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场与展品视域下美术馆展览场所的空间探究

2020-01-02张茗舒

文化产业 2020年18期
关键词:展场展品艺术作品

◎张茗舒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0)

通过对美术馆展览空间的探析可知,美术馆不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突破了固有的空间概念,由特定的人(观众)与特定的事(展览)占有特定的意义的环境空间(美术馆)共同建造的创作“场所”。画廊的展示空间不再是被动的展示容器。美术馆建筑本身也成为艺术作品,展览空间属性不再单一,更是精神与思想传播的场所。可以说展览空间及展品,突破了以往的中性展示背景,以展览品的姿态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以独特的新奇的空间场所成为一件特殊的艺术作品。

一、何为场所

根据场所基本属性,将其划分为自然场所和人工场所,而人工场所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有若干功能,从属位置也多有不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事物的总和是“生态特征”,这也是场所特性的一种体现,其场所又可以看作社会中的环境整体的现象。例如中国美术馆,是一种人工的文化场所、是一种艺术品的容器,将艺术和文化包装在中国美术馆中;所需关注的不仅仅是空间构造,更需要的是对中国美术馆进行结构探讨其场所特性。

二、展品与展场

研究美术场馆时就如绘画、雕塑等作品一样,美术馆、博物馆也应将其陈列在历史长河中进行探讨。在研究美术馆中展览的空间时,其流变的历程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对美术馆空间的理解更加深刻。展场的历史也是美术史中的历史,二者不可分割开来看,而展品又是展场中必不可少的。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一体;到架上绘画的兴起展品不再固定的存在某一展场;再到现代展场与展品的关系互相结合。

在艺术出现的早期,许多古老的艺术就永远存在了,并且都是长时间的存在于某一场所。由此看来艺术作品与它的环境之间似乎存在着概念上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作品依所处环境而建立,并且长久地融为一体。

由于新艺术风格的发展,艺术作品与环境场所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密不可分。欧洲架上绘画的兴起打破了艺术作品只能存在于某一场所的意义。随着架上绘画的艺术创作形式的兴起,方便携带的绘画作品逐渐在14世纪渐流行起来。虽然依附于建筑场所进行的艺术创作依然进行中,但脱离场所而进行的艺术已十分普遍了。

近代艺术展览中,展品可以和展场分离开来,艺术的创作不再依靠建筑而产生,这个时候展品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展场,与之结合成新的展览,这时艺术作品作为展品出现了。观众可以到展馆欣赏到独立的艺术作品。在这个时期,艺术展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展品和展览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传统沙龙展览的特点是将艺术作品从地面悬挂到天顶,艺术家或者观众并没有视觉上欣赏的效果,根据当时社会文化来讲此时艺术单纯属于贵族的艺术,所以此类展示方式与展示场地是为了贵族而举办的。与传统沙龙展览不同,印象派时开始将作品开始被悬挂在两条直线上,这样更加贴近观众的视角。同时,展场的颜色也有所改变,与所展示的展品互相补充。

在艺术环境的早期文化里,对艺术品鉴赏不能够脱离其展示的环境空间,对于展品的研究也是离不开它最早出现的环境文化。展馆对于艺术也不能再享受和选择特权。尼古拉斯·德·奥里维拉(Nicholas De Oliveira)、尼古拉奥克斯利(Oxley)和迈克尔·皮特(Michaelpitt)为艺术展览空间提供了一个新的定义: 艺术展览空间不仅仅意味着某个地方有一件作品,也不仅仅意味着作品就是那个地方。

三、展场及展品

现代艺术展览的展场功能多有不同,其展示的环境不仅是展品摆放的空间而且已经介入了展览,成为了的展示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美术馆的展览空间被重建成一个象征意义的空间。在展览期间,观众将不会看到独立于展览场地以外的具体作品。当谈论展览馆中的特定艺术作品时,艺术品与周围的场所融为一体。所出现的展览空间、围墙也已成为此特定的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以及观众与展品的关系,展览厅也是多元化的。在传统美术馆的展览空间中,展品与观众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策展人为观众预先准备好游览路线,而观众与现代美术馆展览空间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观者,更是参与者、读者。有时观众与展品的界限模糊化,公众介入到了艺术品创作中来,成为了配合艺术展览的一部分,类似于行为艺术,公众成为了艺术家邀请来的“展品”,许多艺术家也和观众进行沟通使观众配合他们进行艺术创作。

展览场所就像是框架,而展品类似于图画。美术馆的原始展览框架已经记录在艺术史中,因此通过艺术史研究展览史,可以确认艺术在艺术叙事模型中的地位,即一种语言至上的地位。可以看出这种以往的展览框架不再适应时代中的当代艺术展品展览方式,以往的展览方式逐渐被淘汰,不再适用于当代艺术的展览方式。当代艺术展品介入到展场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框架,这种框架里展品地位模糊化,展览发生即特殊的“展品”。

现代美术馆几乎没有固定的重要展品,美术馆生存主要取决于多个展览,生存形式不再单一化,无论是大规模的展览,特展、联展还是个人展,展览活动成为了现代艺术馆的生存背景。“以往,那些艺术类别总是为艺术提供它所需要的一种固定框架,现在,这些艺术类别正在瓦解。艺术史以往是另外一种框架,它之所以被选中,目的在于以透视的方式认清艺术事件。所以,艺术史的终结是一种叙述的终结:要么是因为叙述正在发生变化,要么是因为迄今为止的意义上不再有什么东西可以叙述。”传统展品为展览展场提供了框架的唯一可行性,而现代艺术展品展览模式打破了该单一的框架。

四、展场中的策展人、艺术家与观众

与编写作品历史不同,展场的设计和建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和技术技能。策展人、艺术家、建筑师和其他专家之间必须保持思想上的密切联系,才可能达到所谓的理想效果。在现代艺术的追求上,艺术家开始寻找艺术上的自主权,艺术家开始对艺术作品保持自决权,艺术家不再考虑公众的解读和声望,他们开始要求形式上的自我决定;事实上,他们被赋予了这种能力,但仅限于此。虽然艺术家可以创造他或她想要的东西。但不能保证可以在公共场所如期展出,每件展品都会被观众评价,然而观众的解释和评价破坏了艺术家渴望的艺术自由与独立性,策展人的定位在艺术家、观众与展场之间,在期间游走。

猜你喜欢

展场展品艺术作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
国宝展品被盗案
对“展场”的再认识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