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创业教育路径分析

2020-01-02方中政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企课程体系大学生

方中政

(安庆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21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风起云涌之势,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大格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第二大目的地。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以下简称ITO)属于服务外包产业的一类。上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广泛运用,全球范围内掀起经济信息化的浪潮。国外企业为了解决企业用人成本,纷纷将信息技术服务打包给专业的企业或团队,这就促成了ITO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连续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全力推动我国ITO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服务外包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外包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将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最强动力。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当前服务外包行业,尤其是ITO领域的后备人才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有鉴于此,在高校开展轰轰烈烈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ITO创业教育路径,显得尤为必要,有很强的教育实践意义和社会服务价值。

1 ITO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我国高教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也呈风起云涌之势。然而就实践效果来讲,总体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体系不明晰,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比较明显。具体到ITO创业教育,则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够,校企协作程度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1.1 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够

鉴于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期,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备,管理体系比较杂乱,所以在ITO创业教育领域势必缺乏针对性。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在该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在服务外包软件专业群建设中,提出“六人”培养目标,指明了服务外包软件专业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下一步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围绕“六人”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1]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在服务外包日语课程体系构建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1.2 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学分认定的问题。学生参与ITO创业实践,须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必然造成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因此不能正常毕业,所以创业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必须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其次,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的问题。在学生ITO创业实践活动中,大量教师从中指导,目前因没有课程体系的支撑,教师的指导工作基本属于义务奉献,得不到工作量的认定,这极大打击了教师参与创业指导的积极性;再次,ITO创业实践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学生从事ITO创业实践,大多出于一时的热情或在该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但是从专业化的角度,学生则需要掌握大量的企业管理、政策法规、市场营销和IT技术等相关知识。因此,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是提供专业化培养的保证,是不可或缺的。

1.3 校企协作程度不高

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从诞生之初就极为强调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具体到在校大学生从事ITO创业实践,则高校应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从ITO创业课程体系的制定、孵化基地的建设、沟通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让企业参与进来。从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主要还是以产学研合作为主,对大学生参与ITO创业实践的关注度不高。但是也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探索。如:山东交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日外包方向)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培养软件服务外包领域优秀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实践。[2]该校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从实践看,大学生ITO创业活动不可能脱离与校外企业的联系,高校如果对这个方面的校企协作不重视,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是学生创业实践的安全问题。大学生涉世未深,他们在ITO创业实践中难免遭遇到一些不良企业,这会对学生创办的企业和创业学生本人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应对合作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和筛选;二是学校声誉问题。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从其定位上,就是要求ITO企业承担其他企业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这就要求学生创业实体(学生创办的ITO公司或工作室)具备承接该项业务的能力,一旦校外企业与学生创业实体签订合作协议,那就要求学生创业实体必须完成任务。但显而易见的是,有时学生创业实体的工作结果并不能达到校外企业的期望,这样就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三是学生创业实体对市场需求的判断问题。学生创业实体毕竟规模小,不可能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研判往往出现偏差。因此,学校则应该组织力量与企业进行沟通,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并将调研的结果告知学生创业实体,让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业实践。

2 高校ITO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校ITO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同时也是整个学生培养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ITO创业教育不可能脱离整个大的培养体系而独立存在。就这个子系统而言,要想提高ITO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管理体系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ITO创业教育也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当前国内高校普遍成立了管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机构(如创新创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考虑到ITO创业教育的专业性较强,可以在上述机构的牵头下,召集一些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参与ITO创业教育的管理中来。在管理体系中,可以分为三大模块:校企协作模块、专业指导模块和课程学习模块。

2.1.1 校企协作模块

该模块立足校企合作,与校外企业展开深入沟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邀请校外企业参与到学生ITO创业活动的指导中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建设网上信息交互平台,让校外企业和学生ITO创业实体及时发布和接收信息,促成合作;审查校外企业资质,避免学生上当受骗。

2.1.2 专业指导模块

该模块依托学校计算机、企业管理相关专业师资,一是学生为企业提供ITO服务的时候提供专业支持,二是为学生创业实体提供企业运营方面的指导。

2.1.3 课程学习模块

该模块要求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课程,让创业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学到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另外,教务部门要对该类课程进行学分认定,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2 激励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构想,随后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二十余部相关文件号召广大青年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全国各高校纷纷闻风而动制定了一些详细的实施细则。从实际效果来看,采取激励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2.1 竞赛激励

