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探析
2020-01-02李泽伟
李泽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话语权建设,从而保障党和国家的话语凝聚力、引导力、影响力。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界定贯穿于他们共同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是统治阶级巩固地位的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统治阶级通过支配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进而支配人们的精神生活。只要社会的发展存在着阶级,统治阶级就会时刻把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性。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界定是在与资产阶级的对抗中,从“虚假的意识形态”发展到“观念的上层建筑”。列宁指出:“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4]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话语权与资产阶级的话语权有本质区别。没有任何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科学理论,资产阶级同样受到各种社会环境的制约。统治阶级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之后通常会充当两种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自身的话语权力。列宁指出:“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5]刽子手和牧师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引导社会成员的思想、管理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进而统一社会成员的价值理念,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本质上是指无产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通过掌握有效的话语表达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让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话语权。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科学性。只有理论具有科学价值,才能得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科学性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积极主动回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科学性离不开革命性,革命性离不开科学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实践,实践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革命性在这里主要是指反对资本主义鼓吹的超阶级、超党性的意识形态,表明无产阶级的立场,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的价值。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内涵。
其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是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错误思想。话语权的产生伴随着阶级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占有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占有精神资料生产的阶级,更能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无产阶级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利益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才能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说服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一元主导性。经过几十年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诉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话语保障。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泛滥,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人们的诉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人们思想观念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具体的表现形式,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不断加强与不同话语的交流,积极引导多样的社会思潮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要性
(一)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人文理念更多传入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国主流价值观产生碰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对我国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和思想文化的输入,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泛滥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误导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西方国家以其强势的话语霸权地位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声称他们的“价值观”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目标”。西方国家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手段极其隐蔽且具有欺骗性。它们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手段对我国进行所谓“普世价值观”的意识形态灌输,鼓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不断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清醒认识到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自身优势,实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并引导党和人民群众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从思想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
强大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标志。意识形态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政治号召、理论说服、凝心聚力、榜样示范等功能规范、引导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国家、政党和民众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软实力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占有先进文化资源是保障话语权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8]与此同时,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现着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约,话语权同样需要国家硬实力作为保障。文化软实力离不开经济经济基础的支撑,两手都要抓,实现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硬实力如鸟之两翼,需共同发展。
全球化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国话语权的内在本质,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却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腐朽的、落后的文化传入中国,进入人们的视野,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在重大问题上不能坚定政治立场,甚至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涵,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提升话语传播手段。通过主流媒体的文化传播,塑造人民群众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和增强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需要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处理国际事务和应对各种国际问题中的一种话语表达,它彰显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领域频繁发声,为国际社会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西方国家长期利用话语权输出意识形态,运用话语霸权控制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谋利益,面对这种话语霸权的影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9]话语权的争夺是国家实力的竞争,中国要敢于在国际中发声,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主动出击、敢于亮剑、承担责任,如此才能在国际上捍卫自己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掌握国际话语权,一方面要主动发声、敢于发声,积极构建有效的话语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完善话语体系建设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只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内容,才能为争夺国际话语权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保障,为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丰富和创新话语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源。掌握国际话语权,就要真正把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声音传播好,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的中国,进而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四)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要求
执政合法性与执政党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系的。纵观历史发展,任何一个政权或者一个政党,其执政地位的稳定性、执政前途的顺畅、执政命运的脉搏,都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接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表明,政权的丧失与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其合法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意识形态理论,加强话语权建设,构建话语权体系,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得到人民的支持、获得人民的认同,巩固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内在要求,也为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话语保障。
任何政党合法性的获得都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保持党的合法性,就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理论上推陈出新、在方法上破立并举,增进我国话语权的主导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助推器。党的执政合法性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任何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理论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发展理念,挖掘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破除原有固定的话语体制和机制,解决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五)实现中国梦的话语保障
中国梦的实现是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只有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在国际上敢于发声、在国内敢于直面各种问题,才能使中国梦的价值深远持久地影响每个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中国梦、认可中国梦,事关中国梦能否在人民群众中凝聚社会共识、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共识。中国梦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智慧的凝聚、力量的来源、话语的基础,中国梦的实现要凝聚全社会共识、汇集人民群众智慧、聚集全民族力量,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引领、舆论导向作用。
中国梦的实现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中国梦的价值内涵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之中,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增进人民的“四个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民众思想的作用,与时俱进中国梦的话语阐释是马克思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表达。无数实践证明,中国梦的实现与话语权的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离不开话语权。失去话语权的保障,就难以真正实现梦想,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