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在读生旅游状况调查研究
——以廊坊市为例

2020-01-02魏宇君高俊杰尹镈文刘津雨

文化产业 2020年24期
关键词:在校生廊坊市被调查者

◎魏宇君 高俊杰 尹镈文 刘津雨

(河北农业大学文管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0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019年全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1]。由此可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自我生活能力和相对自由的时间;同时还具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以及追求梦想的冲动。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旅游消费群体[2]。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等1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4万余人[3]。本调查以廊坊市高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选取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回收问卷402份,其中有效问卷317份,问卷有效率78.86%。

一、廊坊市高校在校生旅游特征分析

(一)旅游意向与旅游动机

调查数据显示,在旅游意向方面,从整体上看,按照对旅游的喜好程度依次分为“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非常不喜欢”,占比分别为35.52%,47.4%,11%,6.7%,2.96%。其中,喜欢旅游的人占比最多,非常喜欢的次之,两项合计占比超过80%。表示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人合计占比仅不足1/10。由此可见,在旅游意向方面,廊坊市高校在校生对旅游整体持积极态度。

在旅游动机方面,廊坊市高校在校生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为出游目的的占比最多,为39%;为了散心、释放压力的占比次之,为27.62%;以纯娱乐消遣为目的的出游反而不太受到廊坊市大学生的欢迎,仅占比4.75%,除“其他”外,占比最低。由此可见,廊坊市高校在校生出游更加侧重于精神充盈,旅游动机强烈。

(二)出游方式和出游目的地选择

在出游方式方面,有出游意向的被调查者中74.5%的选择自助游,只有19.65%的被调查者选择跟团游。在旅游伴侣的选择上,32.7%的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出游,27.85%的被调查者选择和好朋友或另一半出游,也有18%的被调查者选择和父母或其他长辈一同出游。并且接近2/3的被调查者选择网上订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互联网渗透率的逐渐提升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旅游行业,伴随大学生独立性的增长,他们将会成为旅游行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构成。

在出游目的地的选择上,34%的被调查者选择省内游,38.4%的被调查者选择周边省份出游,21.9%的被调查者选择国内其他热门城市游(距离较远),14.1%的被调查者选择国际游。由此可见,本科院校在读生更加倾向于距离较近的出游。

(三)出游消费水平和考虑首选因素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旅游消费处于中低档消费水平,其旅游大多数以短途旅游为主,超过2/3的被调查者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是1000-3000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可用于旅游消费的金额十分有限,主要的旅游消费来源是生活费、奖学金和兼职收入等[4]。

大学生是游走于校园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群体,其物质生活条件和心理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点。大学生出游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兼职收入和生活费,并且其本质上在社会属于弱势群体。出游考虑的首选因素中,选择“安全”的人数占比最多,为27.92%;选择“经济”因素的次之,为22.3%,后依次为“吃”“娱乐”“住宿”和“交通”。

除此之外,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市本科院校在读生的出游频率、出游时间安排、旅游消费构成、满意度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特征:(1)多数出游频率为1-2次每年,选择自由安排时间的居多;(2)旅游消费构成方面,“购物”在大学生旅游消费中占重要地位,超过2/3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的25%都用来购物;(3)超过75%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有较为愉快的旅行体验,满意度较高。

二、廊坊市高校在校生旅游状况原因分析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等因素对廊坊市各高校在校生的旅游行为无显著影响,而性别、年级和月均生活费是其做出不同旅游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性别差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对大学生旅游态度和旅游消费具有较大影响,这与学者穆红梅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5]。女大学生对于旅游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兴趣,并且其旅游消费倾向与男性相比也更为明显。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为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增长见识的欲望由此而生[6]。并且旅游作为一项休闲项目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当代女大学生具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女性的性格特征,容易结伴且旅游消费意向强[7]。

(二)月均生活费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充足的经济条件是旅游的基础和支撑[8]。调查结果显示,月均生活费较高的被调查者旅游意向和旅游消费倾向更加明显。原因可能在于,月均生活费较低的被调查者更加着眼于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而具有较高月均生活费的被调查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在空闲时间会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满足[9]。

(三)年级差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收集的有效问卷317份,其中大一年级学生89人,占比28.07%;大二年级学生68人,占比21.75%;大三年级学生75人,占比23.66%;大四学生85人,占比26.81%。但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逐渐提升,旅游倾向和欲望逐渐减退。但大一年级学生中对旅游有强烈、明显倾向和欲望的人占比最多,直至大四年级,虽然参与调查的比例与大一年级占比大致相当,但对旅游表现出与大一年级同学一样强烈的人却占比不多。调查结果有异于学者刘晓俊的研究结论,其发现年级差异与旅游行为没有显著影响[10]。

三、廊坊市高校在校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一)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自我生活能力和相对自由的时间;同时,他们具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以及追求梦想的冲动。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而又不可忽视的群体,市面上大部分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因此开发出符合大学生旅游特征的旅游产品是进军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首要任务[11]。可以利用寒暑假推出各种中长途旅游产品,双休日或其他法定节假日推出短途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长短途旅游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文化采风游、义工旅行、助贫游等有益于大学生增长见闻、扩宽视野的旅游项目,以适应大学生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二)搭建自助游信息平台

联网、电视、报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三大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大学生旅游信息掌握量,搭建自助游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和更新旅游信息,大学生学校内设“旅游专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旅游社团,为大学生旅游提供方便,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和大学生旅游再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制定符合大学生的价格策略

大学生旅行考虑的首选因素通常是“经济因素”,并且旅游行为、旅游意愿也与其经济条件息息相关。大学生旅游的经济来源渠道单一,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应根据大学生的旅行心理和特征量体裁衣,开辟大学生“特权”旅游价,如学生团体价、学生优惠价或根据不同的旅游项目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让大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选择,吸引大学生出游[12]。

四、结语

大学生旅游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13]。但目前市面上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发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凤毛麟角。加快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拓宽大学生视野,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在校生廊坊市被调查者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弘正 《火系列之寂》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三小学学生作品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