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峒中大板瑶族传统婚嫁习俗变迁及其影响

2020-01-02李高尚薇卢菁菁

文化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板瑶族婚恋

◎李高尚薇 卢菁菁 许 斌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起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增加民族之间的沟通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依托于不同的民族,呈现多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融合,通过民族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构建起多民族兼容并蓄的族际共生模式。我国广西与越南边境的峒中地区大板瑶传统婚嫁习俗的变迁,便是文化变迁对边境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影响下的地方性解释。

一、大板瑶婚恋关系

婚恋关系是成立家庭的基础前提,也是缔结家庭的纽带。人类通过婚恋关系组成婚姻从而发展延续,而民族的婚恋关系和当地生产力的发展、风俗习惯有着极大的联系,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峒中地区大板瑶的婚恋制度随着大板瑶群体的发展逐步形成,同时也融合了古代瑶族的婚俗特点,反映出汉族婚姻文化对该地区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峒中大板瑶简介

峒中大板瑶主要居住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的最西部,最有代表性的细坑村处于西南山麓的崇山之中,海拔高度达到了320米,由于村民的房屋建筑都位于山沟的两边,所以名为“细坑”。细坑村东面为大坑村,西面是平村,南面与越南接壤,细坑村是“纯瑶村”。该地区常年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当地的经济主要来自农业种植。

峒中大板瑶并不是此地的原著民。越南在晋代时期还属于我国的藩属国,并没有现在的国境之分。当时的饥荒和战乱很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官吏压迫,有一批瑶族一路南下,迁徙到湖南、湖北、广西桂北、桂林、柳州等地区,甚至一路南下迁移到越南地区。到1979年前后,一部分瑶族人被越南当地原著民赶回中国,其中有一部分被安排在广西峒中、十万大山、靖西等广西延边地区,一部分安排在广东和海南岛。十万大山中设立了很多林场安置瑶族人,同时也有一些瑶族人不以林场为单位分住在峒中的越南边境山脉之中,这就是峒中大板瑶的来源。这时就出现了跨境通婚的现象,在调研过程中峒中县的一位村支书就是越南人与瑶族人通婚的后代。

峒中大板瑶人非常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的传统服饰也独具特色。阿波节通常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四、四月初四、七月初七举办,可以认为是当地的情人节或者是感恩节。在节日当天,当地的男女都会穿上本民族的传统服饰,男子的服饰和汉族服饰类似,女子的服饰则充满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她们的头饰为方柱形红帽,上衣是长到膝盖的黑色绣花对襟衫,下身为黑色绣花长裤。

(二)峒中大板瑶的婚恋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因素,瑶族与壮、汉两族相对隔离较多。瑶族居住在山上,壮、汉两族居住在山下。大板瑶人非常重视婚恋习俗,当地的传统婚恋习俗主要源自中原地区古代婚俗,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当地特色。大致可以分为恋爱、说亲、订婚、送书、结婚五个环节。

大板瑶传统青年男女的相识、相爱,都会循着一般瑶族传统的发展规律。这些青年男女通过喜庆活动相识,产生好感之后会互唱山歌,通过山歌确定恋情。当双方经过多次交往,愿意结成夫妇之后,会商定告知各自的父母,征得父母的同意。

在当地的婚恋习俗中,男女方之间的恋爱仅仅是婚姻实现的一个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相恋的男女最终是否能成为夫妻,主要依靠各自父母的认同,因此他们要面对两边父母的考验。男方需要在父母同意之后,再经过女方父母的认同,然后由媒人提亲,女方同意后告知自己的生辰八字。这一环节双方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媒人的角色一般由舅舅充当。

双方父母同意之后,下一步则是订婚。整个过程并不复杂,但是方式非常特别。媒人到女方家里,将槟榔放入碗中,然后盖10对筠叶,女方同意后婚约达成。订婚之后,男方应该通过师傅选取吉日。确定日期之后,媒人或者男方的父母带上订婚礼交送婚日书。送交之后等待人丁家畜是否安详,无凶兆才能生效。

