”来表征。中国的年轻人网上聊天,觉得高兴畅适的时候用“666……”来表示;而泰语的“6”和“牛”读音相似,泰语中“牛”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wo”,另一个是“bafolou”,“bafolou”和“6”的发音相近,泰国人通常用“bafolou”这个读音来说一个人是“牛”,意思是说他很笨,这跟中文里说他是“猪”的意思是一样的。
五、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发生误会的语气和措辞
由于跨国家跨文化,语境已经转换,不同族群的人们对同一词语往往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涉及某些话题与常用词的时候,在语感、理解和联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如,在交谈中,西方人认为不适合微笑之处,或者不应该大笑的时候,韩国人也会大笑,他们往往会以开口大笑来掩饰他们受窘、受刺激、受冲击或受伤害的情绪和表情,碰到丢面子的状况,他们通常反而大笑,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没有应激反应,而是觉得仍必须保持仪表举止的得体,风度要比丢面子这件事本身更加要紧。韩国人不习惯说不,需要说不的时候,他们向后仰头,从牙缝中有声响地吸气表示作否定的答复。他们很喜欢用“涅”(是的)来回答对方,然而“是的”仅仅表示“我听到了”“我听懂啦”,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同意你的意见。有时候韩国人会用他们觉得你爱听的话来应酬你,以免使你不愉快,而不是给你真实的信息。不要以为韩国人不懂得如何回应你的话题,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你保持好的兴致,轻松愉悦。
中韩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不过同一个词在两个国家词义却不尽相同,韩国的“化妆室”这个词对应中国“厕所”的词义,“美容室”对应的是中国的“美发店”。中国的“美容店”,在韩国对应“皮肤馆”或“皮肤管理会所”这个词的词义。韩国的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比较严重,大会发言的开头,把男性放在前头称呼大家“先生们、女士们”,先男后女。不过现在已经和世界惯例接轨,调整过来了,“女士们、先生们”,将女性放在前面。和韩国人聊天,韩国人会询问颇为隐私的问题,比如“你到哪里去?”“你多大年龄?”“你收入多少?”“你结婚了没有?”“你为什么没有小孩?”不过,请不要生气,他们只是想关注和了解你,确认你在社会中的职务和等级,他们并不是希望得到你多么坦率的回答,只是想通过闲聊知道你的生活状态如何,是什么样的身份和职务,以便明白和你交谈需不需要使用敬语。和韩国人聊天,应该尽量避开日本、政治以及人家的妻子等话题,以免造成误会和不愉快,自讨没趣。
在跨文化背景的往来中,难免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交流障碍,首当其冲的障碍就是上述种种认知误区[7],究其根源,是观念先行地假定各个国家各个族群文化的一致性,自以为是地认为所有国家的人都是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与外国人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由于没有文化差异意识,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度,对各个国家各个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想当然地从自身的文化视角去看待外国人,一旦发现与自己的预期其实大不一样,便很容易产生文化茫然,在跨文化情境中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莫名其妙、愤怒、恐惧或者其他不适应的反应,从而做出回避和逃避的行为,乃至造成文化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8]。
六、借鉴纠错的成功经验,获取跨文化交际的成效
自以为他人与自己在文化传统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本来以这种想法来看待本国本民族的人,十分常见,也很自然。但是,世界上毕竟有许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相应就有许多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心理结构,不同的文化价值尺度。因此千万不要把本民族的文化规范作为准则,无意识地强加给外国人,误认为别的国家、民族也会共同遵循。忽视各国文化之间从古至今的差异性,用自己的文化标准作为价值尺度,去和外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结果很容易导致误会和交际失败。