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华国际学生中国文化与中国发展认知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
2020-01-02纪晓琳
◎纪晓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 北京 100024)
随着国际合作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到我国留学,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及其人际关系网在其母国乃至国际舞台上产生巨大文化影响和传播力。国际学生在华期间除了学习汉语知识外,也要努力加强对中国文化与发展的认知,培养对中国的热爱,为以后维护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讲好中国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方法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国际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初步探究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及发展的认知情况。通过问卷星共收回有效问卷147份,调查对象来自英、美、法、加、俄、荷、日、韩、苏丹、南非、厄瓜多尔等50个国家。调查问卷有选择、填空两种模式,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则由学生填写主观答案。
调查问卷包括: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国别、来华时间、专业、汉语水平等;第二部分调查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发展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调查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和方式等。
二、调查实施与研究结论
(一)研究样本情况描述
1.年龄:参加调查问卷的国际学生年龄主要集中于20-25岁之间,占76.3%;20岁以下的占16.3%;26-30岁之间的占5.4%;30岁以上的为2%;
2.性别:男生占34.69%,女生占65.31%;
3.来源国:韩日学生占比37.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占比42.2%;发达国家占比13.4%。其他国家占6.8%;
4.来华时间:0-6个月占51%;6个月-1年占8.2%;1-2年占13.6%;2-3年16.3%;3-4年占10.9%;
5.学习汉语时间:0-6个月占23.1%;6-12个月占4.8%;1-2年占20.4%;2-3年占31.3%;3-4年占17.7%;4年以上占2.7%;
6.学历:本科在读及本科占93.2%;硕士占3.4%;博士占0;其他占3.4%;
7.专业背景:汉语专业占59.2%;艺术类专业占8.2%;酒店管理占8.8%;旅游管理占8.8%;国际关系占12.2%;心理学0.7%;国贸占0.7%;医学占0.7%;物理占1.4%;翻译专业占0.7%;电子工程占0.7%;体育占0.7%;法律占1.4%;记者占0.7%;教育占0.7%;日语占0.7%;家政占0.7%。
(二)研究结论
1.总体情况
总体来看,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及中国发展的评价是积极正向的,例如有76.8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文化了解甚至很了解,有83%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对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也从侧面反映,汉语文化教学的效果较好。63.27%的学生认为中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和发展时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国籍、汉语水平、学习汉语时间、来华时间对国际学生认识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明显。在语言的认知方面,日韩国家学生对汉语的认同度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汉语的认同度高;在使用汉语与人交流的意愿和频次上,日韩学生相对比较少,他们的口语相对更需要提高和强化;在文化认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对中国文化与发展更感兴趣,而且他们更愿意接受且喜欢与中国人交朋友;但日韩学生相对弱一些。
在国籍与汉语水平、性别、学习汉语时间的交互影响调查中,未发现明显性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发展的认知程度明显偏高。且调查显示,国际学生文化认知程度与汉语学习时间、水平为正相关,学习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认知水平,汉语水平越高,对中华文化与发展的认知和认同水平越高。
2.对中国文化与发展认知分析
(1)通过数据发现,在来华国际学生中提到中国,首先想到汉字(33.33%)的第一认知已经取代功夫(8.16%)和龙(4.08%)等传统刻板印象而成为新的中国代表符号。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认知方面的多选题目,通过数据发现,在华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了解一些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民俗。对中秋节(82.99%)认知竟然超过春节(76.87%),让我们略感吃惊;端午节为57.82%,而对清明节(38.78%)的认知度较低。
(3)关于中国古代和现代“四大发明”调查中,发现来华国际学生对古代四大发明不了解的占65.3%,但是能正确写出“四大发明”的只有15%。对于现代“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的认知程度高,65.64%的人都选出了正确答案,支付宝的认知率更高达87.07%。以马云为代表的一些电商平台大佬的被认知度也超过了以往对功夫明星的认知。同时,国际学生对这些技术的满意程度非常高,许多学生表示,中国的这些新发明使他们受益颇多,并希望这些技术早日引进到他们的国家。同时,中国的外卖和快递也得到了较高的认知评价。
(4)关于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很多国际学生来华前认为“中国制造”仅限于一些低端产品,但来华后发现“华为”“小米”等科技产品,是非常值得信赖的高质量中国制造。有高达85.03%的学生使用中国制造品牌,其中31.29%的学生频繁使用。有10.2%的学生选择中国制造作为首先想到的中国符号,有84.36%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科技实力强。以上这些都跟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与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以及宣传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
