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儒的变迁看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020-01-02刘可馨孙君恒

文化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儒者殷商六艺

刘可馨 孙君恒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儒家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一种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且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绝对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究其本源,是因为儒家文化承载着超越时空的“道”。本文将通过分析儒的起源及其变迁,探讨孔子与儒的关系以及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起源于殷商的儒

(一)儒的原始含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将“儒”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1]。其中体现了两重含义,“儒,柔也”说的是儒者的性格特征,“术士之称”则指明了儒者的身份,即其是掌握技能的术士。

从“需”的字大都包含柔弱、软弱的含义,所以古时人们把小孩子叫作“孺子”,把地上爬动的小虫子叫作“蠕虫”,把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人叫作“懦夫”。此外,周易中有一卦为“需”卦是论述在某种时域里该如何应对的卦,卦辞“需,须也;险在前也”是等待的含义[2]。《易经》最后一篇《杂卦传》中说“须,不进也”[3],即“须”为等待、不前进之意。从“需”的角度看,“儒”者性格上是软弱、柔顺、犹豫不决的形象,非常像生活在社会底层不被重视的一类人,和后来儒家所讲的“君子”相差甚远。

(二)儒起源于殷商

在许慎之后,东汉的郑玄又在《礼记·儒行》给“儒”添了新的补充:“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说的是儒者用先王之道浸润自己,这可以理解为儒者的行为标准、思想标准。

“儒者濡也”这种说法最早出现于殷。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中,“儒”字是一个人趴着在水下淋浴的形象,这是最早关于“儒”的释义。由此可以推测,“儒”的本意就是“濡”,即淋浴、浸湿之意。之所以“儒”与“濡”相通,是因为殷商“无事不问鬼神”政教合一的特性。《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商的自然崇拜使得贵族、奴隶主把占卜、祭祀作为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而祭祀工作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这就出现了“儒”。《汉书·文艺志·诸子略》载:“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祭祀就是把阴阳打通的,所以儒很早就出现了。”[4]儒者每次工作前都要斋戒沐浴,以示郑重,因此才有“濡”为“儒”的本义了。由这些历史资料可知,最初的“儒”是懂得专业知识的来辅助祭祀的一类人。

起源于殷商的“儒”种类繁多,并不局限于治丧相礼,还包括巫医、方士等职业[5]。但“儒”在殷商时期身份地位并不很高,有点类似孔子口中的“小人儒”或者荀子所划分的“雅儒”与“贱儒”中的“贱儒”,即没有追求、谋食而不谋道的一类人。

二、西周时代的儒

周朝的官职极为复杂,分为中央官僚体系和地方诸侯自治行政体系两种。中央官僚体系中官职的权力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公、六卿与五官。其中,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是西周品级最高的官职。其中,师掌教“三德三行”,保掌教“六艺六仪”[6]。由此看来,师、保实际上就是“儒”的具体化,只是二者有所分工,师负责道德品行的教育,而保负责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7]。由于西周实行“政教合一”与“官师合一”的政治制度,而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与技能相结合,因此以“明人伦”为核心内容、以礼乐为行为规范,文武结合、德才兼备成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师、保就由初期的二者分工逐渐融合为一体,也就产生了后来的“儒”。儒者将传授道德与教授技艺合二为一,形成了新的政教体系。

由此可知,殷商与西周时的儒者的共同点在于文化素养优良、可以担任各种礼仪场合的助手、同属于社会的知识阶层,但西周时儒的身份地位却有了较大提升,此时的儒已经不再只从事祭祀活动,更重要的职责是从事技艺与伦理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平民百姓不得接受教育,唯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受教,因而这时期的教育亦被称之为官学。

三、由儒到儒学的迁升

(一)春秋时代的儒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旧的体制正在崩塌而新的体制尚未建立的动荡时期。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时代的后期,周朝开创之初由周公代行天子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正在衰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礼崩乐坏”,其中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国诸侯与士大夫对周礼的僭越、怠慢和贬损,严重地挑战和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论语·子路》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社会民众的不安和动乱,并且愈演愈烈。

如前所述,由于西周时期“官师合一”“政教合一”,负责礼乐典章的官员具备专业的文化与礼仪知识,辅佐国君实施礼乐制度的制定。然而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即使官职世袭,也无法阻止这些官员逐渐从王室流入各个诸侯国甚至民间,问题也由此产生。东周时期,国君贵族对礼乐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礼”的功用无非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因而“礼之用,和为贵”“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等“礼”的正面、积极作用已经被忽视,此时的儒者大多只是从事祭祀之类的活动以维持生计,其形象较西周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从晏子对儒的评价“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中亦可略见一斑。

