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2020-01-02吴雪飞
吴雪飞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 122000)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全面普及,全球化经济和市场化经济发展迅速,国际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多元化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导致社会主流文化受到冲击。 高校作为高端人才的重要汇集场所,最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是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根据社会需求推出兼具专业能力和思政教育素养的高端人才,高校必须在教授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结合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上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1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 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难题,高校必须加强推动思政教育发展。
1.1 有利于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思政教育是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型发展人才的重要部分。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马克思、毛泽东同志、习近平同志等一些伟大领袖的政治思想精髓, 从而能够培养大学生形成与我国社会发展理念统一的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同步增强知识满足感、民族归属感和实践成就感, 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 帮助大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和工作发展需要[1]。
1.2 有利于推进国家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 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任。而思政教育是国家传递主流文化思想的基础, 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进而会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与命运。 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提升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动其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3 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
多元化思想文化冲击下, 各类文化齐齐涌入校园,如果没有主流文化的支撑,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影响高校建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状态和道德水平,端正学习态度,减少大学生产生反社会、反人类的错误思想和极端行为,从而有助于推动建设学生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
2 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要为社会输出具有超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管理模式。 然而, 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管理方式落后,同时代发展脱节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是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 在学生管理方式方面依然承袭着传统的管理方式[2]。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同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 也没有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思想和现实需求,大学生和辅导员相互信任感缺失,在遇到情感和生活问题时, 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寻找辅导员的帮助。另外,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关心不足,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只一味地要求、规定,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思想和学校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将国外的一些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直接应用于对学生的管理之中, 然而国内高校的教学环境并不适合国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最终使其破产, 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
2.2 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指导教师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学校将较多的精力与经费运用到了设备的购买、学校的建设之中,因此虽然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但高校的教师数量并没有同频的增长,导致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因此很多情况下, 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往往需要身兼数职,需要同步开展多门教学和管理工作,这也就导致思政教师无法完全投入到思政教学, 辅导员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校又不能及时给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必要的进修培训机会,让他们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就无法给予大学生相应的专业指导。 再加上辅导员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大学氛围比较轻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认识不深,责任意识不强,管理积极性不高[3]。然而, 事实上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打交道最多的管理人员,他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因为辅导员专业性不高,没法给予大学生及时的管理与指导建议, 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同步提高。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 使得辅导员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动力,没有足够的积极性。
3 管理观念落后,对思政教育重视度不足
在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高校依然延续传统的管理观念,对思政教育并不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也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上,管理观念无法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设身处地地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也就无法同大学生在管理问题上达成共识, 使得思政教育也无法达到预期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让大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目标。 同时因为高校对思政教育重视度不高,对人文和法制方面的教育相对缺失,在大学生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就有所欠缺, 导致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薄弱, 间接导致部分学生接受的思政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 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现今许多人都养成了手机不离手的习惯,许多高校教师也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 给现今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互联网给高校工作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弊端:高校学生习惯于从互联网空间中汲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互联网空间中的信息质量常良莠不齐, 存在着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大学生有时缺乏判断能力, 且未能及时得到辅导员或者其他教师的积极引导, 易被互联网空间中的某些信息带入歧途、走上岔路。 因此,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困难, 也给思政教育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冲击[4]。如何合理的应用互联网平台、 规避互联网带来的弊端成了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不断探究的问题。
5 思政教育模式下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策略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因为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学生管理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同思政教育模式相结合,是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必要方式。
5.1 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奖惩机制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 要根据本质情况设定管理目标,并制订大致的管理计划。然后将大的目标细化成多个小的目标,制订具体的学生管理计划,使之按部就班、顺利平稳地开展下去。教师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预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小目标,只有保证小目标的顺利完成,大的管理目标才能如期保质完成。 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与思政教师做好沟通,让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同步开展。 为调动学生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高校还应健全奖惩机制,根据管理人员所设定的管理目标与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 将评价结果与工资绩效等挂钩, 使得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其工作更加积极、充满干劲。
5.2 创新学生管理方式,开展亲情化教育
在新时期, 学生管理工作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需求,并根据高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教师多采用说教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纠正, 对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和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过多考虑, 这样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现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充分结合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 并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管理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 学生养成了手机不离手的习惯, 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依靠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学校的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开展思政教育。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要紧跟社会变革发展的步伐, 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尽量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传授知识。 同时,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可以更平等地进行交流、以更平等的地位进行学生管理,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的高效。 为避免传统的说教式管理模式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必要情况下,辅导员也可以采用亲情化的教育管理方式, 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 利用自己身处大学生中间的一线位置,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习惯,在他们遇到问题和难处时,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比如,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控制自身情绪时, 思政教师可以采用亲情化的教育方式,以朋友的身份与大学生平等沟通,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导他们学会同别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并同他人开展有效的社交沟通,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避免行为过激。
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榜样作用
高校要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提高对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高校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结合高校扩招需求,与时俱进,合理分配教学经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多引进思政教育人才和学生管理人才, 提高相关方面的师资力量建设水平。另外,高校还要增加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进修学习机会, 让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经常参与专业相关的交流会和培训会, 增强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 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高校的管理资源毕竟有限, 单纯依靠教师力量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榜样作用, 自身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榜样,引导大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效仿教师, 领会教师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如此,既可以解决学生管理资源紧缺的困境,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让学生自觉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实现最好的学生管理效果。
6 培养学生自控能力,锻炼积极性
大学期间的教学方式、教育模式与初高中不同,教师仅仅起到引导与教授的作用, 不再严密监督学生的学生情况,且因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严重失衡,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办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大学期间的学习只能靠学生自己,失去了教师的监督,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规范的人生价值观。 同时,培养自控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今后面对困难、压力时,能够采取更优的方式缓解压力,解决难题,不至于冲动行事。还要锻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并在思政教育中进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各种教学活动中去,只有亲自实践,才能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才能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学习积极性,减少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5]。
7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思潮涌动, 多元化文化理念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要实现思政教育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 除了要创新管理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外,还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着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结合与时俱进的市场发展的人才需求, 设身处地地从大学生的感受出发, 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此推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另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还要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在高校内开展多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开展一些思想政治主题的校园活动,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历史名人故事和先进人物案例,组织大学生以院、班级为单位开展交流会议、讲座、演讲活动等, 在丰富校园文化, 活跃校园氛围的同时,激发大学生的校园荣誉感和舒适感,由此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整合。
8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为了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大学生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思政教育,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结合高校、家长以及学生三方力量共同推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