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中的武汉广播“全媒体传播”

2020-01-02武汉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武汉广播影视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号方舱头条

武汉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作为一名武汉广播人,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我们的传统。

“抗疫”期间,武汉广播人在继承和发扬传承71年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全媒体报道机制”,用行动书写了武汉广播的一段新的历史。

创新于危急时刻

武汉广播的全媒体战时报道机制是伴随着武汉“抗疫”的脚步应运而生的。

武汉广播下辖新闻、交通、音乐、经济、青少五个频率,每个频率都有自己的官微和微信公众号。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采取更严格管控措施的第三天,广播中心紧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商讨,决定启动武汉广播“抗疫”全媒体传播战时机制。

1月29日,武汉广播全媒体传播“战时机制”方案形成。这个机制的核心是整合全中心所有采编和新媒体制作力量,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采集、统一推送,由各频率按照中心调度自行使用相关素材,并提出了“微博求快、微信求深、线上求特”的全媒体传播思路。1月30日,广播中心决定成立中心主任肖剑锋担任总指挥的“战时”传播机制,并组成28人的记者组、9人的音视频资料采集组、7人的汇编组、18人的微博制作组、18人的微信公号制作组、6人的视听产品组和3人的后勤保障组,建立起中心共用的文字、录音、新媒体三大信息池,架构起各个工种之间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的网络化、节点式工作机制,明确提出微博抢占第一落点、公号抢占第二落点、广播解析终极落点的全媒体传播要求。

由于准备充分细致,整个机制一启动,就呈现出突出网络即时传播、强化公号重点传播、丰富广播线上传播、打通广播与网络交互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使全中心所有新闻节目和公号、微博传播实现一元多样、相互支撑、高效有序的传播要求。

以业绩印证使命

整个“战疫”报道期间,中心主任和各组负责人以身作则,以战代训,他们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用行动在记者编辑和新媒体制作人员中树立起了严谨、细致、深入、冷静、客观的工作作风,使线上和网上传播的稿件呈现出稳妥、理性、及时、权威的武汉广播全媒体传播风格。

为了让武汉广播全媒体传播真正发挥引领和占领舆论场的作用,广播中心始终将全媒体传播的提前策划置于首位,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布局,除了做好广播线上新闻播出工作外,还实现了对国家和省新闻发布会、元宵节、开学季、援汉医务队员抵达、方舱医院建设、患者出舱、方舱休舱、援鄂医疗队撤离等几十项重要内容和重大节点的五套广播频率微博实时直播,并打通广播节目和新媒体传播的界限,成功尝试广播节目与微博端的相互同步呈现,每天推出的微信公号原创文章都超过5条,使得武汉广播全媒体出品的公号文章成为武汉广播电视台公众号的有力补充之一。1月31日以来,在广播全媒体战时传播机制的牵引下,武汉广播头条号和五套频率微博、头条发稿超过20000条,五套广播频率微博统一开设“抗击疫情好消息”“辟谣时间”“八方驰援”“抗疫一线英雄谱”“武汉战役吹响集结号”“疫情速递”“武汉能行”“武汉在一起”等话题,总阅读量超过5000万,近百篇推送在今日头条的阅读量超过50万,微信文章全平台阅读量超过100万。这些在创造武汉广播传播历史的同时,也把广播中心分散在各频率的采编和新媒体团队集结起来,初步打造成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

充满力量的“武汉之声”

2月28日,广播中心微信公众号“武汉之声HanNews”和头条号“武汉广播”正式上线。上线后的“武汉之声Hannews”与五套频率公众号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推进,从而真正形成广播中心加五套频率整体统一、个性鲜明、相互引流的新媒体传播布局。“武汉之声HanNews”启动后就同步推出“城市英雄影像志”,通过“普通人拍摄普通人”的方式,发动最普通的武汉市民用手机记录身边的英雄。从2月28日到4月8日,“武汉之声HanNews”和头条号“武汉广播”以每天一期的形式,已推出39期影像志,涉及普通百姓百余人,每期影像志都被“学习强国”武汉平台转载,微信文章《12:51 李兰娟院士医疗团队离汉班机起飞!》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头条号关注。

3月中旬,“武汉之声HanNews”和新闻、交通、音乐、经济频率五个微信公众号从一日一发功能拓展为一日十发,实现了武汉广播五套频率新媒体传播的新突破。

在音视频产品制作方面,广播中心各频率播音员主持人也在音视频制作组的统一指挥下,制作朗诵音视频作品近百件,其中《答关心武汉和我的朋友》《有一种力量》被“学习强国”中央平台采用;制作《平安武汉》MV并于1 月31 日登录《焦点访谈》;联合推出了“《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沿黄九省区以诗歌之名为武汉加油”项目,三首武汉原创作品《我在武汉》《火热》《你能!我能!武汉能!》入选上海出版社、上海音像出版社《抗疫情公益歌曲集》。

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开始启用时,针对第一批入驻患者的心理援助需求,2月6日,我们根据上级要求,派出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音乐频率主持人杨馨(播音名馨歌)入驻方舱医院广播室,开通现场广播,迅速缓解了入住患者的心理压力,多次得到市领导的表扬,其先进事迹被多家国家级专业媒体和业内刊物报道。同时,武汉应急广播(广播中心交通频率)也迅速成立“896战地广播”制作小分队,承担了向各大方舱提供定制节目播出的任务,到3 月10 日全市16 座方舱医院全部休舱,“896战地广播”共完成78期方舱定制广播节目。这78组播音,用温暖的声音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是疫情中广播人点亮温暖的灯火,曾照亮过一万多名舱友们的心,伴随他们的日与夜,充分发挥出广播在特殊时期的应急、抚慰功能。

广播全媒体传播的另一个效果是大大提升了武汉广播的外宣质量。从1月31日到4月8日,武汉广播全媒体采编团队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出各类稿件超过60条,其中10多条稿件被《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重点节目采用,一批来自音乐、交通、经济频率的记者首次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央广重点栏目播发稿件,体现出武汉广播记者水平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公号方舱头条
微头条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头条》(四首之三)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头条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