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设情境建立高效有趣的盲校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2020-01-02蔡黎萍
蔡黎萍
新课标背景下,对于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相关教师必须针对盲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相关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知识,使其可以秉着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而且还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以便可以很好地调动盲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主加入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而在高效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全面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提高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标背景下盲校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一)重视前盲文学习
盲校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无论是课文阅读,还是作文写作,都是通过摸读与书写的方式来进行,同样,这也是盲校小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因此,要想顺利地开展盲校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相关教师就要对小学生前盲文学习给予一定的重视度,将其作为首要语文教学任务,尤其对于刚入学的盲校小学生而言,只有熟练掌握前盲文技能,才能顺利地学好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因此,重视前盲文学习,是新课标背景下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引以为重的教学内容之一。
(二)突出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常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对于盲校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着重突出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促进这些被先天性生理缺陷所困扰的小学生能够具备与正常小学生相等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让其摆脱心理的自卑感,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的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突出口语交际教学,也是新课标对于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须加强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
(三)强调综合性学习
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当下,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要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关键教学任务,以便让这些视力残疾的学生能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为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盲校教师就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及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当前盲校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问题
(一)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从当前盲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尽管大部分盲校都会按照新课标要求,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推进主体课堂教学,但是仍有部分教师仍然按照传统一站式教学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上盲校小学生自身缺少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因此,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
盲校学生由于自身视力存在缺陷,所以,其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就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从而导致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也会出现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相应的课程内容,还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来体会文章内涵及情感表达,但是很多盲校学生都会因为自身的自卑心理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文章朗读,体会文章情感,这样不仅会降低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会给盲校小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三)学生认识能力偏低
受生理缺陷所影响,大部分盲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视力存在障碍,所以认知能力也是与初高中同学差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其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很难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进而既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又会给自身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三、盲校小学语文高效有趣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及相关教学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盲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相关教师摆脱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困境问题,就要遵循新课标要求,根据盲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情境教学法来为学生营造高效、有趣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提高盲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实物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盲校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进一步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实物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有助于盲校小学生更好地认知物体形象,理解课堂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触摸对荷叶有着更深的认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真实的荷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观察和触摸,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你对荷叶的印象是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充分被调动起来,进而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荷叶是圆圆的,像扇子一样”“摸上去凉凉的”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具体感受,以便可以激发学生对荷叶的喜爱,调动其潜在的学习意识和认知能力,进而能够有感情地对课文进行朗读,实现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在盲校教学教育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利用其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降低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相关教师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传统节日》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传统佳节过节的视频以及放鞭炮、各种节日晚会的音频等,以便让学生在观察和倾听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的气氛,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自卑感,大声对课文进行朗读,使之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真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角色,让其对课文进行分段朗读,然后在朗读后创设下列问题情境“说一说作者在文章中共体现了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这些节日中,最隆重、喜庆的传统节日是哪个?平时和爸爸妈妈在这个节日里会怎样度过?”等,并鼓励那些自卑感强的学生进行详细的描述。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不仅被大大激发出来,而且在教师的鼓励下,也逐渐消除了心里的自卑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进而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通过现场教学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
要想促进盲校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推进小学生实现健康全面发展,还要通过现场教学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文章朗读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陶罐和铁罐道具向学生进行展示,并逐一地组织学生到讲台前对两个道具进行触摸,让学生说一说两者的区别,哪一个更加坚固?这样学生通过触摸,不仅对两种不同的罐子有着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也能对文中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有着更深的理解。随后,教师还要再展示出一个充满锈蚀的铁罐让学生观察、触摸,并引出课文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若干年后,铁罐会充满锈蚀,甚至氧化腐烂掉,而陶罐依然如故,这样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学生既可以获得直接的感知经验,又能体会到故事中的道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即做人不能像铁罐那样骄傲自满,只能看见别人的短处,要像陶罐那样谦虚而不懦弱,能够发现身边人的优点,正视自身的缺点。
(四)通过游戏扮演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盲校学生由于普遍年龄偏小,所以在语文课堂中也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这样就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改善现状,相关教师就要结合盲童的天性,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个游戏扮演的教学情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保证游戏活动符合盲童视力障碍需求,尽量减少观察学习环节,组织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由教师出谜语题目,学生猜,如:“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猜一人体器官。待学生猜出谜语后,还要出示相应的教学课件,带领学生一起熟悉课文内容,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中的角色“爸爸、妈妈、姥姥”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模仿爸爸、妈妈及兰兰的语气和动作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爸爸在夸奖兰兰时,要在脸上体现出自豪幸福的神态;妈妈在夸奖兰兰时要表现出高兴的心理;姥姥在夸奖兰兰时要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通过这样创造性的表演,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四、结束语
要想进一步提高盲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盲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相关教师就要秉着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技术、现场教学、游戏扮演以及实物体验等多种教学模式来为盲校小学生营造一个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使其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