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学会跨族群跨语种的换位思考,要充分意识到各种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差异,不断提醒自己,注意观察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族群之间不同的生活习俗,还要善于拿来与本国的自己的行为方式作比较,学会观察外国文化准则的迥异之处,了解外国人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宽容、理解与适应外国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努力创造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脚踏实地,找准跨文化往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入境随俗,因国制宜,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切合实际地辨别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的认识误区(偏见),增强对试错的敏感性,并成功地进行纠错,及时消除障碍。
这里不妨看看有代表性的汉译欧美名牌商标的故事,学习这些英译汉的高超技巧,通过这些跨族群沟通,跨文化交流的优秀案例,借鉴其试错与纠错的成功经验。汉译者将香槟的法语商标名称迻译成汉语的时候,把中法两种语言融会贯通起来,既巧妙地保留了香槟酒原产地“香巴涅”的发音,保留了法语原名的音韵,又体现出葡萄酒醇香迎宾的寓意,使这个中译名达到了既信又达又雅的效果,让中国人像法国人一样有同样的语感。驰名世界的德国汽车奔驰商标的中译名同样妙不可言,详情恕不赘述。其实更多的时候,英汉辞典的词条解释与中美文化习俗之间的语义语感往往有一些异常微妙的出入。比如美国饮料雪碧的商标在中国进行跨文化宣传推广,跨语种译介的时候,经历了一个从相互误读,乃至造成文化变形、扭曲和排斥,到敏锐地采取应对策略,通过文化心理调适,进行跨文化协调与跨语言融合,最终实现成功纠错,达成相互通约的过程。最初到我国香港市场做营业推广的时候,雪碧商标采用的中译名是音译“士必利”,“士必利”的读音听起来有点像“必势利”,而“势利”是市侩小人的丑恶行径,为人们所不齿,因此香港人不欢迎这个中译名。经过这次试错过程,这才恍然大悟,发现错误的原因,原来这种只是简单照搬原文读音的音译方式,仅仅停留在比较低级的语言翻译的层次,造成了很长时间不能打开销路的严重后果[9],于是他们聘请优秀的英译汉专家进行纠错,将“士必利”这个中译名放到跨文化翻译的层次上重新进行迻译,改译为“雪碧”,这个全新的中译名给身处亚热带地区的香港人胃口清凉的感觉,完全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接受习惯。
接续上述话题,雪碧这个案例还可以进行更多的链接。雪碧的英文商标名称原意是妖精,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中,妖精原本并不是什么贬义的词汇,自然能够广泛流行。但是,如果原封不动照搬妖精这个英文词汇,让它跨语种进入汉语的文化语境,将这个美国商标的名称跨国家照搬到中国市场,对于中国人而言,尤其是对有夫之妇(家庭消费的主力军)而言,就会变成深恶痛绝的对象,中国人会避而远之。雪碧出口到中国的时候,经过上述这一番试错,发现问题,为了能够打开市场销路,专门聘请优秀的英译汉专家,搜集与研究了几万个汉字,采用让英语文化“屈从”汉语文化的营业推广策略,选择能够适合接受环境(中国人心态)的跨语种再创造的翻译方式,通过跨文化翻译的手段打破英汉两个语种之间的壁垒,对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进行恰如其分的适应、理解、领会与表现,用恰到好处的中文词汇将这个英文商标完全中国化,最后确定了“雪碧”这个中译名,发音相近,读音悦耳,寓意精妙传神,这个跨语种再创造的中译名,适应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与审美趣味,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0]。这个试错与纠错的成功案例,值得从事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涉外人员好好学习和借鉴。
七、结语
跨文化交际主要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通过沟通,相互适应,达成一致,实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另一种则是完全相反,缺乏沟通,出现分歧,彼此产生恶感,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由此可见,涉外人员必须学会在跨文化心理学的视域下,观察与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心理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的认识误区(偏见)进行必要的了解,摈弃自以为是的主观判断的心理和态度,增强跨文化意识及其敏感度,以一种关注新异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一种开放、宽容、理解和尊重的心态去对待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差异,让本国的自己的文化观念能够入境随俗,去适应外国的条件、环境,并实现目标和任务。与此同时,也欢迎并接受正能量的外国文化进入我国,培养和增强共情能力,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对试错的敏感性,提高纠错能力,努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