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的艺术之美
2020-01-02黄素涌
◎戴 红 黄素涌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长江淮河一带俗称江淮,主要指江苏省和安徽省中部,皖中江淮地区因为紧靠皖南徽州,建筑风貌上容易与皖南混淆,所以皖中江淮古民居建筑很少被人研究。譬如安徽合肥地区的柘皋老街、烔炀老街等,它们历史气文化息浓厚、本土特色突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与保护,对皖中江淮地区的古民居建筑风貌研究并与徽州古民居建筑进行区分,彰显得十分重要。
一、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空间形制构成
(一)地理文化影响
江淮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南北交汇处,人员流动性大,移民较多,文化交融性强,对南北文化都有很好地吸收,产生了独特的建筑类型,在具有南方天井式建筑特点的同时又兼顾北方院落建筑的形态。江淮地区的民居建筑自古受到经济和历史战争的影响与徽州古建筑的依山傍水、讲究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的方式不同,虽也“得水而上”、以水为中心聚居,但多以民居前后相通、巷道四通八达的形制构成。
(二)平面空间序列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以“礼”制为核心,在建筑上讲究中轴对称,层次分明,形成均衡的秩序。江淮地区的民居建筑便是传承这一特点,江淮天井式民居以天井和厅堂为中轴线,将厢房布置在厅堂两边,建筑布局为三间一进式;江淮院落式民居建筑则以院子为中心,将功能房进行围绕布置,建筑局部两层;而天井、院落式建筑,则结合前两种建筑的特点,以院子串联建筑整体,形成厅堂、天井、院落、天井、厅堂的中轴建筑式样。
从建筑面积上来看,皖中江淮地区与皖南地处山区不同,地势平坦开阔,所以民居建筑所占用的面积更大,形成了大开间的建筑形式。其中,江淮民居中所使用的天井不像徽州民居建筑那样狭小,而是将尺寸扩宽,但天井的采光、通风、排水和防火功能也是一应俱全。每逢下雨时节,雨水通过斜屋檐落入天井内,让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具有“四水归堂”的意象。
又因为与北方院落的布局模式的融合,江淮民居建筑较皖南地区增加了院落空间。院落一般位于建筑的中心,与天井、厅堂一起形成建筑的中轴线,连接前后左右空间,按功能划分,一般有引导性前院、休闲性景观庭院以及供居住者活动的院子。院落的增加丰富了生活情趣,也使得建筑更具有通透性、增加采光通风的功能。
二、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造型构成
(一)建筑造型结构
江淮地区的民居建筑造型规整,多为一层建筑,建筑主体的木结构为穿斗式和抬梁式的结合——穿斗抬梁式木构架,这一点在皖南徽派民居建筑当中也有体现,像屋内承重的木构架多为抬梁式,次间或稍间使用穿斗抬梁式组合的木构架,很少能够见到全部使用抬梁式的建筑。建筑主体的木结构是由形式变化繁多的圆形或矩形构件组成,所用的材料有实木也有板材。木结构的设计和榫卯结构的结合,反映出了该结构的艺术价值。
(二)立面造型结构
立面是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虚实面的结合与材质的搭配,让不同的立面带给大家的视觉感受不一。皖中地区江淮民居以封闭的砖石立面为主,没有繁琐和复杂的装饰元素和雕刻技术,墙面以青砖、红砖为主,部分建筑墙面以夯土铺设。在屋顶形式上吸收了南北方建筑特点,具有徽派建筑元素,既有硬山顶也有马头墙形式,主要是两坡式,像江淮地区部分建筑所具有的马头墙,如合肥地区的三河古镇建筑,也是南北建筑文化的结合衍生,兼具印斗式、坐吻式、鹊尾式等多种形式。民宅大门多见于偏移正南方位,偏西或偏东数十度,与徽州传统建筑讲究的“商家门不宜南”说法一样,一来可以更好地纳入春天的东风和夏天的南风,二来是风水当中的五行八卦之说。淮建筑的立面形制从木质到专属的材质应用,可开启挑檐的商住建筑和没有挑檐的封闭居住建筑,从立面构成的角度都诠释了立面背后建筑功能的特征。
三、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色彩材质构成
皖中江淮地区的建筑色彩比较淳朴,色彩基调以墙面的青灰色、红色和屋面的青黑色相协调,彰显建筑古朴宁静。建筑墙体用青砖砌成,因为皖中地区的气候原因,粉刷墙面容易霉变脱落,所以墙体外部不加涂面,以清水砖墙为主,这些青砖是经过高温烧制和水浴冷却的。此外,砖面石材的砌筑也带来新的技术——空斗墙技术,并进行发展,从而创造出江淮地区独特的立面纹样。这样的立面纹样具有多样性的效果,经得起风吹雨打,在建筑的基础、转角和悬挑部分,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砖砌立面纹样都是为不同的结构需求而变化的。
四、江淮地区古民居建筑美学装饰构成
(一)形式美学
江淮地区的传统古建筑,大多都呈线性分布的局面,排屋成巷,呈鱼骨状特色街道。让满足行人、货物通行的主街和连接民居的街巷在尺寸上区分开,充分展现出当地公共、私密空间的划分,街巷脉络清晰,体现精妙复杂的规划艺术。
院落式民居融入北方院落的布局模式又增加徽派民居的建筑元素,形制朴素,家庭关系和家族结构构成了村落的空间组织形式,建筑造型错落有致,天井院落的相互渗透,形成“走马回廊”式围合房屋建筑。
(二)装饰美
皖中江淮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风格以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和彩绘为主,装饰的技艺大多体现在内部空间当中,彰显“内雕外素”的设计装饰风格。如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淮海路步行街的李鸿章故居为典型的晚清江淮民居建筑,外观青砖灰瓦没有太多细节,只有入口的木构架顶端和柱础上有装饰雕花。李府门口除了设有雕花石鼓外,台阶下只有两个石雕狮子把守把手。但室内却布局整齐,结构严谨,内容包罗万象,如山水、草木、人物、珍禽异兽等。
在装饰上,江淮古民居建筑屋顶还具有飞檐翘角的特点,像三河古镇吸收的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却与皖南常见样式不同,皖南常见的马头墙色彩为白色,并随着屋顶的斜坡而呈现阶梯状降低,而江淮民居当中所运用的马头墙则是小青瓦覆盖的双坡屋顶。
五、结语
皖中江淮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蕴藏着丰富的城市、历史及人文资源,并不断吸收南北文化,在传统民居建筑上既有南方建筑的内涵又有北方建筑的外延,使得该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就目前而言,许多古建筑、古村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皖中江淮地区建筑的探究和传承显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