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2020-01-02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导向英语教学职业

方 非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1.引言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中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当今高职教育通过学科教学,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趋势。近些年来虽然教育部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方向,使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职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需求,就业面临困境。基于此,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葛道凯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发展方向,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引导,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不断加快进度。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原则

2.1 现状

2.1.1 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较差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专业,结合英语学科,对课程进行重构,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部就班地教学,没有将其与专业融合,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课堂教学脱节,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足。

2.1.2 英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当前高校专业中几乎没有与英语直接相关的专业,教师更多地将英语作为一门文化课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只是在课程上进行灌输式讲解,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英语基础知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英语的使用技能和实践应用教学。

2.1.3 教师专业发展有待提升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将英语课程打造为一门能够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技能型课程,这样的学科建设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教师专业能力不强,因此无法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英语学科建设,进一步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2.2 原则。

2.2.1 适应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策略与英语教学特点相结合,才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将英语作为一门核心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拥有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

2.2.2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是指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使英语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发展。因地制宜原则还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进一步增强教学实效性。

2.2.3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及学习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现代化过程中,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于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

3.1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然选择。

如今,高职英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使学生能够将英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融听、说、读、写能力于一体,指导学生职业成长。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收获丰富的英语知识,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2 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能够有效反映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职业逻辑,学生通过高职英语教学了解企业发展在英语方面的需求,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有效就业,增加就业率。一方面通过高职英语创新教学,不断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给予学生科学、高效的就业引导,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建立基于未来成长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目标。有效满足市场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英语需求,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成长与提升。通过高职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教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应用教育模式,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发展,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与英语教学能力,从而成为专业“双师型”人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通过与企业对接、合作,科研、实践、教学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4.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4.1 转变英语教学理念。

高职教学应改变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教学目标,深刻认识英语知识对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明确学生职业发展中需要用到的英语知识,重点教授专业需求的英语知识。同时教师应该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深入掌握企业对于专业技能岗位的英语需求趋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性的英语教学。

例如: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传授学生有关医疗方面的英语知识,为此应该收集有关医疗的专业英语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改编传统的英语教材。在传统英语词汇的教学基础上创新加入医用英语词汇,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通过创设医院对话情境的形式,让学生使用教学中的医用词汇进行对话,促使学生掌握常用医疗对话句型。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医疗专业的最新知识,拓展教学。教师应该进行医院调研,实地考察医院对于高职院校医护人才的英语需求,了解医院对于高职院校医护专业人才的英语需求趋势,并以此为英语教学目标和创新基准,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2 结合专业教学。

教师应该有效结合学生专业进行英语教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辅助和指导,促进学生成长与提升。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把握学生的专业教学过程,结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专业化的英语教学。教学前,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开展英语教学。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学生专业课本内容和专业老师进行商讨,共同开发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英语知识中加入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训练。在课程结束后,英语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英语知识重难点和专业知识重难点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英语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共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确保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符合社会需求。

例如:在焊接专业实训过程中,实训教师应与英语教师配合,根据学生焊接专业的英语需求,共同制订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训课程计划与英语教学计划。开展英语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焊接实训安排,英语教师要深度了解焊接相关知识,成为“双师型”教学人才,并且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合理的专业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训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英语教材为载体的教学内容,以实训知识为基准,以英语课本内容为中心,延伸焊接职业的英语需求和企业对于焊接专业的英语需求,将英语教学内容穿插进焊接实训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及时运用专业英语知识。教学可以开展焊接实训,教师及时进行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使学生在焊接过程中能够深化理解专业英语知识。过后,反馈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开展英语实训游戏等游戏化教学,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深度理解焊接知识和英语知识,通过这样教学,提高焊接技能和英语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能够平稳推进。

4.3 开发教学特色。

以创新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深入落实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情况。可以应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高职英语教学特色更加突出。通过“校企合作”,英语教学更加贴近职业生活,企业能够有效获得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学生能够了解英语教学对自己的重要作用,强化英语意识,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例如:针对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高职英语教师和高职领导可以选择符合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企业,为学生安排需要英语专业知识的相关工作职位,学以致用,提高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到机场工作,通过和机场或航空公司合作,将学生安排在国际航班或来往国际飞行的航站楼,这些岗位都需要具有较强英语能力,对于学生的英语发展具有较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岗位工作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能力与专业能力获得稳定提高。对于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教师可以安排其到地方旅行社工作,通过与地方旅行社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安排学生进入旅行社担任翻译或导游工作,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使学生更加了解英语对自身的重要意义,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拓宽学生眼界,开阔学生的视野。面对学生在翻译或导游工作中遇到的英语难点,教师可以轮岗进行企业跟踪辅导,有效掌握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积累量。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调研,通过教师在工作辅导中对岗位职业需求和英语需求的了解,教学时能够有效结合学生职业发展进行。

4.4 进行校内工作实践。

创新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学生专业发展的英语知识掌握程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发展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学生的口语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并且进行教学实践。英语教学实践要明确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发展。

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开展校内实践,成立校内企业,以学生为企业员工,以教师为主导,进行英语交流。开展专业服务或专业技能训练,为学生提供校内英语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5.结语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是一种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具有重要意义。为如今缺乏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教育注入一剂“强心针”,使学生职业发展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在就业压力较大的当下,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为学生成长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导向英语教学职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