(5)国际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依次为网络(74.15%)、电视电影(55.78%)、学校课程(47.62%)、平时交流(42.18%)和书籍(25.17%)。数据表明,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及媒体了解中国文化,显示出其重要性。网络和新媒体节目是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一大途径,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是在现代社会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现方式,应更好加以利用。课堂教学是重要途径,要强化其基础性作用。数据表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是通过多渠道来认知,并不局限于一种。
(6)良好的中国公民形象是树立国家形象的关键,也是影响国际学生是否愿意融入中国文化环境的因素。调查显示:有23.23%的学生认为中国民众素质非常好,有39.46%认为比较好,24.49%认为一般,还有12.93%的认为中国民众素质比较低。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民众的素质可以给国际学生一个较好的人文环境。同时我们发现,有2.72%的学生虽人在中国,但不愿意跳出本国群体的舒适圈,在日常生活中从不接触中国文化;有11.56%的学生不经常接触;42.86%的学生偶尔接触中国文化,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来自韩国。
(7)在“哪些中国文化让你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语言与方言、传统文化分别以23.13%、21.09%、19.73%的占比位列前三。食物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烤鸭、锅包肉、火锅、麻辣香锅、烤鱼等是国际学生最喜欢的中国菜。方言不仅具有地域特色和感染力,也承载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数据表明,汉语达到中级水平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产生对方言的兴趣。调查显示,国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和行为规范更感兴趣,例如,有53.74%的学生认为中国人很孝顺父母,43.53%的人选择中立,是因为在与中国人接触中这方面涉及较少。
(8)在华国际学生对中国现有物价和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很高。有76.87%的学生认为中国的公共交通既方便又便宜,有64.63%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物价适中甚至比较低。数据表明,中国政府在便民方面的管理是非常有效的。
(9)对来华前后中国印象的调查中,68.71%的学生认为来华前后对中国的印象差距比较大。来华前更多的是通过本国的媒体来了解,存在很多不客观的刻板印象,来华后通过学习、旅游、与中国人直接接触,发现认知有偏差。在形容中国的题目中,只有3名同学是负面评价(因为空气不好、大声喧哗、爱面子),98%的学生用了比较客观且正面的形容词。在最喜欢的城市与名胜古迹调查中,北上广成为最喜欢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代表着中国快速发展,是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与发展的前沿阵地。
⒊调查数据分析小结
在华国际学生对中国持有正面印象,对中国的整体评价较高,认为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政府和科技实力强大,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在华国际学生更注重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用价值,虽然觉得汉语难学,但由于中国快速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他们认为学习汉语具有实际意义。但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华国际学生对中国及国人的评价相对客观,既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三、提高国际学生中国文化与发展认知的建议
(一)设置科学、高质的中国文化课程
利用好学校教学这个阵地,学校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和国际学生所处的主要环境,对他们的文化认知有着重要影响。在汉语初级水平教授阶段,应重视交际文化,通过情景设计等方式,让国际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更多理解中国的交际方式;而在中高级阶段呢,通过阅读材料、课后扩展等方式来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中国当今发生的时事等等。其次教师要注重根据国际学生背景适当调整中国文化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文化教学和知识内容的教学尽可能合理安排。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除了课程安排外,学校应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例如汉语角、国际学生走进中国家庭、社区等。让学生通过与中国民众的交流,扩大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宽度与深度。
(三)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推介优秀的中国文化
积极开展文化外交,举办多元化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举办中外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等,以多种渠道及不同的形式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既能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也能向世界展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研发新的文化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培育出在国外消费者中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华文化品牌,将中国文化向海外成功传播,为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打下良好的根基。同时培养已经在华的国际学生,做好中国文化与发展的亲历者和讲述者,从而“全面开花”,使中华文化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