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策》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2020-01-02范雨欣

文化产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战国策张仪孟尝君

◎范雨欣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亦名《国策》,全书共分十二国策,主要包括战国至秦汉时期纵横家们的谋略主张和辩论游说之辞,也因此而得名;这部经典史书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国别体先例。由于战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地位上升的社会背景和七雄并起、诸侯纷争不断的历史背景,《战国策》虽繁多冗杂,但反映了思想艺术较为活跃的社会历史特征。除了极高的史料价值,《战国策》还具有丰富的语言特色,其语言艺术在先秦文学史上空前成功,它的出现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一个新高峰。

一、投其所好

纵横家们同为给君主筹谋划策的谋士,却不一定有着相同的人生目标,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也有一部分是真正为国为民而尽心出谋划策。不过,他们的一致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君主所重视采纳。在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动乱不安,各诸侯国间的关系剑拔弩张,多昏君庸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纵横家们提出的建议,往往需要投君所好,既能提高君主对提议的重视程度,又可以获得君主的认同,使其乐意接受自己的提议。

在《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中,周君惶恐秦夺取九鼎,并告知颜率这件事,于是颜率赴齐借兵求救,他从两方面说服齐王借兵援周:一是“存危国,美名也”,即是从获得美名的角度向齐王说明同意借兵的益处;二是“得九鼎,厚实也”,即是从得到财物的角度向齐王透漏若借兵救周则遗之九鼎以回报。综合两点利益,齐军出兵救援东周,于是秦兵撤退。无论是美名抑或是财富都是君主十分看重的,也正因如此,才成功打动齐王得以救周。

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刚开始执政,秦国便加紧对赵国进攻,赵遂求援于齐,齐要求把赵太后最小的儿子长安君作为质子,尽管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可赵太后仍是以“老妇必唾其面”回应。触龙拜见太后,他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从身体健康情况入手,从散步到饮食,再借为自己的小儿子谋求官职,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入手,使赵太后逐渐放下防备,步步递进,引导太后明白其中情理。再以“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打破太后最后一道防线,使太后明白与其保全长安君眼前,不如为长安君的将来打下群众基础。最后太后主动要求将长安君做质子以谋求功名与百姓爱戴。

二、含蓄委婉

由于一切谋略都要以社会现实要求为基点,纵横家们往往需要揣摩游说对象心理,善于对自己的言论进行雕饰,减小语言刺激,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求更好保全自身,倘若说辞不被采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住性命。

在《齐策六·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中写到,“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闵王斫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充分说明了言辞过于直接或不合君主的心意,很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

在《魏策四·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欲以五百里土地与安陵国进行交换,而安陵君纵然心中万般不愿,在强大残暴的秦国面前,却只能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表明对秦王的感激,再委婉间接地以“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来推却秦王的提议。身为小国国君,在国家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为了不引起秦王暴怒,而遭受大国的攻击压迫,保全自己国家的领土,言辞委婉实难以避免。

在《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中,“臣之所闻,攻占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祍席之上。”委婉地以“臣之所闻”引起下文,说明攻战的方法不在于用兵之胜,而在于后发制人则诸侯可趋役的道理。

在《秦策一·张仪说秦王》中张仪曰:“臣问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以及后文的“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一举破天下之从。”“大王斩臣以殉于国,以主为谋不忠者。”向秦王提出主张,却又担心直言进谏会受到责罚,故使用了一系列谦敬词汇以缓和言辞的直接性和批评性,使建议更容易被采纳。

三、善用修辞

《战国策》语言具有辩丽恣肆的特征,常常运用大量的铺陈排比以及夸张渲染,使辩论的气势更恢宏,感染力更强。谋臣智士们十分善用铺陈排比,以塑造宏大的叙事场面和宏伟的辩论气势。如《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用,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在这段话里,苏秦通过铺陈夸张,“西北南东”“万乘”“千里”等充分说明了齐地形之优越便利,国家繁荣,又富有气势,易被其言语声势所感染。

夸张的手法在《战国策》中也十分常见,如《魏策四·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中,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以夸张的手法刻画秦王残暴的形象,虽为夸大,反而使人更有画面感,增强了天子之怒的可联想性。

