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贝书匠心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贝雕传承人张西月访谈录
2020-01-02赵星宇孟佳雯
◎赵星宇 孟佳雯 荆 翡 罗 军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16)
传承人简介:张西月,1957年2月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中共党员,赣榆区民协副主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级非遗项目“连云港贝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遗项目“柳编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竹、柳、藤、麻编织),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资格评审专家,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代”能手。螺钿丝嵌技艺创始人,螺钿丝嵌工艺品入选“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邮票”并已发行,目前此项工艺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正在进行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面的研究,了解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西月在贝雕艺术方面很有建树,学院学生便对张西月进行了专题访谈,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技艺。以下是根据采访所整理的访谈录(赵星宇简称赵,张西月简称张)。
一、初心向贝——贝雕初接触
赵:张老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贝雕这门技 艺的?
张:我是1976年在土城中学高中毕业的,1977年做民办教师。1978年1月至5月在县文化馆师从丁元龙、张学川学习美术,同年6月进县工艺美术厂,跟随蒋祖安、葛树坡两位老师,从贝雕的基本功学起。第一次见到贝雕的时候,我就被它的珠光闪烁、形象逼真的特色深深吸引,暗下决心要把它学会学好。进入工艺美术厂不但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贝雕工作,而且每月30块钱收入还能解决我的生活问题,能够衣食无忧地进行学习和创作。进厂后我从最基础的选料、贴图、雕磨、组装等一系列工艺学起,了解基本知识之后,又深入学习了设计、拆图,慢慢地全面掌握了贝雕里包括浮雕、半立雕在内的工艺流程。
赵:从您的讲述中,我们能感受到您对这门技艺由衷的喜爱,这一定跟您遇到的老师有密切关系。您的贝雕老师对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张:进入工艺美术厂时我的老师主要有蒋祖安、葛树坡两位。蒋老师聪明、个性较强,技术较为全面,从设计到雕刻都掌握得特别好。他技艺精湛,喜欢做些传统的东西,尤其擅长刻画细节,小到一只鸟儿,他都会耐心地将每一小片羽毛雕出来,于微细处见功夫。葛老师幽默活泼,待人热情真诚,与人为善,在雕刻制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对图纸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而且他的雕工特别细致、组装又尤为严谨。在跟随两位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在技艺和做人方面优点至今对我影响很深,时刻提醒自己要悉心钻研、提高技艺,做一个热忱、细致的人。
赵:我们知道,学习都有一个由难到易的过程。您在早期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是怎样克服的?
张:早期学习贝雕时,基本功的训练,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修练扎实。其次是花朵的雕刻较难,因为贝雕上面主要的图案是花朵,花朵能不能雕刻好完全取决于对花的理解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对花朵进行观察,分析它们的形状、特点、纹路走向等规律并了然于胸。与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不同,贝雕制作的花朵还要根据图纸要求,结合手头贝壳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现实条件来设计完成。这个创意制作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经验和自由发挥,这些经验正是来自于平时的多想多练。
刚学习贝雕时,我雕刻的花朵不是过大就是过小,要么造型不好看,很难和器型完美匹配。后来我就用泥捏成片状反复雕塑练习。泥土易得且成本低,对我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耗材。因为急于提高技艺,我经常不知不觉练到深更半夜。通过一段时间的苦练,我渐渐掌握了贝壳雕花的要领,做出来的牡丹、月季、菊花等花朵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好评。
赵:“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是中国人从艺的格言,强调练习的重要性。所有的学习都不轻松,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而不能一蹴而就。从您创作花朵图案和人物主题作品的经历我们也能够看出来,作为贝雕传承人,您深知创作不仅是磨炼技艺,更重要的是对自然、人情以及文化元素的感悟,只有对专业和生活保持热情,让思考和观察在作品中流动,创作者的悟性才能在作品中体现,作品也才能更有价值。从您的讲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您对这门技艺由衷的热爱,那么您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难忘的经历?听说您工作后专门去南京艺术学院进修过,这段经历对您后来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张:在学习并掌握整个贝雕工艺流程后,我便被调到设计科做设计工作。开始学设计,感觉自己很多知识都有欠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就通过多请教老师、多练习,多看一些文学和艺术类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设计水平。1980年,因为工作需要我又被调到赣榆县工艺美术公司任副经理,负责贝雕和柳编制品的设计开发工作。贝雕设计不单纯是画图稿,还要懂得贝壳材料的特点进行画面设计以便顺利完成后期制作。贝壳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有平有弧、有白有黑、有彩无彩等,形状各异,要根据它们的特点因材施艺。设计是影响贝雕成品是否好看最关键的一步。一幅好的设计画稿,既要美观好看、适合贝雕工艺的制作,还要有一个好的寓意,才能受人们的喜爱,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工艺品制作和纯艺术创作是不同的,因为工艺品公司是以生产和经营为主,产品好不好、质量是不是过硬直接影响销售业绩。