婚礼是当地恋爱婚姻的高潮和重点,整个过程前后需要三天时间。结婚前一天,男方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结婚当天,需要进行相当隆重的拜堂仪式,邀请女方的亲朋好友参加。成婚后一天同样需要请女方的亲朋参加,方便男女双方的亲人进行互相交流,一直到下午送客之后才认为婚宴结束。基本的仪式通常是新娘盛装去往男方家中,送亲的队伍一般为80到100多人,男方也会派出迎亲队伍;两支队伍在男方村外集合,双方见面之后,新娘将嫁妆中的新衣全部穿上;男方会给新娘和送亲者每人一串猪肉,待女方用完餐之后,再鸣礼炮、敲鼓、奏乐把队伍迎至男方家中,新娘则在伴娘陪同下进入大门外的茅棚拜堂。可以看出,大板瑶在婚礼中的拜堂礼受到了汉族婚礼习俗的影响,不过在形式方面有所不同。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大板瑶地区扩大了通婚的地域范围,在与其他瑶族通婚的同时也会选择与汉族、壮族人结成婚姻关系。近年来,年轻人的对象选择主要以感情因素为主,婚恋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跨族通婚现象,与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地人开朗乐观的思想有很大关系。瑶族认为男女平等,女儿在长大之后也可以通过招婿的形式孝顺父母。广西地区瑶族的上门习俗没有显著不同,一般都是男子进入到女方家庭,不受社会歧视。

二、峒中大板瑶婚恋习俗的变迁及影响

(一)峒中大板瑶地区婚恋习俗变迁

当前,大板村的婚恋形式受到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实现了传统向现代婚恋形式的变迁。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从相亲形式转化为自由恋爱。据了解,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些年轻人在打工之地会遇到相爱的人,他们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会共同回家买房结婚。虽然相亲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相识形式,不过媒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被消减。由于自由婚礼的盛行,当男女双方想要缔结婚姻关系时可以请中间人帮助完成婚礼。第二,中式婚礼向西式婚礼的转变。随着与外界交流愈加广泛,一些外嫁的大板瑶人有时会与汉族人一起选择采用西式婚礼,在西式婚礼盛行的同时也促进了婚姻形式的简单化。

(二)婚恋习俗变迁的原因

峒中大板瑶人的婚姻习俗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实现从传统的婚姻习俗向现代婚姻的转变,其根本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婚姻法的保障。新中国婚姻法的颁布,促进了当地婚姻习俗的变化。婚姻法中明确要求要废除包办婚姻的形式,同时也指出了婚姻关系的形成需要在结婚双方自愿情况下达成,不能够通过强迫方式或者对其加以干涉。这些婚姻条款,使当地婚姻习俗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广西地区的发展,也促进了大板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峒中大板瑶的很多青年人开始外出务工,相互认识;另一方面,峒中山林之间多生长八角、桂皮等经济作物,带来更多商业来往,甚至带来了外地新的劳动力,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聘金金额变化也是一个重要证明,从米酒、花生等物品变成了万元以上的聘金;嫁妆也从以前的衣物等转变成各种家具,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在婚礼方面的花费也进一步增加。

教育文化的普及。大板瑶人同样十分重视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倡导和普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大板瑶子女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更容易接受当今的文化思想和文明婚姻观念;越来越多的大板瑶族子女考入理想的大学,把大板瑶文化传播出去,同时也将外来文化带入当地生活中。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递影响着当地人的婚姻习俗,是导致大板瑶婚姻习俗变迁的重要因素。

(三)大板瑶婚嫁习俗变迁的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都保留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间互动往来更加频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民族能够在保持各自民族特色的同时,实现相互交融交汇,使各民族间团结共处,守望相助,建成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峒中大板瑶地区婚姻习俗的改变,也反映出当地人从物质生活到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当地年轻人外出务工人数增加,这也扩大当地人同其他民族之间的往来,择偶范围也从单一的族内选择扩大到了其他民族。跨族通婚,扩大了择婚范围,有助于优生优育;婚姻选择范围的扩大,促进了民族之间文化交融。各族融合,相互带动,为瑶族人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也加快了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三、结语

峒中大板瑶的婚姻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也展示出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受社会发展影响和现代信息的冲击,大板瑶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大板瑶传统婚姻习俗是大板瑶文化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会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而发生变迁。这种变迁使各民族间的往来更加频繁,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共同体建设。

猜你喜欢

大板瑶族婚恋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冷床自动上料效率提升的研究和应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大板公主
浅谈大规格陶瓷砖的终端推广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