各国战争不断,纷争连绵,谋士们在外交上更需精心钻研自己的言辞,以引起对方的共鸣,常会选用生活中可见的动植物或生活物象,借此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图,接受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也可以侧面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说服力。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日常生活的“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发现“王之蔽甚矣”的现象,于是齐威王颁布命令接受百姓意见,“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门庭若市,则是将宫廷门院进谏的人多比喻成像市场庙会一样拥挤,从侧面体现了大王受到的蒙蔽确实很深,与后文形成对比,体现了实施该命令的正确性。《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中,楚国围困雍氏已有五月,韩派尚靳出使秦国:“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记之。”借用唇亡齿寒的物象抽象成韩与秦之间恰恰就是唇与齿的关系,起到警示秦王的作用,为说服秦王增强感染力,提高其对楚围困雍氏的重视度和参与感,而不是以单纯旁观者身份隔岸观火。

四、旁征博引

策士们往往集中使用多个平行论据,以论证同一观点,使其理论观点更容易得到信服。如《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范雎欲赴秦国争相位,蔡泽打算说服范雎主动退出自己做相,用三个历史依据来证实自己的看法,“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志,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知,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惑乱。是有忠臣孝子,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论证功成则当身退,否则可能会得到商鞅、白起等人的惨痛下场。范雎听其言,感受到潜在危险,故不日便辞隐。《秦策三·范雎曰臣居山东》中,范雎对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滥用权力,无所顾忌的现象不满,担心国家的大权旁落被奸人利用而向秦王进谏,援用诗经加以论述:“《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加以举例齐闵王和李兑主父来警示秦昭王,使其意识到危机,从而有“废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于关外”这些巩固自身地位的行为。

《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的狡兔三窟,是《战国策》中最典型的寓言之一。第一窟为“焚券市义”,冯谖焚烧百姓的债券,助孟尝君得到薛地民心;第二窟为“谋复相位”赴梁游说梁王,使其为孟尝君空出相位,一方面营造了孟尝君的高声望,另一方面使得齐国君臣对孟尝君更为忌惮,再次聘其为相;第三窟为“立庙于薛”,宗庙作为祖先崇拜观念的物化形式具有不寻常的意义,而孟尝君在自己的封邑上拥有宗庙,实实在在地稳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最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三个洞窟已经完成,您姑且安然自得吧。”一个渊图远算的智士形象清晰可见。

五、通俗明快

言辞虽经过雕琢打造,但为了意见接受者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其理论脉络、缘由,往往需要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加以阐释、梳理,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拉近与君臣间的关系。

如《楚策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中张仪曰:“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几。”张仪为使楚王更清晰地了解他的意图,用大量的言辞从时间距离等各方面推测,说明若强秦攻楚,等待弱国援助是不可取的,望大王仔细考虑,与秦楚结为互不侵犯的友好之邦。

《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中,陈轸常常到楚国去,张仪怀疑他对秦国不忠便向秦王反映,希望秦王将其赶走或杀掉。于是秦王召见陈轸,询问他到底想到哪里去,陈轸回答想要到楚国去。他表明他要顺应大王和张仪的怀疑,故意到楚国去,从而可以证明自己是否有为楚国做事的倾向。于是他借用誂者与长妻少妻的故事,即“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即面对誂者,长妻大骂他,少妻顺着他,当有两妻者死,誂者反而更愿意娶长妻,为的是若娶长妻,长妻能够忠于自己。以此来论证,自己身为秦国臣子,却再三把本国国情告诉楚王,楚王定不会留他,即自己并没有倾向楚国,而是忠心于秦。由此,秦惠王认为他说得十分在理便继续给他好的待遇。

六、结语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拥有较高地位,他们的言行有时甚至能决定一场战争的发动与否、成败与否,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对各国国情十分熟悉,奔走游说,出谋划策;他们善于对游说对象心理进行揣摩;他们能言善辩,总是能够正确推测事态的发展走向;他们的语言经过精心设计,体现出投君主所好、含蓄委婉、善用修辞、旁征博引、通俗明快的几大特征和辩丽恣肆的总特征。

《战国策》作为一部国别体史书,其历史意义显而易见,真实展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形象特征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在文学层面,纵横家的语言艺术堪称先秦之最,值得学者们去深入研究与探析。

猜你喜欢

战国策张仪孟尝君
高枕无忧
天下棋局
天下棋局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后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谭拾子调停政坛恩怨
张仪连横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