在赣榆县工艺美术公司担任领导后,我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我的美术功底都是出于爱好、来自于自学,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有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成为制约创作的瓶颈,我认为自己如果想要有所突破,就应该较为系统地对美术概念有个基本的掌握,所以特别渴望到艺术院校进修。经领导同意,1990年我在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一年。通过进修,感觉自己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得到系统、全面的提升,通过和专业院校老师的学习和沟通,创作概念日渐清晰,创意思路也日益开阔,进修之后设计和创作的作品跟之前的作品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样的提升也给了我更多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公司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赵:刚进入工艺美术公司时,产品的产销情况如何?有没有遇到发展困境?这些经历对您的创作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张:我是1978年进县工艺美术厂的,1980年调到县工艺美术公司。当时美术公司只有柳编一个产品,全部通过外贸出口到国外,效益比较好,后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又增加了贝雕画。两个产品相辅相成,销售的都很好,利润也很可观。但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企业都要改成股份制,到1995年公司就破产不存在了。当时柳编产品销售状况比较好,为了生存,我便从事柳编出口业务。但在这段时间里,心里还是总想着如何恢复贝雕生产,因为它是连云港美术行业的一个支柱产品,是能够体现我们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我们应该有责任把这门技艺传承下来。
如何传承、怎样才能使它适应市场需求继而发扬光大,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通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我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以贝雕的创新为突破口,将多种现代视觉艺术形式与传统贝雕工艺相结合,打造符合当下社会审美需求的新贝雕艺术品。
二、艺海拾贝——关于贝雕工艺
赵:您对艺术的执着思考和不懈追求让我们特别感动,下面向您请教一些技艺方面的问题。贝雕的主要材料是贝壳,它对选作原材料的贝壳有什么特殊要求吗?您制作贝雕的原材料是如何获得的?
张:贝壳种类繁多,各有特点,根据设计图形图案的不同,都可作为贝雕画原料使用,选用何种原料主要取决于成品画面表现,比如珍珠贝可以用来雕刻山石树木、亭台楼阁、虫鸟牛羊等形象。江瑶贝、银壳贝等主要用来制作树叶,红色的海螺、鸡心螺常用于枫叶的制作。贝雕对材料的要求比较有讲究,贝壳的种类不同,其构造,质地,色彩等区别都很大。我们需要根据画面设计的要求,去选择相对应的贝壳来进行雕刻。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采用自然色的贝壳,这样做出来的贝雕画才是完美的,除了连云港本地没有的原材料,我们都要到产地去收购,这样才能保证作品质量和成品效果。
赵:贝雕制作一般分为哪几个步骤?这门技艺有什么艺术特点?学习的难点又在哪里?
张:贝雕画制作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设计——拆图——选料——贴图——切割——粗雕——精雕——抛光——组合——装底板——上色——上漆——装框——包装——入库这样一些步骤。我制作的作品多数为半立体贝雕,它的特点是珠光闪烁、立体感强、质朴雅致。学习贝雕工艺的难点是雕刻基本功的训练。这需要有耐心,要多练,初学者多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练好。雕刻方面比较难雕的是人物和花朵。人物画雕刻的难度在于对创作者的美术功底有要求,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人体的结构及面部表情等要有所了解才能完成的比较好,不能有半点马虎。花朵雕刻的难点在于不好贴图,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样板可利用,只能靠创作者的理解能力。同样一朵花的图纸,每个人雕的、贴的都不一样,所以说作品制作也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对创作主题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赵:多年创作中,您耗时最久的作品是哪一件?
张:螺钿镶嵌装饰贝雕画《情思》是我耗时最久的作品。该作品是根据我国一个古老民间传说构思创作的,表现的是年轻美丽的少女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情。画面主要由一位少女和两只白鹭以及其繁茂枝叶的背景组成。繁叶背景中的少女,欲语还休、欲说还羞,被拟人化了的白鹭寓意为爱情的使者,直向远方飞去。整个画面的底色采用了大小、疏密得当的点点黑色,显得高雅深沉,投射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表达了情郎远在天边,“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复杂情思。这个作品的工艺采用螺钿镶嵌的手法,显得精致美观。该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将近两个月,后来在广州交易会上被一个法国商人以4万元的价格买走。
赵:您多次提到了螺钿丝嵌工艺,它跟传统贝雕工艺相比有哪些特色?设计制作的难点在哪里?