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并将竞赛成果逐步转化为创业实践的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参加该类比赛,可以组建合作团队,形成创业企业的早期组织架构。目前,“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大批学生也从校赛、省赛、国赛一级一级的比赛中历练出来,并有很多学生团队将作品转化为创业活动的资本,并取得成功。

2.2.2 学业激励

主要有三类:课程学分认定、实习学分认定、毕业设计认定。课程学分认定是指学生参加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学分;实习学分认定是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可以折算为毕业实习的学分;毕业设计认定是指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可以依据其创业过程和创业效果认定为毕业设计的成果。

2.2.3 荣誉激励

从事创业活动的学生,付出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对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嘉奖,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习总书记强调在活动中注意总结典型,及时起示范推动作用。目前在不少省市和高校都开展了对创新创业典型的评选活动,如:福建省每年评出10名大学生“创业之星”标兵,20名大学生“创业之星”;中国海洋大学自2018年起开始为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颁发创新创业教育突出贡献奖。

2.3 实践机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ITO创业教育模式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ITO创业教育的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校企合作实践、ITO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校企合作是学生ITO创业的前提,为学生ITO创业实体提供业务保障和需求信息,同时校企合作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提供支持,还能在教学上提供协助;学生ITO创业是核心,校企合作和课程教学都是为学生创业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课程教学为创业学生提供理论支持,在校企合作和学生创业实践中不断接收反馈信息,可以逐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2.3.1 校企合作实践

这里说的校企合作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高校应该主动走出去。一方面要了解企业在信息技术业务上的需求,在企业和学生ITO创业实体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是寻求合作,希望企业在学生ITO创业教育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2.3.2 ITO创业实践

首先是要规范校内学生ITO创业实体的运营,其次是鼓励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技能的同学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再次就是鼓励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参与到学生ITO创业活动的指导中来。在学生ITO创业实体承接校外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的时候,要注意管控力度,既不能管得太多,也不能放任不管。

2.3.3 课程教学实践

ITO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应该突出应用性,就内容而言至少应该囊括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就形式而言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中实地培训和学习;就师资而言应广泛邀请校外企业负责人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解实战经验。

3 高校ITO创业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3]高校加强ITO创业教育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创业本领。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能也逐渐凸显,企业转型升级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ITO将促进企业凝心聚力于核心业务,从而轻装上阵。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生从事ITO创业活动,为企业减轻负担,也是助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种直接体现。

3.1 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2009年教育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4],指出: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构想,随后国务院先后颁布诸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5]在新时代,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尤其是在“互联网+”和信息外包服务(ITO)领域施展拳脚,是高等教育领域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开展ITO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3.2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教育部成都大会提出“以本为本”的高教工作思路,要求“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6]。ITO创业教育紧密围绕培养大学生ITO创业能力这个核心点,通过校企合作、教师指导、课程建设等方式让更多大学生,尤其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让他们在实战中获得历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无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ITO创业是否成功,他们都能从中找出自身的很多不足,进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某种程度上讲,ITO创业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是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的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以后,他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必将远远高于其他同学。

3.3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习近平同志强调,高校应做好“四个服务”,其中之一就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各地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小微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信息化水平偏低就是难题之一。高校支持学生ITO创业,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节约企业用人成本,建立双赢模式,这也算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尽到了一点绵薄之力。与此同时,在小微企业与创业学生的合作中,小微企业能够从创业学生中发掘优秀人才,创业学生也能从更深层次了解小微企业。这样,当创业学生毕业后,就很有可能进入该小微企业工作,甚至成为小微企业的创业合伙人,走上共同创业的道路。

4 结束语

信息服务外包(ITO)行业虽然已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和“互联网+”思维的全面扩散,社会和企业对ITO的需求日益增大。在高校开展ITO创业教育,不仅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也是呼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更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在要求。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加速发展,这为我国信息服务外包(ITO)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技术支撑。值此波澜壮阔之际,高校加强对学生ITO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尽管当前对ITO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才刚刚起步,ITO创业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是相信在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ITO创业教育必将有辉煌而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校企课程体系大学生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