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南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2020-01-02杜慧珺
◎杜慧珺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1)
“南梁精神”熠熠生辉,闪烁着强烈的时代光芒,是立党立军立国的重要法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们应该高度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和发扬“南梁精神”,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南梁精神”的提出及内涵
(一)“南梁精神”的提出
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国内二次革命战争后期仅存的唯一一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抗日提供了出发点。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南梁作为军民大生产的主战场,大批优秀革命者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形成了为后世所传唱的“南梁精神”。
曾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多位革命元勋,为南梁纪念馆的题辞。如蔡子伟题写“南梁革命精神与桥山共存与日月同辉”;马文瑞题写“发扬南梁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汪锋题写“继承革命英烈精神,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张秀山题写“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先烈们永垂不朽”;刘景范题写“学习先烈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精神,发展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经济与文化”等等。从这些题辞中我们可以看出,伟大的“南梁精神”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和传承好“南梁精神”,充分发掘“南梁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重要地位,不仅要从历史和实证层面上进行宣传,更要从精神层面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
(二)“南梁精神”的深刻内涵
“南梁精神”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进行革命斗争实践胜利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本色在陕甘边根据地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写照。它包含着恪守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忠诚于党、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作为“南梁精神”核心的奋斗精神,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刘志丹在陕甘地区组建革命武装和开展武装斗曾多次失败;但面对失败和挫折没有丧失信心,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指引着他成功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
作为“南梁精神”支柱的开拓精神,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敢于斗争的顽强精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结合现实情况,划分游击战略区,扩大红军回旋余地,即取得了斗争胜利由保留了革命实力。作为“南梁精神”本质的奉献精神,体现的是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忠于事业的革命信念;刘志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以他为代表的陕甘边革命者,在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武装斗争过程中表现出对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一)及时性
新媒体是主要基于网络的,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为主,集文字语言、视听图像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媒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性,通过新媒体平台,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关注的各类新闻事件,并且它还具有低成本、大信息量的特点。如果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就能够更好更高效的普及“南梁精神”,将其正能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二)个性化
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模式,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更加广泛、更加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能够更好地迎合不同受众群体个性化的喜好和需求。传统的“南梁精神”的普及大多是通过讲座和展板,但由于传播者面对的是不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受众,很难把握南梁精神普及的难度和深度,其效果会大大降低;而新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受众自己选择可以接受的模式和渠道,甚至可以针对自己的感兴趣的点,在线进行沟通互动。
(三)互动性
利用新媒体推广“南梁精神”,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区别不再那么明显。如何建立一个开放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普及“南梁精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搜索引擎巨头如维基百科、谷歌、百度等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平台,向所有人开放。“南梁精神”的传播也可以借鉴,建立一个传播者和受众可以交流分享的线上平台,创建和维护相关知识信息,分享专业知识,充实、丰富和不断更新“南梁精神”资源库。这种线上的互动模式,是“南梁精神”在新媒体中的重要传播形式,其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传播模式。
三、新媒体下“南梁精神”传播面临的问题
(一)专家参与度低
由于我国现存的科研考核体系导致学术界出现了“重创新轻传统、重科研轻转型”的现象。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成为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使得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不重视并且不愿意从事“南梁精神”普及的相关工作,“南梁精神”大众化的普及也因此受到根本性的制约。为此,地方政府应大力推广“南梁精神”,为相关学术科研工作者解绑,制定完善的有激励性的相关政策,让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推广优秀文化和精神的责任与义务。
(二)受众认知度低
在“南梁精神”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就是指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终端、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等等传播媒介了解到“南梁精神”的群体,也就是相关信息传播的“接收者”,让受众了解、认可并自觉传播“南梁精神”则是整个传播活动的目标。由于没有及时更新传播媒介,开辟传播阵地,导致新媒体的主要接收群体无法有效地获得“南梁精神”的熏陶,缺乏对“南梁精神”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现阶段“南梁精神”的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认知度相比于其他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受众认知度低。
(三)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在新媒体环境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文化传播的途径众多,并且传播的速度也十分快,并且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中国的网民众多,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高效性和普遍性就显示了出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南梁精神”的传播却十分古板,大多采用图书、报纸、期刊等方式来进行传播,渠道和形式都十分单一,对于新媒体的应用甚少。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微信微博是许多人的手机必备APP,每天无数的信息通过这些新媒体得到高效传播;然而却几乎没有看到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各大新闻APP里出现过与“南梁精神”有关的字眼,因而这也是导致“南梁精神”在现在传播具有局限性的一大原因。
(四)创新性缺乏
新时代对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南梁精神”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这是我们的一大准则。然而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文化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快餐文化”,导致“南梁精神”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传播极度缺乏沉淀与创意,特色“南梁精神”文化在打造过程中,急于求成,而其文化内涵却没有凸显出现,因而影响力不足。新媒体环境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南梁精神”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这也意味着,“南梁精神”需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在众多文化的互相冲击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才能不断提升“南梁精神”的后续力。
四、新媒体下“南梁精神”的传播途径
(一)立足核心精神,创新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南梁精神的传播和普及时,既要选择受众广、流量大的传播平台,例如抖音、快手、头条、微博、哔哩哔哩等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通过分享、转发、在线观看、直播互动等传播形式,进行横向传播和人际传播,拉近“南梁精神”与这些传播平台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打破新旧媒介传播壁垒,调动受众主动参与传播的积极性,扩大“南梁精神”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针对线下平台,我们可以借鉴山东省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的模式,在本省内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南梁精神”的传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与新型服务模式相结合,实现“南梁精神”在基层公共文化领域的广泛传播。
(二)丰富传播内容,制造互动话题
新媒体环境下的南梁精神传播,需要挖掘不同的文化内容,实现文化产品之间的融合,促进文化发展动力和潜力的提升。例如南梁精神在文化上与其他红色文化弘扬的主题是一致的,那么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红色文化的创新方式,选择适合“南梁精神”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专门的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在每日的推送中将“南梁精神”贯穿到推文中。公众号的内容应该是富有趣味性的、能吸引人眼球的,让受众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也领会到“南梁精神”的精髓;利用这些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例如转发抽奖、活动体验之类,特别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将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更好地还原历史人物、场景,既能带给受众“沉浸式”“互动式”地体验,提升受众的兴趣;又能使“南梁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播。
(三)分类受众群体,精准选择传播途径
在当前媒介传播环境中,“短视频”大行其道,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新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因此“南梁精神”不能选择以前“填鸭式”“灌输式”的单向传播,应该针对不同年龄人群、不同需求人群精心设计传播途径,有效实现“南梁精神”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分众化传播。
对青少年进行传播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各类应用软件,可以参考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制作相应的视频短片、动漫短片,既可以满足青少年群体的接受方式,又能让他们受到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熏陶;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传播时,可以有效地将“南梁精神”引入党校课堂,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等多种宣传教育活动;在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中也可以进行集中学习、现场体验,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南梁精神”的内涵 ;对群众进行传播时,要运用现阶段群众乐于接受的媒介途径,各类段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传播引导。
五、结语
学习践行新媒体技术和“南梁精神”,就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要向党中央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