张:螺钿丝嵌这项工艺是传统贝雕在吸收漆画艺术、景泰蓝工艺、融合陶瓷、镂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它主要用贝壳、金属丝及黑色、红色、透明的天然大漆、合成漆等材料,配合脱胎、镂雕、镶嵌、填绘、打磨等技法,使螺钿丝嵌艺术品具有珠光晶莹、金光闪烁、雄浑古朴、韵味无穷的诱人特质。由于它以贝壳为主材料,并首创在贝壳上采用丝嵌的表现手法,所以能够充分体现连云港特色的海洋文化特点。它综合了贝壳华丽的材质美,铜丝的金光闪烁美,线条的韵律美与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既传承优秀的传统艺术,又具有独特的现代艺术价值。其制作难点主要是线条的镶嵌。比如铜丝有黄铜、紫铜之分,紫铜比较柔软易镶嵌,但色泽深暗不好看。黄铜丝较坚硬,不易镶嵌,但金光灿烂。从设计需求上只能用黄铜丝,这就给制作增加很大难度。在镶丝过程中要先用雕刻机雕出凹线,要求线条粗细均匀,深浅一致,否则丝就不好镶,所以这项工艺耗时长、难度大、不易掌握。
赵:张老师,您生于连云港,长于连云港,这一方水土在您作品构思、创作和作品风格的形成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张:连云港是个沿海城市,全市海岸线曲折蜿蜒长达211.58公里,海域面积6670多平方公里。盛产各种贝类,贝壳经过波涛长时间的冲卷淘漉,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玲珑剔透。用贝壳雕成的工艺品,色泽自然、珠光晶莹、古朴典雅,海洋韵味浓郁。我在这样美丽海滨成长,受环境熏淘,对贝壳情有独钟。当我掌握了贝雕这门传统的技艺后,就在思考着如何能够让贝雕有一个更好、更完美的表现形式。
经过长时间探索,先后创作出平贴贝雕和螺钿丝嵌两种工艺表现形式,打破了以前贝雕只能做画的表现形式。创新的贝雕工艺可以做画,可以做首饰盒、手机外壳装饰、笔筒、花瓶、礼品等。贝壳在切割工艺上采用现代设备,提高了速度,增加了效率,并可大批量生产。创新的平贴贝雕,具有图案精致、色彩艳丽、随光变幻、明亮如境的艺术特色。螺钿丝嵌具有金光闪烁、珠光晶莹、深沉古朴等艺术效果。我的创作原料大部分都出自于我们本地,在图案选择上,很多作品也由我们连云港本土的山海、花草、虫鱼等元素符号提炼而来,可以说从原材料取用、创作理念、技法运用、题材选择这些方面,连云港这方水土都对我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艺道”兼进——关于贝雕传承
赵:被命名“非遗”传承人之后,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发生变化?
张:2015年被命名为市级连云港贝雕代表性传承人后,感觉责任大了,担子重了。要承担贝雕技艺的传承、创新、展演等一系列活动。为了工艺和形式的创新,还需要不断学习一些前沿的理念和知识,这些事情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没有节假日,还要经常加班加点创作、学习和提升。
赵:作为传承人,政府相关部门有没有在经济上给您补贴?
张: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给2000元补贴。我是柳编和贝雕两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也就是说每年有4000元的补贴。
赵:被认定为传承人之后,政府相关部门对您的创作或技艺传承有没有具体要求?
张: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市非遗保护中心要求我们要做下面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应该积极开展授徒传艺培训,学习和创作活动,原则上每年收徒一人。第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以及配合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每年积极参与非遗展览、展示、交流等活动不少于两次,保证提供年度传承活动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第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防止其损坏,流失等。另外,我在赣榆高级中学还要负责学生的社团活动,有时还要到中小学、大专院校传授贝雕技艺。
赵:跟之前的制作相比,现在的贝雕作品在原料、设计理念上有没有变化?
张:现在的贝雕是在传承传统贝雕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可以做画、首饰盒、手机外壳装饰、笔筒、各种商务礼品等,更适合现代人审美及生活需求。因此,创新也是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赵:能够看到您在贝雕传习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们经常提一个词叫“教学相长”,能不能给具体介绍一下您在企业、中小学、大学、文化机构举办讲座过程中的体会。
张:对“教学相长”这个词我深有体会,我经常会受邀到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师专等大中小学讲授贝雕技艺,使学生们了解和学习贝雕。比如在给淮海工学院学生传授用电脑的图案设计和拆图时,他们又教会了我如何使用最新的电脑软件,使我的电脑设计和拆图既快又好。我现在受聘于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有工作室、贝雕展厅及学生实习基地,共计有300多平方米。展厅展示贝雕工艺发展史、贝雕传承谱系、贝雕原材料、贝雕工艺简介、贝雕工艺流程、贝雕雕刻工具、传统贝雕工艺品和现在创新贝雕工艺品等。学生社团经常在贝雕基地学习贝雕工艺,每次给学生在讲授的同时,我自己也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和感悟,这是跟学生在一起的收获。
赵:您认为“互联网+”这样一个技术整合趋势,对贝雕技艺的传播和传承有没有影响?