(二)孔子时代的新儒

孔子的先祖曾是宋国贵族,而宋国本是商朝的旧都商丘,周公在东征之后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此,建立了宋国,施行“以殷治殷”的政策,所以,孔子实际上是殷商成汤王的后裔。后来,孔子的祖先为了躲避政治灾祸而逃亡到鲁国,鲁国作为周朝的分封国,是周武王弟弟周公姬旦的封地,所以鲁国与周朝的关系最为密切。所谓“周之最亲莫如鲁”“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因此,孔子自幼就在学习祭祀礼仪方面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天赋,与其殷商的血统以及鲁国丰厚的礼乐资源不能说没有关联。

孔子虽是宋国王室后裔,但由于家族的没落,到了其父叔梁纥这一代也仅仅做了一位没有什么实权的“陬邑大夫”。而且孔子年幼丧父,因此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即少年时期的孔子因生活所迫也常从事于一些助祭之类的工作,其形象与当时的儒者很类似。但凭借着聪慧好学以及超常的记忆与领悟能力,孔子在年少时就能精通礼乐,成为当时有名的礼乐大师,并获得了当时的鲁国国君的赏识。

与一般儒者不同的是,孔子志向远大,他十分敬仰古圣先王,尤其对制定《周礼》的周公敬佩有加以至心向往之,如其在晚年时曾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深知礼乐的教化对社会和谐安定的巨大作用,因此他的志向是恢复周礼,帮助君主以仁政治理天下,而不是局限于做一个衣食无忧的礼乐专业人才。也正因为这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儒的形象以及人们对儒的各种误解和偏见感到忧心。除了通过自己对礼乐的践行来提升儒的形象外,孔子也在不同场合为儒正名。在收于《礼记·儒行》孔子与鲁昭公的一段对话中,孔子对儒的品行、形象、操守、气质等进行了全面描述,由这篇对话可知,孔子所论述的儒的形象与境界已经超出了西周时的儒,完全是“士”甚至几近君子的风范。因此,可以将孔子所倡导的儒称之为新儒,以别于孔子之前的儒。新儒虽然也演礼习乐,但那只是一种修身传道的形式,因为新儒更注重个人身心的修养与境界的提升。孔子将旧儒升华为新儒,也为其创立儒学及儒家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儒学及儒家文化的创立

在孔子时代,由于孔子及其弟子也崇尚礼乐,所以孔子这一群体在当时就自然地被归为儒,称之为儒家。但孔子很少以儒自称,《论语》中也仅有一处提及儒:“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大概是为了回避当时社会人们对儒的不良印象,孔子常用“士”、更多时候是用“君子”来规范弟子的言行。随着这个以孔子为领袖的儒家群体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该群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儒学,而以儒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也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实际上,孔子并没有刻意去创立某个学派或开创某种文化,儒学和儒家文化是后世人们对孔子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原始的儒家文化实际上就是孔子思想,当然,孔子的弟子也参与了儒家文化的建设,因为孔子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展示出来,并通过自己以及弟子的践行得以让世人知晓。

需要强调的是,儒家文化的创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的“述而不作”就是对儒学创立过程的精准描述。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空空如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至高的中庸境界,而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所说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描述的也正是这种“空空如也”的境界。具有这种境界的人在解答他人疑惑时,就能够像《礼记·学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因此,“空空如也”“扣其两端而竭焉”正是在孔子身上自然体现出的中庸之道。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根本。

如果将儒家文化看成是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的核心“仁”就是从中庸之道上所生出的主干;而儒家文化的具体展现,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诚敬、宽容、慈爱以及六艺等则是从主干上生发出来的枝干、花叶、果实,以下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孔子对于六艺中的“射”曾有三处叙述。第一处为《论语·八佾》中“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该句强调射作为儒者的必修之课,可用于健身和习礼,而不是用于争胜负。第二处为《论语·八佾》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该句则强调君子不争输赢,只争相互的尊重,这是仁心的体现。第三处为《中庸》中“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该句则用射箭比喻君子的修身,即出了问题要找自己的原因,不能推给外部因素。这就要求君子时时都存一颗仁心,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进而真正明了中庸之道。射属于六艺之一,旧儒习六艺只是把它们当作知识或技能来学,用以充实自己的学问和修饰自己的品位。孔子则将六艺赋予了道的内涵,让弟子通过习六艺充实自己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因此,儒家文化是一门有道的文化。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将中华儿女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始于孔子的儒家文化犹如一棵参天大树庇荫了中华民族的代代子孙,历经了2 500年的岁月沧桑,虽也曾饱受磨难,但始终未能动其根和本,这个根本就是中庸和仁。与2 500年前孔子所处的年代相比,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不能照搬孔子在他那个时代的具体做法来解决当今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否则就会如孔子所言“生乎今之世,反(返)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但是,只要坚持儒家文化的根本,就可以使这棵古老的大树在当今时代发新枝、吐新芽,绽放多彩花朵,结出丰硕果实。

猜你喜欢

儒者殷商六艺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殷商遗址大搜寻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御风六艺
论语:儒者的诤言
论语:儒者的诤言
论语:儒者的诤言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论语:儒者的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