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常时期学生的现场觉悟与责任担当

2020-01-02

江苏教育 2020年31期
关键词:光斑德育生命

张 烨

2020 年年初的这场疫情注定会成为影响一些人一辈子的关键事件,它席卷式地突然袭击,打破了普通人日常琐碎的生活格局。由于关乎每个人的生命,所以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扯着普通民众的心境与反应。身处疫情现场的每个人都直接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苦涩与痛楚不可避免地抵达我们的生活现场,越来越稠密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细节。当疫情真切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日常行动方式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当事人。

一、现场觉悟:我们都在场

村上春树和安西水丸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提及笔者最近非常喜欢的一个词语——小确幸,即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当然,这里所提及的心中隐约期待不是指这次大家都在直面的疫情风暴,这里指的是在风暴漩涡中心的每个人直面生与死的真实情境时内在思维秩序和价值逻辑的建构或重塑。从功利的角度看,延迟开学可能会耽搁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可这个非常时期每个学生的在场觉悟何尝不是他们人生更大的一笔财富呢?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我的自律走向大我的情怀。

1.自我:要有足够的“掌控感”。

学生在当下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需要有足够的“掌控感”,不仅要能掌控时间、掌控学习、掌控身体,而且要能更好地掌控自我的内心。这种掌控能力一旦作为基因植入学生的素养内核,就能成为他们从容应对各种复杂挑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教育引导学生,这种超越工具理性的掌控在帮助自己合理地支配、安排时间、调整心态、锻炼身体之余,也在无形中帮助我们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同一性的确认和自我设计(规划)能力的养成。所以说,遇见它,谁说不是我们从懵懂逐渐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小确幸”呢?

2.他我:要有足够的同理心。

掌控自我之余,中小学生还需要有一些同理心,要随时做出一些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理解,能将具身认知以后的感触即时演绎为思想或行为,并能用积极的处理方式作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回应。当前,德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局外人,现在不是,未来更不是。我们要告诉学生:坚守人道主张,怀揣悲悯意识躬身入局,综合运用多重感官,在澄清事理、觉知人性的过程中,能用坚实有力的行动自觉消解对事件本身的痛楚,这是我们的责任。当我们以爱与同情心作为行动原则时,我们才可能创造、发展并建立一个全新的系统。

3.大我:要有足够的家国情怀。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一生热爱并倾情回报的情感圣地。跨越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苦难意味着我们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反思力量。我们要提醒学生,不负韶华、学好本领,这才是广大中小学生从这次经历中真正收获的带有价值理性的最大确幸。

二、责任担当:我们都有责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笔者时常告诫自己要用力所能及的工作,感召和影响我们的学生。笔者反对宏大叙事式的道德教化,因为只有回归生活本身的实践体验和道德感悟才是德育工作的价值原点和人文远点,只有经过生活改造后的德性成长才能证实道德教育的穿透力和抚慰感。此次身临其境抗击疫情的生活事件为提升中小学生德性修养提供了最鲜活,最生动的生活素材:科学理性是否就能涵盖人类未来发展的全部?技术进步是否就能代表社会文明的发展?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真善美是否还有坚守的空间?

1.要有真实的刺痛感。

广大中小学生都在时代的激流勇进中前行,也在历史的热切反思中徘徊。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理性在肩的回顾与惊醒,需要悲悯在心的觉察和回馈。这不是无病呻吟式的矫揉造作,它需要中小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生活所带来的真实刺痛感。这种灼热的痛楚一方面来自每个人内心本能拥有的柔弱与悲悯,另一方面源于人类在不断进化中所接受的精神化育;这种慈悲为怀的刺痛是每位当事人超越自身的生存样态,用自动化的道德觉醒来观照事件本身、事件中人的价值、事件中的命运联结后的一种自觉反应。它会伴随着抗击疫情的深入而荡涤在每个学生的心头,这是学生躬身入世的自然本性,也是每个学生抬首观瞻的道德超越。

2.要有参与的主体感。

做一名有规则的自由者是每一个个体需要长时间自我启蒙的巨大课题。“重叠共识”就是为持续发展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价值:其一,促进个体具有公共意识,不为个人、群体等局部性立场所绑架,在共同存在和合作互动的思维意识上考虑集体的公共论题;其二,保证学生能在公共区域、公共空间中遵守对一切人平等公正的制度规则,以法治为最终依归,按程序公正解决问题;其三,培植具有公共理性的人,让所有的个体都能成为有逻辑性、有秩序感、讲道理的人。这次重大疫情使得全国所有中小学校都面临着如何与学生在疫情之后展开对疫情起源、传播、个人保健、心理调适、伦理诉求等相关话题的讨论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德育工作者唯有从疫情与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构建彼此关涉的联结关系,在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时,在“重叠共识”理论的帮助下,每个人尽可能地做出必要的让步、退缩,从而找到存在于自然界的合理方式。

3.要有耐心的坚持感。

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局面前,任何的袖手旁观、任何的无动于衷,都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无辜的戕害。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从捍卫生命、维护秩序的高度出发,履行好作为一位合格公民在公共生活空间内应有的公共精神,这不仅是照应当下疫情应有的姿态,还是日常该有的素养。另外,在疫情还没有解除警报前,在民众意志力有所消解的境遇面前,坚持是每一个人的不二选择。我们要告诉学生:坚持、坚毅,每一个人的坚守,都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在执着中坚守是每一个青年学生当下必须恪守的正确立场。

美国诗人W.S.默温在《寂静的黎明》的一诗中说:

似乎只有过一个

时代,它对自己

一无所知,如同飞鸟

对所穿过的空气

和将其托起的时日

虽一路穿过却一无所知

我是一个孩子,在话语形成以前

手臂在阴影中将我托起

声音在阴影中低语

我凝视一片光斑移过

绿色的地毯

在一栋楼里

光久已消失,声音

沉落,他们在那时说的每一个字

此刻都归于沉寂

而我还一直凝视着那片光斑

其实我们都曾沐浴过那块光斑,也曾凝视过那块光斑,可四处游走的目光带走了我们的疼痛记忆。好在我们常说: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通过此次疫情,我们都应学会凝视那块带有苦涩感的光斑,体味痛感,保持坚定,用我们的执着和坚毅一起期待。

链 接

人有三重生命,或者说人的生命有三重属性,第一重是自然生命,生老病死、饮食生息,这是生命的长度;第二重是社会生命,各种角色、权利、义务,这是生命的宽度;第三重是精神生命,超乎天地思接千载,这是生命的高度。我们围绕着生命的三重属性,就把生命教育定义为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来展开教育,志在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围绕着生命的三重属性,在生命教育的内容层面,我们觉得可以在六大领域十二个板块展开。哪六大领域呢?针对生命的长度,这里有安全和健康两个领域;针对生命的宽度,这里有养成和交往两个领域;针对生命的高度,就有生涯规划和价值信仰两个领域。那么这六个领域分别有不同的模块,比如安全领域既有居家安全、校园安全,也有社会安全,在健康领域既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有两性交往的健康等等。

——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袁卫星

猜你喜欢

光斑德育生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有趣的光斑
主角光环
有趣的光斑
夏末物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