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以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社区为例

2020-01-02陶光芬张卫敏

文化产业 2020年18期
关键词:贵安布依族民俗文化

◎陶光芬 张卫敏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社区党支部 贵州 贵安561100)

乡村旅游是指以“三农”为主要依托,将农村景观作为一种可消费的自然资源,将民俗文化作为可消费的人文资源,伴随原生态的农业产品消费,而形成一种新型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以城镇居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新型精神消费模式。

一、贵州省贵安新区平寨社区概况

平寨社区原属于清镇市管辖的一个特殊布依族村寨,面积9.2平方公里,共有平寨、坤山、大坝、破塘、新寨、旧寨、克酬和磨介八个自然村寨,2013年4月划归贵安新区管治。在区位上,平寨北接马场镇,有黔中大道、兴安大道和贵广公路穿腹而通,地处省里高度重视的贵安新区核心地段。平寨社区92%以上人口为布依族。2013年4月,随着贵安新区的成立开发及建设,平寨社区被确立为贵安新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第一批示范点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寨社区2013年8月底前完成了平寨、坤山、破塘、克酬和磨介等几个村寨的房屋立面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房屋确权、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改革等,将平寨村打造成为4A级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村,并定名为“北斗七寨”。在平寨、新旧寨,新增了大量的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景观和道路工程,如河道景观改造,荷塘建设与木栈道建设,田坝雕塑景观、六月六商业风情街、停车场、市政路等工程项目,并初步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贵安区政府在平寨村的投入建设费用高达2.5亿,形成了以民俗旅游为主导的民旅休闲度假服务产业链,把平寨布依族的竹竿舞、山歌对唱,刺绣、婚俗等民族风情活动登台表演,成为游客到平寨旅游的主要吸引力,打造成为平寨民族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成功的一张名片。

二、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俗节日的继承呈现出“断代”现象

平寨社区布依族传统中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区民族的节日和习俗,节日种类多,每个节日都有对应的习俗。比如正月十五的生产开工仪式,油团节制作团油粑馈赠亲友,二月二扶龙气,三月三扫墓,四月八供奉牛王神,六月六祭祀水神、山神、树神、田神等,还有雷神节用粑粑果供雷神等一系列活动。比如春节期间在出行之前必须举行两个仪式:“抱财归家”和“送祖宗”。出行仪式后,人们就可以互相串门拜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动的内容有踢毽子、荡秋千、打陀螺、骑马、射箭等。在长期的社会变迁中,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渐渐被简化、遗忘。

造成这种习俗传承“断代”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发展,人们为了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追求经济发展中去了,没有工夫来继承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些风俗习惯。二是时代进步了,人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对于那些祭祀、求神祈福的活动,在年轻一辈人眼中,属于迷信行为,他们不愿意去触碰。三是因为举行活动所需要的场地、道具等,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地消失,比如射箭、骑马、扭扁担、吹唢呐等,没有了道具,也没有相应的继承人,自然而然地就断代了。

(二)民俗文化的开发存在的“伪民俗化”等问题

平寨社区作为一个新的乡村旅游开发试点,不可避免地存在上述问题。纵观整个社区,深入村民家中访查,几乎没有人家还保留着先辈们使用过的器物,家家户户使用的都是现代化的物品。在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少数村民家中还留存着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老物件,但是经过政府统筹规划、开发之后,所有的老物件都被集中到布依文化馆中去了,被当作标本一般陈列在橱窗里。在文化馆中发现,有的物品还是仿制的,是政府为了丰富所谓的民俗文化内涵,找来了村寨里老一辈的手艺人,根据残存的记忆加工出来的,这便是“伪民俗化”。虽然它仍是布依族人生活所用的器具,但是缺乏文化的积淀,缺乏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民俗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如果将它束之高阁,远离了生活,它便只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说,所有文化的内涵都是生活赋予的。尽管有长篇大论对它进行介绍、有解说员对它的用途进行细致的讲解,但是在游客眼中,远不如亲自看见有人使用,或者亲自使用所得到的感受和印象深刻。加上文化馆所收藏的物件并不是全套的,或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或是一个单一的板块,各单元之间,各板块之间,总体上都很难形成有机的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参观者看到所谓文化事象时,看到的是单一的文化符号,而这个符号赖以存在的系统则不能被显示出来。

(三)民俗文化的开发存在景观化、商业化的倾向

平寨社区被誉为“黔中桃源”,不仅民族文化厚重,八个村寨各具特色,从远处观看,整个社区古色古香,幽深宁静,在这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醇香的小缸米酒、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散发古朴的民族气息和蕴藏着古老民族的神秘”,这一切,往往令长处于城市喧嚣的人们看到一种安宁,进而心生向往,希望身处其中,找到如临世外桃源之感。但是当地政府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时候,将文化做成了景观,例如在克酬寨,就将具有历史感的风柜和磨盘等做成了一种供人观赏的景物、用浮雕的形式呈现古代布依人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景。甚至连他们的布依神鼓,作为布依族人民信仰的寄托,按理说应该是要供奉起来的,但是也被做成了一处景点,供人观赏。然而这些景观、景点在旅游发展中,如果要想好好保存,就必须禁止人触碰,这样的话无疑是拒绝游客步入民俗文化之中,让游客失去了亲临文化语境中体验文化的机会。民俗文化因此也就很不幸地成为与观者有距离的、静态的、文献式的、“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文化景观物象,进而丧失了原本该有的鲜活性,时日一长,游客就会审美疲劳,提不起观览的兴致。

三、结语

针对目前存在的民俗文化断代、伪民俗化、景观化、商业化等问题,威胁着乡村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应作为基础内容予以重视。我们要找准当前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才能为今后找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找到更好的策略。

猜你喜欢

贵安布依族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布依族武术与跆拳道的关联研究①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奋进贵安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贵安新区:“低冲击开发”建新区
贵安新区:6月13日举行创客创业大会
定格美丽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