张:我们现在处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信息的推广提供了一个特别方便、低价且优质的平台,这个平台对贝雕技艺的传播和贝雕产品的销售都很有帮助,先进传播手段的运用也能进一步推动贝雕技艺的传播和传承,帮助贝雕技艺走进千家万户。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影视界人士能够关注非遗的发展,通过拍摄纪录片或年轻人熟悉和喜爱的短视频等方式对非遗传承人的影像资料进行记录,因为很多非遗手工艺现有传承人年龄偏大、因为收益低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所以拍摄记录下的影像很有可能就是“绝唱”。但这也是我们地方文化和历史不可抹煞的一部分,应该被记录下来,让后代知道我们有过什么样的历史和文化,让他们为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骄傲。
赵:省市一级相关部门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文化展会,您觉得这些展会对“非遗”创作和推广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您也很支持这些展会,每年都会送作品参展,那您觉得这些展会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才能更好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省市每年举办的文化展会对非遗创作和推广是有一定作用的。展会期间相对客流量大,能够让观众直观接触到非遗作品,有的非遗项目还可现场演示,让大家了解非遗作品制作过程,直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些展会为非遗产品搭建了一个比较好的销售平台,来参会的消费者都是对非遗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说这种销售渠道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另外,展会规模较大的话,我们有机会听到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客户对作品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创作。另外不同门类的非遗项目同台竞技,也为我们学会如何进行不同领域技艺整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在景点、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提供固定的摊位,让非遗项目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在公众面前,使其为更多人所知所爱。
赵:您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贝雕艺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贝雕艺人,首先要有一颗热爱贝雕的心,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耐得住寂寞,不为金钱所动。另外甘愿吃苦耐劳,对技艺精益求精,并能开拓进取,不怕失败,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在传承过程中克服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使技艺并不断进步,这都是很重要的。
赵:您觉得贝雕这门艺术的创新之路应该如何走?
张: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多开发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实用型贝雕工艺品,使工艺品实用化,走入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消费市场的扩大反过来能促进这门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赵:现在您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哪一些品类?主要销往哪些地区和国家?经济效益如何?
张:我现在是小批量生产。新开发的产品如首饰盒、手机外壳装饰、笔筒、花瓶、商务礼品、台屏画等。目前只是小批量生产试销。有的买去作为礼品送到日本、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赵:首饰盒之类的产品有没有考虑跟相关产业联手发展?比如跟苏州、诸暨一些生产高端珍珠首饰的厂家合作,为其生产定制包装?
张: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我们企业目前规模不算大,量产规模有限,而且包装价格提高会不会对合作厂商产品销售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愿不愿为这部分消费买单都还是未知数,需要进行市场调查以及和相关厂商详细洽谈。
赵:您觉得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接地气”,让更多老百姓接受并且喜爱?对于非遗创造经济效益,您有什么看法?
张:首先形式要美、要能被消费者喜欢,其次要围绕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喜好和需要开发产品,让非遗走进生活,自然就能够“接地气”,再次要考虑定价策略,要让老百姓消费得起,这是美术类非遗接地气的关键。对于非遗创造经济效益,我认为是该提倡的,非遗应该创造经济效益,保证传承人衣食无忧,才能有条件考虑其如何发展壮大,才能使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让更多的传承人保持匠心、不忘初心。
赵:张老师,今天您提到的问题都给我们研究非遗传承很多有益的启发,非常感谢您的配合,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您。
四、结语
因为从事非遗活态传承课程实践,我们和张老师有了初步接触。张老师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授贝雕技艺的画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技艺高超和讲授精彩,张老师的课总是特别受学生欢迎。后来,在非遗教材编写、课题资料收集、学生创新项目访谈过程中,我们也曾多次劳烦张老师提供很多有关贝雕相关的重要资料,这对教材的成功出版、非遗资料的留存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技能的提升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带领学生在中小学实习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张老师的事迹,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他为贝雕项目的传承而不遗余力地努力。我们非常感谢张老师,也希望张老师秉承初心、成就匠心的贝雕传承之路越走越顺、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